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方法论即为学之道,是为学术研究提供指导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学问。建国以来,哲学界对中国哲学史的方法论问题进行过多次讨论,但还没有人系统地阐述过哲学史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张岱年先生的新著《中国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于2004年4月24日凌晨2时50分溘然长逝,享年九十五岁。哲人其萎,精神永存! 张岱年先生生于1909年5月23日,字季同,别署宇同,原籍河北省献县。1928年10月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1933年毕业后受聘到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助教。他在30年代提出将“唯物、理想、解析”综合于一的哲学体系,并写成哲学史名著《中国哲学大纲》,又参加关于中国文  相似文献   

3.
张岱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代宗师。他在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创造性成就和方法论贡献,代表了一个时代,也代表了我们民族的思维水平和理论高度,是一座伟岸的丰碑武汉大学刘军平教授的力作《传统的守望者——张岱年哲学思想研究》一书,2007年11月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  相似文献   

4.
<正> 自从1933年发表《先秦哲学中的辨证法》以来,在中国哲学史这块园地上,张岱年先生已经辛勤地耕耘了五十多年了。近年来,他多次指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必须运用新方法,开拓新领域。在他发表的《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孔子与中国文化》等几十篇有关中国哲学史的论文中,正是表现了这种不倦的探索精神,一方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哲学会已经恢复活动并于7月19日召开了中国哲学史方法论问题讨论会。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历史研究》杂志社和《光明日报》编辑部,《北京日报》编辑部等单位三十多名同志参加了会议。任继愈、张岱年、石峻等同志在会上发了言。 讨论会就中国哲学史的对象和范围,中国哲学史的阶级分析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以及批判继承等  相似文献   

6.
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以及《中国哲学史》杂志的历史,张岱年先生讲,“一九七九年十月,全国各地中国哲学史工作者在太原开会,成立了中国哲学史学会。会后,许多同志建议创办一个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专门刊物。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现在《中国哲学史研究》季刊创刊了。  相似文献   

7.
这里我们发表一篇张岱年同志于1948年撰写的论文《天人简论——人与自然》。张岱年同志是我国著名学者,早在三十年代即从事哲学与哲学史的研究,对中国哲学史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张岱年同志在后记中称《天人简论》一文是他“四十岁以前思想的总纲”,“力图把现代唯物论与逻辑分析方法以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结合起来。”《天人简论》可以说是这样一种尝试的产物。这篇论文虽写作于近四十年前,但对于当前研究中国传统哲学以及发扬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遗产,依然有着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管子学刊》2004,(2):8-8
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我刊顾问张岱年先生,因患心肌梗塞引起心律衰竭,经救治无效,于2004年4月24日凌晨2时50分在北京大学医学部附属第三医院逝世,享年95岁。张岱年先生字季同,别名宇同,原籍河北省献县,1928年10月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学习。1933年师大毕业即受聘到清华大学哲学系任助教,1936年写成了他的名著《中国哲学大纲》。1937年抗战爆发后,张先生因与学校领导失去联系,未能随校南行,在北平蜇居读书,保持民族气节,不与敌伪妥协。1943年任北平私立中国大学哲学教育系讲师,次年改任副教授,抗战胜利,清华…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关于人性问题的讨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开始,以后一直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问题,“讨论不休,派别亦极纷歧”(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第183页)。张岱年先生曾将历来性论列为性善性恶、性无善恶、性超善恶、性有善有恶、性三品、性两元论与性一元论等节予以说明。如果对此诸种学说再加以概括,可以认为,在众说纷纭之中,古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史研究》(季刊),是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每季首月15日出版。今年11月出创刊号。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天津市邮局发行,可在全国各地邮局订阅。规格为16开本,128页,每期约20万字左右。 《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载有张岱年的《关于中国哲学史的范围、对象和任务》、冯友兰的《哲学与  相似文献   

11.
张岱年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国学大师。这三个称号与其一生主要从事的三个治学领域相对应,如他在《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的“自序”中说:“自30年代以来,我的学术研究工作有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哲学理论问题的探索,二是对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三是关于文化问题的讨论。”(《张岱年全集》第8卷,第247页)在这三个治学领域中,张先生有时候把“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放在前面,如他在《我与中国20世纪》和《八十自述》中所说就是如此。(同上,第525、626页)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张先生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而且他在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1987年6月24日至28日,《中国哲学史研究》编辑部在京举行第八次夏季学术讨论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张岱年等30多位从事哲学,中国哲学史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了“中国现代哲学的发展”问题。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学术研究和讨论中,中国哲学史是一个相当活跃的领域。新出版的许多中国哲学史著作中,张岱年同志的《中国哲学发微》(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是受读者注意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中国近代哲学史的研究,《哲学研究》编辑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于4月8日联合召开座谈会,邀请在京的中国哲学史专家、学者,讨论中国近代哲学的形态和特点问题。与会的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历史研究所等单位的专业工作者张岱年、石峻、任继愈等20多人,西北大学张岂之提交了书面发言。讨论会围绕中心议题,广泛涉及了中国近代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岱年与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探讨了一种有别于一般的中国哲学发展史研究的形式与方法,并以这样的形式与方法在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术成果.从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现实情况来看,张先生的中国哲学问题史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在对传统的中国哲学的考察中"深悟其精义",启发我们对于中国哲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同时,也能够给予我们多方面的方法启示,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哲学问题的角度去关注、总结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拓展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路径与方法,促进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关于《中国哲学史研究》以及《中国哲学史》杂志的历史,张岱年先生讲,"一九七九年十月,全国各地中国哲学史工作者在太原开会,成立了中国哲学史学会。会后,许多同志建议创办一个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专门刊物。经过几个月的筹备,现在《中国哲学史研究》季刊创刊了。这是中国哲学史这个学科的历史上的一件大事"(1)。《中国哲学史研究》1980年创刊,1990年因故停刊,共发刊37期。1992年,中国哲学史学会重新创办《中国哲学史》杂志,至2017年第4期止,已发行100期。《中国哲学史研究》和  相似文献   

17.
近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研究已有近70年的历史。回顾历史,研究中存在的一个严重弊病是照搬西方哲学史的模式来研究。 1919年胡适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首先采用了西方哲学史的体例来编写,改变了过去那种“学案”体的编纂方法,开启了近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先河。但胡适的一个最大缺点是没有注意到中西哲学的不同特点,用西方哲学史的传统框架来套中国哲学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册)比胡适的《大纲》大大前进了一步,但仍没有改掉《大纲》的缺点,这尤其表现在哲学史材料的取舍和对古人思想  相似文献   

18.
张岱年先生的《文化与哲学》一书,已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汇集了张岱年先生1983—1987年近五年来发表的关于文化与哲学的文章共40篇,其中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15篇,关于中国哲学的25篇。张  相似文献   

19.
李存山 《哲学动态》2007,1(6):41-4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是对一个哲学家思想的真正考验。在纪念张岱年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际,当我们缅怀张先生在哲学理论、中国哲学史和文化研究三个方面做出的学术贡献时,有许多内容可以述说。本文谨略述张先生在哲学理论上的两个重要贡献,在我看来,这是经受了实践检验和时间考验的两个重要贡献。一道德之“变”与“常”1933年4月27日,张岱年先生在《大公报·世界思潮》发表《关于新唯物论》。他在此文中提出:“新唯物论或辩证的唯物论,实为现代最可注意之哲学。”“唯以新唯物论与现代他派哲学对较,然后乃可见新唯物论之为现代最可信…  相似文献   

20.
书讯     
《不息集——回忆张岱年先生》,陈来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张岱年先生是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2004年4月24日不幸因病逝世。张先生逝世后,亲友、同事、学生以及各界人士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吊唁之情。为了进一步追思、怀念张岱年先生,北京大学陈来教授主编了这本《不息集——回忆张岱年先生》。该集以友人、同事、后学、亲属及各界人士回忆张先生的言行事迹和他们与张先生的交往为主要内容。这些作者们把各自与张先生交往中的所闻所见和值得纪念的事情写作成文,既保留了哲学界不少鲜为人知的史料,也可以使读者从中得见张先生为人为学的具体风貌。这些文章不仅可以使中国哲学界的学者们互相分享那些难忘的记忆,也可以使青年学子得以瞻仰和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