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为探讨亲子关系、消极社会适应和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六个城市共2324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冲突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最高,依恋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最低;(2)消极社会适应在亲子依恋和亲子冲突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社会适应的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积极和消极亲子关系对网络成瘾的共同作用机制,为从家庭层面干预和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家庭功能影响青少年消极冒险行为的作用机制及条件,采用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家庭功能问卷、自尊问卷、同伴群体特征问卷对山东省日照市940名初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不良不仅可直接预测青少年更多的消极冒险行为,而且也可通过使青少年交往更多不良同伴进而使其冒险行为进一步增多;(2)不良同伴交往对青少年消极冒险行为的预测受到个体自尊的调节。低自尊个体更容易受到不良同伴交往的影响而发生更多的消极冒险行为,表现出两风险因素的叠加效应。研究结果提示,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功能不良可使青少年适应不良,塑造良好的同伴环境、培养良好的自我素质或可降低这一风险。  相似文献   
13.
惠春寿 《学海》2013,(1):160-164
在《两种自由概念》中,伯林对消极自由的辩护是从两方面做出的:他既主张自由本身就是消极自由,又主张作为政治价值的自由只能是消极的.这两个主张虽然在形式上相似,但却缺乏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消极自由的继承者们同时接受了这两种观点,并进而认为消极的政治自由发源于消极的自由本身,由此得出了自由没有内在价值的结论.罗纳德·德沃金对自由问题的处理典型地体现了对伯林自由观念的这种解读,本文通过对德沃金论证的考察,指出政治领域中各项基本自由权利必须以追求理想人生的积极自由为前提才能得到理解,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并不截然对立,反而相互补充、共为一体.两种自由之间的这种内在联系为我们重新理解伯林的自由观念提供了新的线索,而对伯林文本的进一步考察和澄清则佐证了我们重构伯林自由观念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尝试用一种新的视角一取向研究视角,对以往情绪理论进行整合研究,建构一种与社会情境结合更紧密,更具概括性的情绪取向理论.情绪取向理论的假设建构模型包括四个维度:理性取向、感性取向、积极取向和消极取向.根据理论模型编制情绪取向量表,以779名被试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该理论建构的存在,理论建构中各维度的因素负荷和拟合指数良好,情绪取向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建构效度.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本文旨在介绍大学生压力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过程。本量表的编制过程分五个步骤 ,其中包括两个分研究。被试为北京市两所高校的一至三年级大学生 ,共 50 7人。结果显示 :本大学生压力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为非常满意 (Cronbachα=0 .91 ) ,6个月后的重测信度为满意 (Cronbachα =0 .78) ,结构效度可靠。  相似文献   
16.
章首先谈到情感意志的反映和表现,然后论述了情感对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且分析了消极情感的发生,不良影响以及调节意见以及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例举了不良心理状态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了原因和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国军  张国礼 《心理科学》2003,26(5):808-811
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人们对行为的不同预测倾向。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假设,来考察在信息匮乏的情况下,性情归因和情景归因对他人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的预测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归因方式都导致被试对积极行为的预测多于对消极行为的预测,而情景归因下的被试对积极行为的预测又显著多于性情归因下的被试。在此基础上,在引人价值判断的因素后,发现不同的归因方式启动了不同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到对行为的预测。  相似文献   
18.
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有助于提高和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本旨在介绍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及其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内外在因素,以期人们能更加有效体验到生活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张严文  刘拓 《心理科学》2020,(5):1103-1110
中国性少数群体普遍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是其最大的压力来源。在性少数压力模型的背景下,本研究基于Bifactor模型探究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对中国性少数(LGB)心理健康的特殊影响。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金赛量表对649名LGB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Bifactor模型存在部分差异;(2)对于LGB心理健康,父母消极教养方式的一般因子和拒绝特殊因子具有损害作用,过度保护特殊因子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红尘滚滚,看似不可抗拒,殊不知闭门即是深山,其奈我何?古代把居家修行的人叫居士,文人们也喜欢给自己取一个什么居士的雅号,以表明某种人生志趣。譬如欧阳修就自号六一居士,公退之暇,徜徉在诗、酒、茶、棋、金石铭文之间,自得其乐,可不是闭门即是深山?世事纷扰如麻团,解不开剪不断,这时需要一颗包容淡定的心,像老子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为天下",虚怀若谷,海纳百川,那点人世的小芥蒂,还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可不是闭门即是深山?老子讲"不争",世人常常从消极方面着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