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应时实验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及其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春荣   《心理科学进展》1989,7(2):23-27
本文对反应时实验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作了综合评述,分析了各种反应时实验技术对实验心理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存在的缺陷。文章还对该实验方法的最新进展——“速度/正确性权衡及其分解技术”作了专门介绍,以便大家了解当前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2.
问题图形对它所包含的线条的知觉长度有极重要的影响,可使两个有相同的物埋长度的线条看起来不一样长。这构成一些著名的几何错觉,在心理学中已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与此有关,Künnapas(1955)曾经研究正方形框架的大小对其中直线的知觉长度的影响。在他的实验中,作为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的直线均置于正方形之中,结果发现,变异刺激的正方形  相似文献   
3.
究竟应对这几年关于伦理学基本问题的争论作何评价?它是“一场严肃认真和富于建设性的学术论争”,还是玩弄概念的“智者游戏”、“冤枉的战争”?夏伟东和韩东屏两位同志持完全相反的看法,并先后在本刊著文阐明自己的观点。看来,即使再经几个回合,看法也难取得一致,又由于本刊篇幅有限,所以对此问题就此不拟再行讨论了,但仍认为,他们之间的争议是有助于伦理学研究深化的。  相似文献   
4.
罗春荣   《心理科学进展》1986,4(2):12-19
自信息加工理论诞生以来,心理学家对记忆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记忆被理解为信息的输入、编码、贮存和抽取的过程。多数心理学家还相信记忆可以区分为不同的阶段,如感觉登记、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等(Lindsay & Norman,1972、Atkinson & Shiffrin,1968),尽管有证据表明认为不同的记忆有不同的结构的看法不甚恰当,或许用不同的加工水平,不同的译码机制等来说明更为合理,但多数人还是相信在机能上将记忆过程粗略地区分为短时  相似文献   
5.
<正> 《易传》是中国思想史上一部重要著作。《易传》虽然不是一部美学专著,但它所阐述的“天人合一”思想、“《易》者象也”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的理论思维,而且也影响了形象思维,从而为中国美学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以及强调形象思维在艺术和审美中的重要意义,提供了哲学的依据。另外,《易传》在对客观世界的变化以及《易》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作出解释时,使用了“阴阳”、“刚柔”、“乾坤”、“知几其神”、“通变成文”和“修辞立诚”等范畴和命题。《易传》对这些范畴和命题的深入发挥,同样对中国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所以,从中国美学史的角度讲,不了解《易传》,就不可能真正把握中国美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一期登载文章《关于心—脑关系问题的一点探讨》,指出“如果当代脑科学不把脑的意识功能问题考虑进去,就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完善的统一的脑理论;而要把意识功能考虑进统一的脑理论中去,则没有理由不考虑意识对脑的反作用的问题,从而也没有理由不采取心理—脑相互作用的观点。”①同年第四期登载题为《意识可以反作用于脑吗?》的争鸣文章,认为“心理作为客观现实的反映,它不是消极的东西,而是具有能动性的。但是当说到心脑关系时超出了认识论的范围。不能认为意识会反作用于脑结构及其功能,就如同一个大力士的力气同他本人体重之间的关系一样,无  相似文献   
7.
简论主体和客体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客体问题的提出和讨论,是近年来哲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成果之一。应当承认,在这个问题上还存在许多疑难之处。对这些疑难问题的探索,常常促使人们回过头来对基本概念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辩证思维的自觉性。在本文中,我们吸收了国内学者的有益见解,对主体和客体概念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张江明、周鹤鸣主编的《毛泽东社会主义辩证法思想研究》,已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面世。全书以社会主义辩证法的历史发展线索为主,突出社会主义辩证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内容及其现实指导意义;着重阐述了毛泽东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继承、丰富  相似文献   
9.
剖析道德建设在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定位” 评估广州道德建设的现状和走向 阐述立足于总目标的道德建设整体机制,并提出“以经济伦理为核心,以职业道德为前驱,牵动两翼(社会公德和家庭伦理道德、学生品德)齐飞”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0.
一、三种观点及其不足 “实行市场经济会对道德建设起何作用”的讨论,在理论界已经持续多年,大致形成了三种观点。 其一为“二律背反论”。这种观点认为,实行市场经济虽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必然会带来良心的沦丧和社会道德的倒退。因为市场经济是以人的情欲、物欲这种恶作为社会的动力的,因而实行市场经济必然要以牺牲道德作为实现经济增长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