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系列电影《十诫》,向人们展示了宗教在当今普通人生活中的存在境遇.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基耶斯洛夫斯基向我们提出了上帝存在与否的问题,而对这一问题模棱两可的回答导致了他电影中的神秘主义色彩.而这些艺术元素最终转化为一种道德力量,使得宗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天风》2020,(11)
正古往今来,随着时序变换,人类几大文明传统均形成了各自的宗教历与民事历。旧约圣经中的诫命、律例、典章总称律法,是一个综合体。其中诫命,即十诫,是律法的总纲,也称为道德律,是每一个以色列人与基督徒都须严格遵守的人生基本准则与生命核心规律;律例是十诫中前四诫的细则,关乎宗教生活,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上帝的关系,有工作律之说;典章是十诫中后六诫的细则,关乎社会活动,即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有民事律之称。  相似文献   

3.
余江 《天风》2002,(11):26-27
圣经讲述了上帝与人的关系,启示上帝邀请人在信仰、生活和道德上作出回应。一、从十诫两次记载,看伦理的发展律法的核心是十条诫命,一般来说,律法的规条是十诫的注释。因此,旧约的伦理是建立在十诫所包含的道德义  相似文献   

4.
<正>基督教的爱邻如己思想能够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最终促进宗教和谐与社会和谐,建构起理解与包容、和谐与多元的世界。爱是人类的普遍情感,也是各大宗教的伦理要求。在基督教的视域下,从旧约到新约,由十诫生发出的繁琐的律法系统被  相似文献   

5.
张姚 《天风》2016,(10):38-39
正旧约时代,上帝给以色列人颁布了十条诫命。十诫是以色列人与神、与人、与物等的根本关系准则。后世无论是以色列的613条律法以及摩西五经中留下的诸多戒律,还是犹太人的《塔木德》,都是建立在摩西十诫的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摩西十诫是这个民族得以生存与卓越的根本。健康的生活与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关系原则之上的,根据摩西十诫的原则,也借鉴了教会中先人的启发,按照圣经所启示的夫妻亲密关系的秘诀,我们规划出"夫妻十诫":  相似文献   

6.
近来.从学术言论到社会生活中都有宗教拯救道德论流行的趋势。这种论调一方面导致民众信教意向的增加,另一方面导致了人们对科学和唯物主义信念的怀疑。本文首先指出这种观点对我国社会道德问题的归因是错误的。接着驳斥了与之紧密相关的科学宗教分工说和宗教高于科学说.最后揭示了宗教道德拯救论掩盖我国当前社会道德问题的实质.会被一部分人有意利用。  相似文献   

7.
张总 《法音》2005,(2):27-29
山东碑崖刻经中存有《思益梵天所问经》的内容,而且是节取了有关“六度”的一段。这段经文原刻于尖山大佛岭,惜已毁于上世纪60年代。但几年前笔者调查山东摩崖刻经时,获知有一造像碑残件,虽仅存30字,却与尖山此刻相同。在“汉唐之间的宗教艺术与考古”学术会论文中,笔者曾提及此一残碑,即引起一些中外学者的注意。前此仅据内容做过一点探讨,近[1]日得观此残碑拓印件,才知此刻经碑很小,残高仅约30余厘米,即使完整无损,其碑高也不过半米左右。不过此碑虽小,却可与尖山大佛岭之刻作一番比对,而且拓片确能反映出其原本状貌、真实书迹及碑形,较只…  相似文献   

8.
马娟女士在《世界宗教研究》2005年第1期发表的《试析元代汉人对伊斯兰教的“解读”——以定州〈重建礼拜寺记〉碑为例》一文中,论证撰碑者杨受益是汉人而非穆斯林的四个论据,均值得商榷,难以支持其立论。我等仍以为杨受益是定州穆斯林。  相似文献   

9.
大致说来,禁忌在基督教信仰中并不是重要的内容。基督教并没有一整套繁琐的从外在约束规范信徒信仰生活的清规戒律。对此《圣经》中有一句话颇有代表性“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哪一件,我总不受它的辖制。”荣神益人是信徒言行的总则。在具体行为上个人有作出选择的主动权。因此,所谓的禁忌会因不同教派、不同文化习俗等导致不同着重。 “十诫”在基督教信仰中具有教义和道德的指导性,我们可以先从禁忌的角度来看“十诫”的有关教导。 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是宇宙独一的主宰。十诫确认上帝的独一性并反对任何上…  相似文献   

10.
单谓祥 《天风》2002,(11):48-49
重视基督教伦理道德提升中国教会整体素质圣经是强调道德的,十诫里面有六条是有关道德的。“在整本圣经里,从旧约到新约,高举伦理道德的经文极多极多”,“基督教和它的前身犹太教都有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的传统……圣经是一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大黄乡那练村东岭发现一块康熙年间的天主教友墓碑。墓碑距今已有290年。这是湛江市首次发现的重要宗教文物。这块天主教友墓碑是1990年10月中旬,由湛江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同志到徐闻县调查宗教历史,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会同徐闻县宗教局的同志跋山涉涧,终于在离徐闻县城二十多公里的大黄乡那练村东岭最高点找到的。碑长120厘米(露出地面部分),宽42厘米。碑已有一定程度的风化痕迹,坟地也已冲刷夷平。但碑面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与哲学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众所周知,宗教问题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问题,宗教批判也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中心。但是,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页)的命题,还是向人们昭示了宗教批判在马克思思想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不仅继承了以马丁·路德、莱辛、歌德等为代表的德国宗教批判的思想传统,而且也继承了青年黑格尔派如鲍威尔、施蒂纳等将一切在政治、形而上学、法律、道德的领域中占有统治地位的观念都归入宗教观念的传统:“政治制度到现在为止一直是宗教的领域,是人民生活的宗教,是同人民生活现实性的人间存在相对…  相似文献   

13.
十诫的文本结构与形式深受古代西亚诸法典的塑造与影响。本文探讨十诫之具体诫命的不同分法与解释,表明了不同的基督教信仰群体与流派,基于不同的神学立场,作出各自的宣称,也表明了十诫文本的历史性与开放性。十诫是历经流传过程的产物,融合了不同的传统。  相似文献   

14.
宗教信仰是宗教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问题。狄德罗曾经说过:“上帝是没有的,上帝创造世界是一种幻想。”他还坚信理性终将战胜迷信,科学定能消灭宗教。然而2000多年过去了,科学进步了,社会昌明了,但是宗教却仍然停留在人们的生活之中。面对那些虔诚的宗教信仰者,人们不禁要问,宗教信仰究竟是源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西方学者曾对此作过研究。如弗洛伊德认为,宗教是一种虚幻的东西,是建立在人的主观愿望之上的一种幻想。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是孤独、恐惧和无能为力之感。他认为宗教阻碍了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宗教…  相似文献   

15.
经济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就没有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伊斯兰教作为一个提倡今世与后世并重的宗教,历来就重视穆斯林经济的发展,其思想体系包括宗教与社会两大范畴,不仅对宗教教义、宗教功课、宗教仪规等方面作了明确的阐释与规定,而且对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包括经济生活)的思想和行为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传统宗教·新兴宗教·邪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个月来,随着揭批“法轮大法”、“法轮功”政治斗争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这一非法组织的邪恶本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由于报刊上不断出现与宗教知识相关的内容,而国人一般对宗教所知甚少,因而也时常有人向我们这些专门从事宗教研究的学者“讨教”,希望澄清一些认识。人们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法轮功”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按我的理解,这个问题关涉到两方面的思考:如果认定“法轮功”的“邪教”本性,则不宜将它与正当的宗教信仰,特别是与我国的“五大宗教”联系起来,因为它们彼此之间无本质联系;而认定“法轮功”是邪教同时又在逻辑概念…  相似文献   

17.
宗教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文化形式之一。这种文化形式在中世纪与哲学的形而上学相结合而成为最高的意识形态,统治着这一时期人们的精神生活。文艺复兴的理性从宗教的批判中发展起来,却并没有消灭宗教,而是保留了宗教,使其成为科学理性的一个补充要素而存在,于是,宗教与科学就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互补要素而发展。由于科学与宗教的互补存在,人们产生了一种错觉:理性与信仰是由不同的文化形式来表达的,科学表达理性,而宗教只是表达信仰。20世纪以来的文化哲学直接挑战了这种观点。在文化哲学看来,理性与信仰作为人类生活的互补要素,存在于任何文化…  相似文献   

18.
从个人与群体的心理机制去探求民间宗教生发与延续的深层结构,是研究民间宗教的重要方法之一.转经习俗是藏传佛教在民间社会盛行的信仰实践与信众日常化的朝圣仪式.转经人作为该习俗的文化主体,其丰富的个人宗教体验不仅以“灵验”主题的口头神性叙事得到自我认同与集体传播,同时折射了个体心灵世界中的强音与弱音,满足了人们差异又多元的世俗心理需求.融入到民众生活内部的、大量宗教体验的深刻存在,是转经习俗得到稳固传承的隐形动力,甚或成为藏传佛教长期扎根于青藏高原的民间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圣母娘     
谈起怎样做一位好教友,很多人都会说:“守好十诫及圣教四规就行了。”没错,但有多少人特别是我们的一些青年教友知道该怎样做一位中国教友呢?以下我想谈谈我的一些个人理解。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之地。我们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及风俗习惯。孔子“天、地、君、亲、师”的思想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孔子的这一思想与天主十诫有着极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天主教》2010,(1):49-49
最近一项研究发现,美国天主教神职队伍越来越年轻化,多元化,而且新加入到宗教生活中来的成员更倾向于传统的宗教生活和衣着方式。据设在华盛顿的“使徒应用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美国宗教社区的人员组成以及生活方式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这项由“全美宗教职业会议”授权从事的研究显示,各个年龄、各行各业的男女继续蒙召过一种奉献的宗教生活,而且新一代成员对天主的敬拜、特质以及集体生活重新表现出欣赏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