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正>法显是中国东晋时期的高僧,他历经万险,西行到达印度,取经译经,又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有《法显传》(又名《佛国记》)。由于王邦维《法显与法显传:研究史的考察》[1]已经对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国内外法显及《法显传》研究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和展望,为避免重复,本文  相似文献   
32.
一、关于全球现状的七点重要看法1、从20世纪70年代起,学龄前和小学儿童的哲学实践在全球大力发展起来,如今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最早的网络是1974年由美国哲学家马修·李普曼在美国创建的儿童哲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Advancement of Philosophy for Children)。  相似文献   
33.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题材的雕塑在中国一统天下的地位被打破,雕塑的审美样式逐渐呈多元化趋势。这种审美多样化的具体表现是:传统的现实主义雕塑在表现形式与主题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现代实验雕塑开始风靡;满足城市居民精神生活需求的城市雕塑大量兴起。分析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雕塑审美样式多样化的成因与具体表现,可以为当代中国雕塑发展提供思路和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正>谢瑞阶先生,一位与世纪同龄的老人。他是黄河流域人民大众家喻户晓的大艺术家,在全国美术界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望。谢瑞阶先生在中国山水画创作和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世人有目共睹。被誉为"黄河老人"的谢老,不仅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中国画、油画、水彩画和书法作品,其中以黄河为题的山水画,集中体现了谢瑞阶先  相似文献   
35.
中国道教协会于9月5日、6日先后组织驻会道职员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精神。大家认为《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正如胡总书记所指出的,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江泽民文选》主要收录了江泽民同志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重  相似文献   
36.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宗教问题。1970年以来,美国的宗教出现若干倾向。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周期性的社会反抗浪潮,以及接踵而至、遍及全国的宗教复兴震荡着整个美国。全国范围的宗教复兴出现在70年代早期,之前是60年代的反抗浪潮:所有的人群,不论其是否宗教团体,都对宗教问题给予  相似文献   
37.
《管子·轻重》成书当在战国时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观《轻重》各篇内容,无论从时代背景、从封君与“乡州”地方政府、郡县制度、从战国田齐政权“王天下”与春秋齐桓公时“尊王攘夷”的政治形势不同、从田齐货币、从田齐“釜、钟”等量具、从租金形式等方面来看,《管子.轻重》著作年代在田齐威、宣王或稍后的战国时代,而并非春秋齐桓公、管仲的时代,也非汉代。  相似文献   
38.
换位思考     
冯源 《思维与智慧》2007,(15):46-47
上世纪60年代,日本的汽车大量进军美国市场,其占据市场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惊动了美国的商务部。商务部于是立即调遣诸多经济名家对此做市场分析。与此同时向全国购买日本汽车的消费者发放调查问誊。调查问誊设计得很简单。只是要求被访问者列出选择日本汽车的三条理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9.
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学科和学位点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该校开设伦理学和公共德育课程,已有近三寸年的发展过程。1994年读校思想政治教育学料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伦理文化与道德建设”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9年该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收“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建设”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同时在“九五”期间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0.
吴平 《法音》2001,(1):36-37
上海是中国第一座无线广播电台的诞生地,也是中国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发源地。从1923年1月24日上海出现第一座“新新无线电话台”起,至30年代初,全国民营电台半数以上集中在上海。 近代上海佛教的弘传自然也要借助无线电广播,这是当时最先进的传媒。据《申报》1933年11月28日报道:“上海爱文义路觉园内佛教净业社因鉴于世道人心之沧落,思有以挽救之,现由该社会员发起集资向欧美名厂定购两千瓦特电力之播音台一座,在娱乐之中下砭世之针,并示以忏悔之途,俾世人知吾佛慈悲,庶几可挽狂流于万一。将来并以盈余之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