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4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层化趋势明显的今天,增进社会整合成了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社会整合的重要形式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中,近年来举行的祭孔活动是这种认同的载体之一。但通过对个案的调查中发现,祭孔活动中出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祭孔与历史沿革的矛盾;儒家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模糊;对儒家文化的器物、制度层面的喧闹与思想层面的缺失。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增进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增进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2.
教师评分用语词义赋值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运用模糊统计试验方法对教师的六组定性的评分用语词 (符号 )进行了经验赋值。参加赋值的是 2 66名小学教师。结果表明 ,六组评分用语词 (符号 )都是模糊概念 ,其中每种评分方式中处于最高等级的词 (符号 )的模糊度最小 ,处于中间等级的词 (符号 )的模糊度居中 ,处于最低等级的词 (符号 )的模糊度最大。词 (符号 )义的模糊度与评价的把握度呈现负相关 ,即词 (符号 )义越具体 ,模糊度越小 ,赋值的把握度就越大 ;反之 ,词义越含混 ,模糊度越大 ,赋值的把握度就越小。教师对各种评分用语词 (符号 )的赋值受百分制的“及格—不及格”的划分的影响 ,受评分方式中等级数目的影响 ,即增加评分等级会减少评分用语词 (符号 )的模糊度 ,增加赋值的把握度 ,还受评分用语词 (符号 )本身数量特征的影响。在各种评分方式中 ,评语词 (符号 )在心理量表上的距离是不等的。本研究的结果对教育评价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飞行错觉水平评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飞行错觉发生的类型和频率出发,尝试对飞行员在实际飞行中所产生的错觉水平或空间定向能力做出基本的评定。本研究采用区间模糊统计的方法,对飞行错觉的类型(倾斜错觉、俯仰错觉、方位错觉、反旋转错觉和倒飞错觉)和频率(从无、偶尔、时有、经常、总是)做了经验的赋值工作,分别计算出了这些模糊概念(除从无外)的心理量表值和模糊度。同时我们认为,飞行错觉水平是频率与类型的函数,其数学表达式为:,并将这一表达式作为评定飞行员飞行错觉水平的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4.
模糊痕迹理论是用于解释记忆、判断与决策的综合性理论,该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主要基于对信息存储、表征、提取和加工过程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痕迹理论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其要义(gist)如何发挥核心作用,使得模糊痕迹理论有别于其他传统的决策模型。该理论将高级直觉与原始冲动性进行了区分,并且预测决策误差来源于判断与决策的各种不同成分,如背景知识、信息表征、提取和加工过程等。模糊痕迹理论不仅可以解释诸如框架效应、合取谬误等传统决策与判断文献中常讨论的误差现象,同时基于该理论的研究还得到了一些与传统决策理论相悖的新发现。此外,对脑与行为如何发育性变化的研究为我们了解成人的认知过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新视角,这些对脑与行为的发育性研究和对特殊人群的研究结果也都支持了模糊痕迹理论对要义加工依赖的预测。  相似文献   
5.
错误记忆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宏英  隋光远 《心理科学》2003,26(3):512-514,518
1 引言当一个人错误地声明一个新词或一个新的事件他以前见过时,错误记忆现象就发生了。对错误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潜在的记忆过程,但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对正确记忆的报告上,仅把错误当作方法学矫正的对象。对于错误记忆的研究得益于1959年Deese的实验,他描述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但并未在记忆研究者中形成广泛的兴趣。直到1995年,Rodiger和McDermot的工作才使更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对错误记忆现象寻求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该文简略地回顾了近些年来有关儿童传递性推理能力的研究 ,介绍了国外有关传递性推理的6个模型 ,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嘉元 《心理学报》2009,41(10):1015-1023
提出了运用模糊数学对利克特量表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探讨了人们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 所采用的算子和对各个自变量的权重分配, 并且运用遗传算法(GA)来确定相关的权重。以大学生对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评价数据为例, 运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发现男生采用了“最大最小”合成算子, 女生采用了“有界和、取小”合成算子。研究结果表明,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利克特量表的心理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模糊决策是特殊、复杂的风险决策, 还是一种独立的决策类型, 是当前认知神经科学争论的热点问题。一系列的fMRI研究分别得出了不同结论, 但大多数证据支持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存在分离, 模糊决策有其独特的决策机制; 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拟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生物反馈技术和基因技术, 采用IGT和GDT任务范式, 通过网络成瘾人群和正常人群的对比研究, 去探索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的分离; 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磁共振技术, 采用IGT范式和选瓶任务范式, 研究模糊决策的认知神经机制; 并从临床角度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该项目的开展, 有助于拓广模糊决策的研究领域和视野, 对理解人类在模糊情境下的决策机制以及模糊决策和风险决策之间的关系,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对临床上成瘾人群、脑损伤患者的认知诊断和治疗以及现实中企业和个人的决策,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巧  刘凤军 《心理学报》2018,50(3):349-357
本文基于关联习得理论, 探讨了模糊产品展示对产品态度的影响。结合4个实验的结果, 发现模糊产品展示对产品态度的影响呈现倒U型。相比于低模糊度的产品展示, 中等模糊度的产品展示能够激发更高水平的柔软度感知, 进而提升产品质量评价, 最终导致产品态度更积极。但过高模糊度的产品展示会激发消费者强烈的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对产品态度的消极影响会抵消掉柔软度感知的积极影响, 最终导致产品态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0.
徐进  李红  雷怡 《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1):1961-1968
识别模糊表情对人类社会交往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们发现, 情境信息影响模糊表情识别。基于此, 文章探究了影响模糊表情识别的五种情境信息, 包括文字描述、情绪表情、颜色背景、嗅觉信号和人格因素, 旨在揭示情境信息影响人类识别模糊表情的作用机制。未来研究可以从突出模糊表情的主体研究地位、清晰界定情境信息、探索新的研究范式以及明确影响效价转移的脑区四个方面入手, 进一步拓宽模糊表情识别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