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宋婕 《现代哲学》2006,2(3):14-24
传统中国蕴含着两种“革命”思想的维度:一是圣人救世的“汤武革命”,一是基于压迫而进行反抗的农民起义。这两个维度对于既系统地接受过中国传统的规范性文化教育,同时又深受非规范性文化熏染的毛泽东来说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形成了他“圣人救世”与“压迫-反抗”的两种“革命”逻辑。这两种具有不同文化气质的“革命”逻辑在毛泽东思想中得以结合的根本基础是他尚变求动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22.
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的宣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为雄 《现代哲学》2006,5(2):17-24
人们对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宣传与毛泽东本人有密切关系。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宣传有发起作用。1950年以后,从大规模普及毛泽东思想到“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力宣传毛泽东思想,都与毛泽东努力捍卫自己的思想使之在实践中不受干扰分不开。只有正确说明毛泽东怎样看待人们对自己思想的宣传和学习,才能真正完整叙述毛泽东思想及对其宣传的历史。  相似文献   
23.
李捷 《现代哲学》2006,7(1):1-8
本文从《毛泽东传(1949-1976)》的写作谈起,对毛泽东新中国之路的探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毛泽东建国后主要是做了三件大事:一是进行现代化建设;二是在外交上谋求中国的大国地位;三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对于这三件事的得失成败均应还原到相应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方能得出恰当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
新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谭群玉  周兵 《现代哲学》2006,3(6):38-4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20世纪30年代末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一个理论命题,新哲学会群体对其进行了初步论证。该会内部对这一命题的解释是有区别的,但其论证的发展趋势,则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成为与毛泽东的名字相联结的逻辑链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而为后来毛泽东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结论的得出,以及与此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产生,提供了理论的合法性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能够成立,并成为中国的意识形态,是当时各种主客观因素作用的必然结果,其中也体现了领袖者个人毛泽东的理论智慧,以及新哲学会群体理论论证的贡献。今天在继续使用这一在具体条件下产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时,不应忽视其原初的本真意义,并要赋予其普适性和时代性内涵。  相似文献   
25.
中国快速的农业集体化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这一更宏大的经济目标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不管是对是错,关于中国未来的大视野烙上了毛的印记,漠视这些更宽广的目标去评判1955-1956年农业集体化的高潮是错误的。这种集体化反映了一种外延式的增长,即依赖于劳动力动员,以一种由努克斯(Raguar Nurkse)的理论阐释过的方式来增加要素的供给和扩大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这种策略不可避免地要求官僚控制、强制和抑制农民的消费以及强行抽走农业剩余。这样的话,其结果就不应该依据建立在市场价格上的农业生产模式中的新古典经济学的收入最大化、农民的劳动激励或者效率等规则去评价。在这一框架中,毛泽东之后的非集体化(decollectivization)和工农业平衡的重新调整可以看作是向农业内涵式增长策略的转变,这种策略是建立在(继承)由毛所留下来的物质遗产(灌溉和排水能力的扩张)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6.
根据组织安排,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第三期副厅局级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这次培训,我深受教育,收获很大,对延安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高。巍巍宝塔山,清清延河水。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27.
民主的宪政观是毛泽东宪政思想的一个鲜明特点.毛泽东将宪政视为民主的产物、立宪的原则和目的,在国家宪政制度架构中贯彻民主精神,在宪法中保障人民权利和自由.毛泽东的宪政观对我国宪政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将宪政视同民主政治,导致宪政的重要内容--限政、法治受到忽视,宪政工具主义导致当民主与宪政发生冲突时为了民主而抛弃宪政.影响毛泽东民主的宪政观的因素主要有人民主体论、工具主义宪政观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冷战格局下两大阵营意识形态对立.  相似文献   
28.
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的经典美术作品放在一起做个比较,就会发现这样一种趋势,即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绘画中,作者的注视高度大多采用略带仰视的角度,80年代则多见俯视,90年代最常见的是近距离的平视,而现在,很多已不是肉眼所习惯的视觉感觉了.这种现象肯定不是偶然的,这里不但能看出作者的态度和情感,进一步也能折射出特定的社会机制和意识形态.新中国60余年的历史变化及其对艺术家的影响,便可以用这种图像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9.
30.
笛声悠悠     
万菊来 《天风》2008,(10):46-47
这已是黄观宝与沈凤夫妻俩第二次搬家。每次搬家他们都要丢掉不少东西,唯独一支竹笛被他们一直带在身边舍不得丢掉。这支竹笛因年代的久远都巳出现裂痕,吹出来的声音也沙哑难听,但是他们却珍藏着,犹如珍藏一件稀世之宝。笛子虽然破损,但是,笛子上面用小楷刻的一行小字却清晰可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关于知识青年插队农村的指示。沈凤抚摸着笛子,细细端详笛子上的字句,心早巳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耳畔似乎又回荡着年轻时代黄观宝吹奏优美的笛声带给她的欢快愉悦。那悠悠的笛声该是怎样一曲爱情恋歌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