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海》2016,(5):105-111
本文通过探讨死海古卷、斐洛的希腊化寓意解经、《密释纳》与《塔木德》及其与希伯来圣经之关联,呈现了早期犹太释经及其发展的概貌。圣经正典的合法化,第二圣殿之后犹太人的希腊化,以及不同犹太社群之间的身份冲突,都影响了早期犹太的释经活动。随着犹太人流散于各地,犹太释经传统受到当地文化的塑造。除了希腊七十士译本外,还有亚兰文译本塔古姆。独特的犹太释经进路与早期希伯来圣经译本的出现,对后来漫长的圣经诠释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希腊化和古代晚期哲学是否只是古典希腊哲学的衰落?本文认为,应该把希腊化和古代晚期哲学视为一种新哲学,而不是简单地看待古典希腊哲学和希腊化哲学的关系.希腊化哲学把意愿作为哲学的主题,改变了古典希腊哲学以知识作为真理之路的存在论路径,而切入到更具个体自由的思想领域.本文透过分析普罗提诺<九章集>的相关文本,以及它与希腊化哲学的思想源流,显示希腊化和古代晚期哲学的这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约翰福音》的序言中,“道”(λóγοζ)一词被用来指称耶稣.关于此词的选用意图和背景,学者们众说纷纭.有一种观点认为希腊文化对“道”一词的选用有直接影响,还有一种认为犹太教背景才是理解其意义的关键,另外一些人则把希腊化犹太教视作是影响《约翰福音》的最主要因素.在考察上述三种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分析犹太教哲学家斐洛(Philo of Alexandria)对“道”的论述,指出其对“道”的理解对于解释《约翰福音》序言十分重要,作为《约翰福音》序言中“道”的一个可能的选词来源,斐洛的“道”或许是一座连通《约翰福音》序言当中希腊和犹太背景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斐洛论自由意志和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意志和罪的关联是西方思想史所要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关于这个主题学者们多只追溯到奥古斯丁的著名论述,然而这无法真正地揭示其演变脉络。该文分析了希腊化犹太教思想家斐洛对自由意志和罪的阐释,着重论述了自由意志作为神圣性的存在原理何以成为罪的自明性自欺的根源,进而指出了希伯来和希腊传统在这个理论上的各自贡献。  相似文献   

5.
郑阳 《学海》2008,61(3):31-36
本文通过斐洛对人群的划分、对教育等级的设定以及其对教育历程的描述,系统考察了斐洛的教育观念和所谓的"预备性学习",探讨了斐洛眼中的希腊式百科学习在整个教育历程中的作用和局限.斐洛为希腊式教育设置了道德属性,使希腊因素融入希伯来文化之中,调和了希腊教育和犹太教育.本文还通过对斐洛教育观的散居语境的探讨,指出斐洛是如何通过教育观念表达犹太文化认同的.  相似文献   

6.
就基督教与希腊哲学的关系而言,无论持"基督教被希腊化"的观点还是"希腊被基督教化"的看法,都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基督教并不是诞生在文化真空之中,相反,它诞生在犹太教、希腊哲学和罗马帝国各种宗教混合的特定历史文化中。换言之,尽管基督教化与希腊化之争发生在19世纪,但基督教与希腊哲学之间相互作用这一历史情境却发生在两千多年以前。为了推动中世纪哲学史  相似文献   

7.
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希腊文明使得中亚地区受到了希腊化文化的深刻影响。作为中亚希腊化城市艺术的代表,从巴克特里亚王国的阿伊-哈努姆遗址及其发掘品可以看出,希腊化的东方艺术与希腊本土艺术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之处的,添加了诸多的东方文化的因素,阿伊-哈努姆遗址是希腊化时期东西方文明互动的生动缩影与珍贵结晶。  相似文献   

8.
当分散的犹太人在新的希腊文化主义的世界找到落脚之地以后,最终他们还得需要一种新的《旧约》语言在散居之地成长起来的第二代犹太人只懂希腊语,他们的那些圣书在当时还没有其他文字的译本。由于他们在各会堂所读的《旧约》大部分内容(法律书,先知书和圣咏都是希伯来文原著,所以,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希腊文则成为当务之急。我们把大约在公元前140年于埃及亚力山大完成的《旧约》希腊文译本称为七十贤  相似文献   

9.
哲学研究以理论创新为其直接后果 ,但理论创新与综合现有理论成果并不形成直接的对立。在我国 ,希腊哲学史的研究要想在新世纪中推陈出新 ,关键在于提高对希腊晚期哲学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对希腊晚期哲学的研究力度 ,并充分吸取各国研究者的最新成果 ,对中国学术界原有的评价或定论作适当的调整。希腊化时期以喀罗尼亚战役 (公元前 338年 )和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 334年 )为开端。与此相应 ,希腊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晚期。然而希腊化时期的开始并不是希腊哲学的终结。“在亚里士多德时代 ,希腊文明走出了本土疆界 ,进入了伟大的总的潮流 ,住在…  相似文献   

10.
要洞悉斐洛思想,必先了解当今斐洛研究现状。概览式梳理和简要述评斐洛研究现状及研究前沿代表学者是本文的主要目标。本文首先简介斐洛其人及著作;其次呈现斐洛研究主要在北美学术建制上所呈现的“一体两翼”特征;最后,列举当今海外斐洛研究专家及其成果并简评大陆学界斐洛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赵林 《世界哲学》2016,(1):115-124
当基督教脱离犹太教母体、开始在希腊-拉丁世界中传播时,如何处理新兴的基督教信仰与具有深厚思想传统的希腊哲学之间的关系,这是摆在基督教护教士们面前的一个理论难题。在初期教会中,诺斯替主义表现出了一种"急性希腊化"的做法,即试图将基督教信仰改造成一种玄奥的二元论哲学。与这种异端做法不同,正统教会在对待上述关系时表现出了两种态度:或者用基督教信仰来统摄希腊哲学,或者用基督教信仰来拒斥希腊哲学。然而,无论是哪一种态度,都在有意或无意之中把希腊哲学、尤其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柏拉图主义融入到基督教信仰中,从而形成了最初的神学理论。从这种意义上说,在希腊-拉丁世界的基督教化这个表象背后,隐蔽着一个更加深刻的思想转化过程,这就是基督教信仰(以及教会体制)的希腊化与拉丁化。  相似文献   

12.
文苑仲 《美与时代》2008,5(1):58-60
斯多葛主义美学上承亚里士多德下启新柏拉图主义,是西方美学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同时,斯多葛派的美学理论也具有独立的价值,它体现了希腊化时期希腊语世界与东方的文化大融合的倾向,以及后期在罗马化的过程中对希腊美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旧约》希腊文七十贤士译本 当分散的犹太人在新的希腊文化主义的世界找到落脚之地以后,最终他们还得需要一种新的《旧约》语言。在散居之地成长起来的第二代犹太人只懂希腊语,他们的那些圣书在当时还没有其他文字的译本。由于他们在各会堂所读的《旧约》大部分内容(法律书,先知书和圣咏都是希伯来文原著,所以,将希伯来文《旧约》译成希腊文则成为当务之急。我们把大约在公元前140年于埃及亚力山大完成的《旧约》希腊文译本称为七十贤士或七十子译本(The Seqtuagint)。这个译本可以说是犹太教扩大其范围的象征;在…  相似文献   

14.
中亚地区的希腊化艺术遗产在雕塑与工艺领域表现精彩。帕提亚时期的雕塑与工艺完美结合了希腊风格的表现模式与本地东方传统,早期风格较为古典保守,中后期融入了更多自身文化传统的影响。艺术品数量众多、品种繁杂、工艺标准高,是帕提亚希腊化雕塑与工艺值得人们去探究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5.
斐洛的划时代贡献在于用柏拉图哲学阐释圣经神学,将希腊的逻各斯精神注入希伯莱的上帝信仰,提出关于作为上帝与世界之中介的神圣逻各斯的学说,成为基督教神学的奠基人。神圣逻各斯作为上帝的自我显现,是上帝的创世之道,同时是上帝的救赎之道,因而是全部基督教神学的...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老中青三代学者历时近三十载撰写的四卷本《希腊哲学史》于今年正式出齐。最新出版的第四卷是关于希腊化和罗马帝国时期的后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专题研究。本卷撰写者认为,要在西方学者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写出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的、有自己特色的晚期希腊哲学史,需要处理好六个问题:(1)晚期希腊哲学与地中海文化语境的关系;(2)学派形态哲学与学派外哲学的关系;(3)晚期希腊哲学与早期、中期哲学的关系;(4)折衷主义与罗马文化的特征问题;(5)东方文明对希腊罗马的反哺以及"雅典与耶路撒冷"问题;(6)以中国文化为背景解读晚期希腊哲学。  相似文献   

17.
艺术模仿自然理论的提出是古希腊文艺理论的开端,也是古希腊雕塑艺术重要的创作理念,斯托尔尼兹关于模仿论的三种形式——简单模仿、理想模仿和本质模仿,恰恰可以说明从古风时期到希腊化时期的雕塑实践中,艺术模仿自然这一核心理念被不断地真实化,尤其到了希腊化时期,雕塑艺术逐渐肩负起了反映社会本质和现实矛盾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希腊哲学致力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希腊化哲学则视终末论为美好生活操练的本体功夫。终末论是希腊化哲学的根本特征,它以此为出发点越过古典希腊哲学,重新探寻伦理与自我关系的哲学语法,克服生活中为死亡所掌握的诸种激情形式,阐释美好生活的自然维度,充分呈现个体伦理生活的自由纯度。  相似文献   

19.
希腊的建筑经历了“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和“希腊化时期”四个阶段。通过希腊这四个时期的建筑艺术作品可以了解,希腊的建筑艺术的发展过程及其日趋成熟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20.
《论犹太人问题》一文是马克思在巴黎居住期间写成,作为对鲍威尔于1842年发表的一系列有关犹太人问题的文章的反驳,这是身为犹太人的马克思最重要地公开评论本民族问题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对作为资产阶级代表的犹太人进行了批判,但这种批判背后却隐藏着典型的犹太思维方式以及犹太文化精神的影子.这一吊诡现象使研究《论犹太人问题》一文有了十分有趣并重要的意义.本文即意在挖掘隐藏于《论犹太人问题》一文背后那些影响了马克思思想的犹太文化因素,这些因素并未因马克思对自己犹太人身份的抵触而消失,反而在其思想中处处显露出了特有的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