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绿色技术包含绿色自然技术和绿色社会技术,其价值论基础是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主张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中心,去处理和解决人类实践性活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有别于本体论和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对社会系统的"先在性",但又不同于各种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现实中差异性主体特殊的环境需求,也无法否定和消解"人类共同"环境利益的客现存在.  相似文献   
102.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account of happiness given in Boethius's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This account claims that happiness requires security of possession, and argues from this requirement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orldly goods, which of their nature cannot be securely possessed, cannot provide happiness. This argument is shown to depend on assuming a life-driven account of human motivation, rather than a goods-driven account of human motivation. The life-driven account, according to which voluntary actions are ultimately motivated by the pursuit of a certain kind of life, is defended against the goods-driven account, according to which actions are motivated by the pursuit of goods the enjoyment of which can only be episodes in a human life. It is claimed that Boethius is right in holding a life-driven account, and that his account of happiness follows from it.  相似文献   
103.
上世纪20年代起,胡适与铃木大拙就中国禅学史的问题展开论辩。在1949年夏威夷大学东西哲学会议上,两人公开摊牌,夏威夷大学出版的《哲学期刊》上刊发了他们的论点。之后,日本学者柳田圣山将胡适的禅学论文收集编入《胡适禅学案》一书,在日本与台湾相继出版。由此,胡适与铃木的论战被学界称作  相似文献   
104.
学会做人     
吴恩平 《天风》2008,(4):20-22
<创世记>第5章1-2节记载: "亚当的后代记在下面.当神造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并且造男造女.在他们被造的日子,神赐福给他们,称他们为人."由此可见,人类的起源来自神的创造,人之所以称为人,乃因人是照着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是因神的赐福.  相似文献   
105.
成都平原的树崇拜与道教关系探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树崇拜"是早期人类所信奉的原始崇拜习俗之一.而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地区出土了丰富的树崇拜文物,不仅与神话传说中的记载相符,是早期社会分工留下的痕迹,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中长生信仰的流行.从广汉三星堆铜树到东汉成都平原的摇钱树再到道教的长生信仰,可以看出原始自然崇拜到神灵崇拜再到成熟宗教的信仰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6.
恩格斯曾说:一个聪明的民族,在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平时多得多。在灾难中学习是人类成熟的一种方式。从这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中,从这些普通人身上,我们学会了如何相处,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感受到了责任操守的崇高,多了一份相互之间的理解与牵挂.从这些感动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更加理性思考生命的话题,如何构建人类的和谐共生意识,如何面对不一可预知的自然灾难。  相似文献   
107.
刘玮 《学海》2008,8(2):122-130
作为当代政治思想史的重要人物,施特劳斯和斯金纳都力图用政治思想史的资源回应现实政治问题.斯金纳倡导在语境中理解政治思想,促进共和主义的当代复兴,施特劳斯则试图在政治哲学文本的历史解读中突显哲学的永恒问题.  相似文献   
108.
陈伟 《学海》2008,(3):55-61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提出的独特问题,它事关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法理基础,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国本.党与人大的规范关系可以概括为"权力在人大,权威在共产党".这一规范关系基于权力与权威的明确区分,它通过对人类历史上成功政治实践的考察而提出,既符合我国国体及宪法性文件的实质精神,也符合我国政治实践的基本经验.在实践层面,按照权力与权威分立互补而统一于宪法的政体设置,可以实现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9.
论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明理 《学海》2008,23(3):5-10
在以物质依赖关系和价值多元为特征的时代,贬抑崇高不可避免,这也是马克思主义魅力弱化的时代背景.当前马克思主义"冷漠症"甚至"污名化"的现象不容低估.马克思主义的魅力和生命力在理论上表现为,它体现了科学真理性和人民利益价值性相统一的合理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尺度与人民群众主体尺度的统一,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在实践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未变决定了它仍然是当今引领人类解放的思想旗帜,社会主义国家何时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何时就能取得成功,相反,必导致其失败,这是已经被实践所充分验证了的不争事实.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与其说是理论上既存的,毋宁说是实践中生成的.  相似文献   
110.
徐新 《学海》2008,(3):23-30
犹太人在人类实践领域的成功是显著的,除了社会的环境和特殊的历史经历、遗传的因素外,文化的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在导致犹太人成功的思想信念中,重要的有修补世界、特选子民、金子是好、为我-利他等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