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29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增塑剂DEHP的神经和行为发育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是一种具有拟雌激素和抗雄激素活性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人类和野生动物可通过不同途径终生暴露于DEHP.母体摄入的DEHP可通过胎盘和乳汁转入子代体内并进入脑组织.围生期DEHP暴露性别特异性地改变子代大鼠下丘脑视前区芳香酶活性而影响雌激素合成,并通过改变雌激素受体活性干扰雌激素对脑发育的调节作用.DEHP及其代谢产物可以影响神经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突触形成,干扰性激素调控发育过程中的下丘脑氨基酸递质系统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刺激作用,影响中脑多巴胺递质系统发育而诱导自发性多动症.DEHP对脑发育的作用最终影响动物的早期行为、学习记忆和情感等行为发育.  相似文献   
52.
生命意义的内涵、测量及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者通常用目的和含义来定义生命意义,或者把它定义为多维度的结构。认知、动机和情感是被提及最多的生命意义的组成维度。动机和认知维度得到了较多研究者的认可,而情感维度存在较大争议。生命意义是幸福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能够影响许多与幸福有关的变量。目前的研究对生命意义的动机维度(生命意义寻求)及如何获得和提高生命意义研究较少,今后的研究可针对这两方面开展。  相似文献   
53.
实验1采用3×2×2 的混合设计, 考察4~6岁幼儿获取全新信息时基于面孔吸引力的选择性信任及其特点。结果显示:(1) 4~6岁的男孩和女孩均表现出对高面孔吸引力者的选择性信任。(2)在选择性信任程度方面:5岁比4岁高, 而4岁和6岁之间、5岁和6岁之间则相同; 女孩在询问任务中比男孩表现出更高的选择性信任, 在赞同任务中则相同。那么, 幼儿的这种选择性信任是否受到信息正确性的调节?为此, 实验2采用2×3的被试间设计, 探讨信息提供者提供信息的正确性对4~6岁幼儿基于面孔吸引力的选择性信任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正确性为50% vs. 50%条件下, 幼儿未对信息提供者产生选择性信任; 在正确性为25% vs. 75%条件下, 幼儿对提供较大正确性信息的低面孔吸引力者产生了选择性信任。研究结果表明:(1)在信息缺乏时, 4~6岁幼儿普遍存在有偏见的选择性信任; 女孩比男孩更易受到社会偏见因素的影响。(2)在信息明确时, 4~6岁幼儿也能做出相对理性的选择性信任。  相似文献   
54.
日常生活中, 语言的使用往往出现在某个视觉情境里。大量认知科学研究表明, 视觉信息与语言信息加工模块并不是独立工作, 而是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本文以视觉信息对语言加工的影响为主线, 首先对视觉信息影响言语理解, 言语产生以及言语交流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次, 重点对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关于视觉信息影响语言加工的计算模型,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5.
This paper sets forth the reasons why Nietzsche thought nihilism to be inevitab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nacity of the intentional. Through distinguishing two ordered intentional states—first-order and high-order—and two kinds of objects respectively, the paper illustrates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find a new ultimate value to replace Christian values when Nietzsche announced “the death of God.” Inspired by Nietzsche’s thought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briefly 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of comparing Confucian and Nietzsche’s ideas concerning nihilism.  相似文献   
56.
员工安全行为是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保障,而自我控制资源损耗会对安全行为产生负面影响。研究拟借鉴自我控制资源有限模型,结合行为和生理指标,探讨工作要求和辱虐管理通过损耗个体自我控制资源对安全行为的影响,并从特质自我控制和自动化安全趋近倾向两个角度探索上述效应的缓解机制。此外,研究拟采用心率变异性作为自我损耗的生理测量。研究有助于从自我控制资源的角度理解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和缓解方法。  相似文献   
57.
当个体认为内群体为外群体受到的不道德伤害负有责任时会体验到群体内疚。该情绪常见的触发情境包括过往历史的伤害事件、当下的群际冲突、不公正的社会关系及未来的伤害事件。群体认同、内群体责任和不当性评估是影响群体内疚产生的三大心理机制。群体内疚会导致施害群体对受害群体表现出积极行动,如友善态度,冲突和解、群体补偿及群际支持。通过群体肯定、自我肯定、促进共同认同、强调内群体责任及展现已有补偿行为等干预策略可以引发施害群体的群体内疚。未来的研究应澄清群体内疚的成因机制,进一步探索群体内疚与补偿行为间的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58.
以22篇纵向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文献(30项独立样本研究,27746个被试)为对象,使用元分析技术探讨青少年偏差行为的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假设。结果发现:(1)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都显著,但同伴影响效应显著大于同伴选择效应;(2)青少年发展阶段在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在同伴选择过程中,青少年早期阶段不显著,而中、晚期阶段显著;在同伴影响过程中,青少年早、中期显著,晚期阶段不显著。(3)偏差行为类型在同伴选择和同伴影响效应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4)网络数量在同伴影响过程中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网络数量增加同伴影响效应越可能成立。结论,中晚期青少年会基于偏差行为相似性选择朋友,早中期青少年会受朋友的影响而产生偏差行为。  相似文献   
59.
拟人化是将人类特征、动机、意向或心理状态赋予非人对象的心理过程或者个体差异。拟人化的产生受到激发主体知识、效能动机和社会动机的影响,现有研究包括对自然、超自然、动物、机器、品牌和产品等的拟人化。对自然的拟人化能够促进环境保护行为,对动物、机器、品牌和产品的拟人化则形式多样、后果复杂。未来研究的焦点可能在人-机器人交互以及拟人化与可爱的关系问题上。  相似文献   
60.
刘潞潞  卢家楣  和美  周建设  肖晶  罗劲 《心理学报》2017,(11):1414-1427
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探索了乐学英语的大学生在对中、英文材料的学习、记忆及成绩反馈过程中的情绪和脑活动特征。结果发现,被试学习英文较之学习中文积极情绪更少且伴随更强的前部脑岛的激活;但当他们获得关于英文成绩的正反馈时,中脑奖赏区的激活却明显高于获得中文成绩正反馈时的情形,且中脑激活与英语乐学呈正相关。这说明乐学是"苦中作乐",人们虽在学习时并未体验到更多快乐,但其成功却带来了更大的心理奖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