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宗教》2012,(10):30-33
国宗发〔201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统战部、政府宗教局、发展改革委、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统战部、民宗局、发展改革委、民政局、财务局:为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相关规定,提出以下意见。一、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意义服务社会、利益人群是我国各宗教共同的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宗教界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7月6日至12日,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副会长兼慈善公益委员会主任明生法师和王健秘书长的委托,由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慈善公益委员会副主任肖占军居士,慈善公益委员会委员、武汉归元寺方丈隆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时期,当代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刚刚起步,面对的所有问题既是挑战也是契机。伴随着时间推移,相信中国宗教将会逐渐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公益慈善模式,成为中国乃至国际重要的公益慈善活动主体。  相似文献   
4.
5.
助推爱心:利用默认选项促进捐赠行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宋官东 《心理科学》2005,28(5):1174-1179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和现场实验的方法检验了默认选项的助推策略是否能够促进慈善捐赠行为。结果发现:(1)相较于把被试费的“保留选项”设置为默认,把“捐献选项”设置为默认时,被试捐献的概率和金额更高;(2)在多个捐款选项情景中,默认选项的设置总体上提高了默认选项被选择的概率;将最大金额选项设置为默认选项有助于提高被试平均捐赠额。这些发现表明,应用默认选项的助推策略能够有效促进人们的捐赠行为。本研究结果对减少募捐成本、提高募捐效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学诚 《法音》2012,(4):28-30
(2012年3月22日)尊敬的王作安局长、蒋坚永副局长,各位领导、各教同仁:我们很高兴参加今天由国家宗教事务局组织召开的宗教界学习贯彻《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座谈会。刚才认真听取了旦巴司长关于意见出台前后有关情况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就都市寺庙服务社会这个主题,笔者前一篇文章《关于寺庙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侧重于"发现问题"及"分析问题",本文则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作为教内第一间①旨在满足社会公众个体消除、舒缓身心之苦的咨询机构,没有先例提供参考,从缘起筹建到日常运作,无一不是在探索中实践:合作方的选择、咨询师的甄选与搭配,关系到能否满足咨询者(来访者)的需求;对咨询者的诉求分析,是对"苦谛"的现实探究,成为下化众生的基础;就咨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可折射出上求佛道路径中被忽略的要素。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12,(10):48-49
八仙宫不但为到西八仙宫"在行善路上"将济世利人的理念化为一个个具体的行动,让每一次行动都如上善之水流淌到渴望帮助的人们的心田!多年来,八仙宫秉承济世利人的历史传统,团结教化并带领信众广泛开展救灾、助学、生态保护等公益活动,将慈悲精神化作行善路上亲力亲为的点点真诚,为实践道教慈善付出了不懈努力。一、积极参与抗震救灾为灾民送去心灵抚慰汶川地震后,一批伤病灾民被送到西安救治。其中一位十几岁的小姑娘,双腿重残截肢。通过了解得知,她的父母已在地震中丧生。她情绪极度悲观,几欲轻生。  相似文献   
9.
人们普遍持有正义与慈善的四种区分:一是正义的义务是消极义务,而慈善的义务是积极义务;二是正义的义务是可以强制的,而慈善的义务是不可以强制的;三是正义的义务是完善的义务,而慈善的义务是不完善的义务;四是正义是一个权利问题,而慈善则不是.这四种区分实质上似是而非.要想完整地把握正义与慈善,我们就必须对道德生活有一种整体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刘影 《世界宗教文化》2012,(6):47-54,40
本研究以质性研究方法对江苏省部分基督教会做了详细访谈,通过收集来的资料我们从慈善理念、慈善形式、项目管理、目标人群及资金等方面做了详细阐述,我们初步发现,部分教会社会服务开始从慈善到公益的转变,慈善活动的制度化、专业性以及创新性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