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引言模拟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与传统实验法相比,其历史还十分短暂。虽然在国外心理学研究已较大量地应用了这一方法,但回顾我国心理学发展历史,只“在六十年代有人曾提出过心理过程的模拟问题,后来并未深入。”①我们认为,从心理学研究对象来看,模拟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是可行的,从心理学发展趋势来看,引进模拟方法是必要的,从解决传统的控制实验法难以控制众多的变量的问题上讲,应用模拟方法也是急需的。  相似文献   
2.
赵杨柯  钱秀莹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64-1871
自我中心视角转换是通过调整自我中心参考系以认知外界物体的心理过程,是相对于基于物体空间转换的另一种心理空间转换方式。行为数据显示自我中心视角转换存在观察者优势,脑成像结果也表明这类转换与基于物体空间转换存在脑区上的分离,这些结论都支持了多系统模型,说明自我中心视角转换是一种拥有独立脑机制的心理转换方式。自我中心视角转换的研究有其独特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触觉空间精确性与触觉神经元密度相关联的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栅栏定向任务,通过对小学一年级儿童和大学生的触觉敏感性的比较,验证触觉敏感性与神经元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较大的易于分辨的刺激,成人可以完成得较好,而对较细小的难于分辨的刺激,儿童成绩更好。本研究验证了高感受单元密度对应较强的触觉敏感性的假设。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感觉通道对一类信号的信息传递量(H_T)随着信号显示编码形式的不同而变化.Gar-ner 等人提出,当信号为多维时,各维度编码应根据维度间相关程度的不同,采用整合或离散编码,以达到最大信息传递量.各维度间相互独立时,采用离散编码;各维度完全相关时可采用整合编码;Garner 还认为,当各维度间部分相关时,随相关水平的提高,整合编码优势增加.(1970),离散编码是使各维度中各级水平不随其他维度水平变化而变化的编码形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研究了触动觉对无意义词汇学习和回忆的作用。自变量设置了3 个水平,视觉学习—视觉回忆(水平1),视觉触动觉结合学习—视觉回忆(水平2),视觉触动觉结合学习—视觉触动觉结合回忆(水平3)。结果表明,在即时回忆条件下,触动觉对3字符词汇的学习和回忆都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5 字符词汇而言,在学习过程中,加入触动觉会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回忆过程中加不加触动觉对成绩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时间知觉的脑机制:时钟模型的困境和新导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神经系统是通过类似于时钟的方式来实现对一段时间的知觉的,并认为多巴胺能系统(基地神经节)和时钟的快慢有关。与多巴胺信号有关的药物的动物实验的结果以及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患者的行为表现被看作是支持以上看法的证据。然而,最近的大量研究对这个理论提出了挑战,结合行为研究和脑机制研究的新成果,研究者提出了知觉信息可以通过神经活动状态或加工中的能量消耗来表达。  相似文献   
7.
栾贻福  钱秀莹 《心理科学》2008,31(1):117-120
本文从个体对客体位置信息的加工出发,对触动觉位置判断以及视触位置信息整合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两个实验分别从触动觉客体位置判断和视触位置判断及视触位置信息整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个体伸手对客体位置进行判断时,对对侧空间客体位置的变化感知更加敏感和准确,同时对距离呈现中心较远的客体的位置判断成绩较好,而客体呈现时所在的半空间对左右手的客体位置判断成绩并没有产生一致的影响;在视触空间位置信息整合时,随着空间信息加工任务难度的增大,个体通过手、胳膊的关节以及本体感觉所获得的对空间位置信息的表征的准确度可能会下降,而视觉对触动觉的引导作用开始显现出来并变得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8.
潘禄  钱秀莹 《心理学报》2014,46(12):1860-1870
在没有轮次限制的轮盘赌任务中考察了先前一轮及多轮的决策结果对后续决策风险偏好的影响模式, 结果表明:(1)无论盈亏, 前一轮获益或损失的程度越大后一轮的风险偏好越大; (2)先前获益后, 接下来的下注投入的金额小于先前一轮的获益金额, 先前损失后, 接下来的下注的潜在获益金额大于先前一轮的损失金额。实验结果定量地验证和拓展了私房钱效应(house money effect)和保本效应(break even effect), 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了动态重复决策中“决策前景与先前结果合并后规避损失”的决策标准, 即当决策情景具有重复性且可以自由制定决策方案时, 决策的标准是使得先前一次的获益(或损失)与下一次决策的潜在损失(或获益)合并后可以规避损失。实验结果还表明决策者仅合并最近一次的先前结果而不会合并先前连续获益或损失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时间知觉是指对刺激的同时性、时间顺序和持续性的认知加工, 表现为时距和时序两个方面。注意机制可以解释实际时间和主观时间之间的差异:注意的增强会延长对时距的估计, 受注意的刺激会被知觉为提早出现。相关的注意理论模型有AGM模型, 系统仿真模型和AUM模型。未来需关注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 进一步推动时间知觉脑机制和跨通道信息整合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Stroop效应及其脑机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回顾了近几十年来有关stroop效应脑机制研究的主要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简要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