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凯列和科瓦尔宗在本文中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方法论的原则性问题,本刊编辑部号召读者就本文作者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2.
科学技术革命的概念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开始出现这样一些过程,这些过程总的被称作科学技术革命。在研究与这个综合性现象有关的问题时,我们将使用“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以及其他一些概念。为了弄清我们所感兴趣的一个基本问题:即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科学技术革命”这个概念的,看来需要那怕是简略地规定一下这些概念的內容。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革命被理解为:在社会进步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社会结构的根本  相似文献   
23.
对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作的分析表明,它是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所论证的有关社会主义的主要标准的理论原意的。在苏联早就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化。社会主义所有制独占着统治地位,完全彻底地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正在起作用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社会经济正在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着,社会主义民主体制正在顺利地发挥作用并且在进一步的完善着。  相似文献   
24.
Ю.К.普列特尼科夫是苏联哲学博士、教授、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历史唯物主义迫切问题研究室主任。1982年,本刊发表了他的文章《进一步完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问题》,全面阐述了以他为首的所谓“活动论”派关于构筑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原则。该文在苏联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他主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过程理论》一书(三卷集)就是遵循这一方法论原则写成的,该书被认为是一部在构筑历史唯物主义体系方面的开创性著作,该书即将在我国翻译出版。此次本刊编辑利用赴苏学习之机,走访了普列特尼科夫教授,请他就有关问题做了回答。下面即是此次谈话的译文。(根据谈话录音整理并经普列特尼科夫教授审阅)  相似文献   
25.
В.Ж.凯列和М.Я.科瓦尔宗教授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两人合作近30年,卓有成就。本刊1981年第1期译载了他们的《社会-哲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文(原载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0年第7期),该文在苏联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重视。1985年,该文被收进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哲学家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问题》(马立实主编)一书。此次,本刊编辑有幸在苏联见到两位作者,并请他们就有关的哲学问题作了书面回答,现将这篇问答译载干下,以飨本刊读者。  相似文献   
26.
1976—1980年期间,马列主义伦理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为避免单纯评论这一时期出版的著作,我们将提出三个基本问题,以便通过这些问题探讨一下当代伦理学研究的最主要倾向和伦理学发展中的一些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7.
康德哲学既是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顶峰和终点,同时又是德国资产阶级古典哲学的开端。德国古典哲学以此为起点,通过费希特、谢林,再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众所周知,德国古典哲学以费尔巴哈为“终结”,而他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康德学说无疑也是对以培根和笛卡儿为鼻祖的整个资产阶级古典哲学进行理论思考和总  相似文献   
28.
一、大会的概况:从1978年8月27日至9月2日,在杜塞尔多夫市(西德)召开了第16届世界哲学会议。60多个国家的哲学界派代表参加了大会,他们的总人数超过1500人。第16届世界哲学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哲学与现代科学的世界观问题”。这个总题目包括了一系列更加专门的题目,大会就每一个专题举行了三种会议,即全体会议、分组会议和“海  相似文献   
29.
在马克思最伟大的创作遗产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或范畴,它虽然起着很大的科学和实践作用,但它也和黑格尔的类似范畴一样,只是到了二十世纪,它的全部巨大意义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个问题或范畴就是异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而在《资本论》和十九世纪50-60年代为《资本论》做准备的几部著作中,则对异化问题做了彻底的分析。这里首先谈谈《1857-1859年经济学手稿》。  相似文献   
30.
知识分子之所以叫做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他们最有意识、最彻底、最准确地反映了和表现了整个社会的阶级利益的发展和政治派别的发展。列宁一所谓知识分子这种现象,虽然是人们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的现象,但它仍有不少需要研究和明确的问题和矛盾之处。有时这个概念会和从事创造的人们及天才人物的“卓越性”、“杰出性”甚至“贵族精神”等观念联系在一起。但是,“知识分子”一词更经常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