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受西方学术影响,中国哲学史研究自新文化运动以来采取“观念先行”治学原则。人们用某种观念统辖中国哲学文献,呈现了一种与中国人的生存和思想若即若离的中国哲学史述说。胡适的史料批判法、冯友兰的逻辑分析法、陈寅恪所谓的“了解之同情”,确立了这种哲学史研究的最初范式。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需进一步与中国传统阅读习惯接轨,陆九渊所谓“六经注我”典型地表达了这种传统读书经验。  相似文献   
2.
There were two prevailing sentiments in Europe after the Reformation: One opposing papal authority and one advocating individual freedo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se two sentiments and finds that the concept of conscience is crucial in understanding them. The issue of conscience is about judging truth and good, and in initiating the Reformation, Martin Luther heavily appealed to his conscience while countering Catholic attacks. With the wide dispersal of the Reformation, Luther’s notion of conscience was well received among his supporters throughout Europe. Descartes later transformed Luther’s conscience into an epistemological being (the cogito), and argued that its existence was the only valid thing that survived his thorough skepticism — and as such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 knowledge. Rousseau continued this line of thinking, which we call subjectivism, and re-employed the term conscience as a replacement for cogito, holding that conscience is the final authority in judging good and bad; that,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human existence, it cannot be withheld from any human being; and that it therefore constitutes an inalienable human right.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Enlightenment was a subjectivist movement propelled by this conscience-cogito-conscience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at it sought to enlighten this inalienable conscienc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Qiushi xuekan 求是学刊 (Seeking Truth), 2008, (1): 47–54  相似文献   
3.
唯名论和实在论之间的较量在整个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由于贝克莱、休谟和康德等人的工作,唯名论在哲学上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然而,当唯名论进入语言分析后,在处理不同语境的句子的联合这个存在论的基本问题时,给出了无数的讨论,但仍然无法给出让人接受的解决办法。于是,人们另辟新径、提出了偶态分析。美国哲学家普兰廷伽的偶态分析相当完整地解决了唯名论语言分析所遇到的问题。有意思的是,为了说明全部可能世界的存在意义,普兰廷伽不得不引进基督教的全知上帝概念。把普兰廷伽的偶态观念运用在认识论上,隐含着对恩典概念的引进。我们发现,恩典概念是可操作的,而且对存在论讨论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Q福音》研究:古老的新学科●谢文郁我们知道,《圣经·新约》收集了四部福音书。它们是:《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一般认为,它们成书问世的时间在公元1世纪70年代到2世纪初。其中马太、马可和路加三部福音归为一类,称为统观福...  相似文献   
5.
普兰廷伽的偶态分析在过去30年中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引导了英语哲学界存在论(ONTOLOGY,也译为“本体论”)或形而上学讨论的一个新方向。这里我想对《偶态的形而上学研究》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哲学讨论做一介绍,主要包括普兰廷伽的偶态分析的基本思路以及此书的主要内容。一20世纪60年代起,英语哲学界的存在论论坛出现了一种新动态,称为偶态分析。这里,为了帮助我们阅读普兰廷伽(A LVIN PLANTINGA)的《偶态的形而上学研究》,我想先对他的偶态分析思路做一些讨论,把握他所关心的问题和使用的基本概念。我们知道,偶态分析保持了语言分析的…  相似文献   
6.
寻找善的定义是一个恒古话题.本文分别考察了中国儒家的"义利之辩"和中国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中对善的定义方式.本文的考察展示了如下重要事实:首先,从逻辑上看,它们是两种对立的善定义方式.前者强调人在诚中完全占有善恶判断权,而后者则要求人在信中完全放弃判断权.其次,从生存上看,前者因拥有善恶判断权而必然走向霸权话语和思想僵化,而后者则因放弃判断权而可能走向迷信.再次,当这两种善定义方式合二为一时,我们就进入一种悖论式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手记]这些年来,也许是受到海德格尔的影响,西方哲学史研究界开始重视古希腊哲学;所以有所谓的"回归古希腊的小气候"之称。但总体看来,古典哲学研究有两个禁忌:其一是缺乏文本;其二是缺乏生气。在一些学术著作中,我们常能读到对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或亚里  相似文献   
8.
谢文郁 《哲学研究》2012,(11):89-94
<正>人的生存和善的问题是融为一体的。对善的问题做不同的概念处理将导致完全不同的思想史方向,孵育不同的文明。在中国思想史上,孟子专注于善的问题,并在和他人的讨论中形成了一套关于善的话语体系,规定了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方向。几乎和孟子是同时代人,希腊思想家柏拉图也以善的问题为思想主题,给出了一系列关于善的论证,为西方思想史定下了基调。这两位思想家对各自的思想传统来说都是奠基性的人物。中国和西方的思想史发展方向完全不同,我认为和这两位思想家关于  相似文献   
9.
谢文郁 《哲学研究》2022,(1):84-96+126
认识论研究一直在持守经验论中拒绝引入情感因素,即使经验论在说明人类认识活动方面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事实上,情感在人的实际认识活动中从未缺失。然而,如何分析情感的认识论功能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展示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及情感所呈现的对象之实在性,追踪了烦恼、敬畏、信仰等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运作,还特别对情感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了初步演示。情感认识论涉及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真理问题这三大认识论原则,尽管其运作方式与经验论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有实际运作,而且在理论上也可以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追踪“偶态”一词在古代文献中的一些相关讨论,展示它在语言学、逻辑学和存在论上的原始意义.就其起源而言,亚里士多德在分析语言结构时,发现不得不处理情态动词以及情态句.情态句分析引发了相关逻辑学分析和讨论,从而把语言学上的情态问题转变为逻辑学上的模态问题.斯多亚学派的模态逻辑研究则揭示了模态的存在论问题,导致模态概念向偶态概念的转化.奥古斯丁引入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在恩典概念中谈论可能性,引进情感因素,展示了一种与经验世界无关但和人的生存直接相关的存在论语境,并在其中给出可能性之绝对实在性的证明.奥古斯丁之后,在西方思想史上,可能性之实在性问题作为偶态存在论的主要推手,乃是存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