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核心价值观的哲学表达就是价值共识或根本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精神世界的一种顶层设计,不同文化生态具有凝聚价值共识的不同路径,在西方是宗教,在中国是伦理道德。伦理道德能为价值共识贡献什么?我的观点是,贡献精神世界的顶层设计。这种顶层设计在逻辑、历史和现实三个层面展开。在伦理型的中国文化中,为何价值共识的顶层设计是伦理道德而不只是道德?现代文明和现代道德哲学凸显道德,故意冷落伦理,因而无论价值共识还是道德共识都因缺乏基础而难以生成。为什么?理由很简单,伦理是存在及其认同,道德  相似文献   
2.
赵汀阳先生认为传统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适用于当今的价值多元社会,已经过时,需改造升级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但他对传统金规则的三点评论并不十分合理,而且,他所提出的新版金规则"人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并不包含什么独特的理论优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传统智慧的结晶,很难被取代或超越,仍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根本原则。我们所需要的是回归这一原则,真正践行它。  相似文献   
3.
与“我帮你,你帮我”的直接互惠相比,“我帮你,你帮他”的积极广义互惠,促使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帮助更多的人。与之相反,“我伤你,你伤他”的消极广义互惠,易导致受害者转变为伤害者波及无辜他人。以往研究未探寻到既能促进积极广义互惠,又能抑制消极广义互惠的因素。采用两阶段独裁者博弈任务范式,通过两项实验发现,共情是一个能够起到扩大积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并削弱消极广义互惠传递效应双重作用的特殊变量,其机制在于自我-他人重叠,支持了自我扩张模型。这一研究为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保障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中国化”研究是一个广受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此项重要研究不可或缺“三重学术视野”,即“过去、现在与未来”.因而,本文通过全面地探讨中国基督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力求客观而如实地呈现基督教中国化所存在的主要难题,并就解决这些难题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学术见地.  相似文献   
5.
道德教育以谋求关于道德行为准则的共识为核心 ,可以避免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德育模式的弊端 ,使德育中的主体与客体、知与行真正统一起来 ,使德育服务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人格的培养 ,成为个体与社会和谐发展的保障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金刚经》指出,佛陀认为时间不是绝对的,空间也不是绝对的,而且,佛陀的这种非绝对的时间观已被现代宇宙学所证实。但佛陀说的经验世界和超经验世界的“空间”却是重叠的不可区分的,这点又和现代宇宙学认为的宇宙向外爆炸膨胀的观点不同。  相似文献   
7.
国富民强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梦想,是所有国家努力追求的最终目标。因为,只有国家富强、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举国齐心协力,才能抵御外寇,不受侵略和欺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价值共识和价值追求,对于实现伟大中国梦具有凝心聚力的重大意义。其中“富强”居于国家层面的首位。富强即国富民强,既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夙愿,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关于宗教规律的理论创新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来源于实践,并将继续在指导实践中发展与完善。2016年4月全国宗教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说明这一概念和理论体系已经跃升为国家层面的理论共识。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主线是新时期中国宗教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这里翻译的三篇章都涉及海德格尔的早期(自1915年到以后近10年期间)述,集中在他的独特方法如何开始形成这个关键问题上。实际上,造成理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了解这个方法的来龙去脉,特别是它的早期的、比较平白的表现,而一上来就被那本书中重重叠叠的“海德格尔行话”裹住,从而迷失了基本的方向感。  相似文献   
10.
大脑腹侧视觉通路知觉表征的神经机制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面临的基本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该问题研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模型,归纳分析了模型之间的分歧与各自的局限。文章分析指出大脑自上而下的调控机制是腹侧视觉通路神经表征机制问题研究的另一重要维度,如何有效整合知觉表征模型与大脑调控机制的相关研究是进一步深化知觉表征神经机制问题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