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老一辈牧长的带领下,中国基督教致力于教会的整体建设,遵循圣经教导,为上帝做出了美好见证。中国教会不仅赢得了普世教会的尊重,也得到了中国社会的广泛认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督教在圣灵引领下,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投入到加强教会自身建设、践行基督教社会责任的使命中。30多年来,中国教会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所发挥的  相似文献   

2.
史爱军 《天风》2023,(2):17-19
<正>“神学是基督教会的财产,亦是教会的使命”,实现从“基督教在中国”到“中国基督教”的转变,务必把握筋骨部分,铺陈格局,构建中国教会特有的神学思想体系,从而从本质和内核推进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20世纪20年代,诚静怡牧师作为中国基督教的属灵先驱,主张“以教会为中心”的思想,为中国教会的本色化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中国教会论”为特殊处境下亟须转型的中国基督教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天风》2002,(7):63-63
中国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5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受到港澳台、海外教会和教会组织的广泛关注,纷纷发来贺电贺信予以祝贺。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总干事康拉德·雷泽尔在贺电中说“愿圣灵的大能更新你们,……请相信在你们会议的每日崇拜,祷告和议事的时候,全世界普世教会团契都在为你们代祷。”香港圣公会邝广杰大主教的贺信:祝会议“硕果累累,愈显主荣”并“深信藉圣灵祈祷,中国教会在众肢体同心努力下,更有力量为上帝作见证。”美国友人魏克利魏贞恺夫妇的贺信说:“希望  相似文献   

4.
中国基督教是目前世界基督教会中普世化——多宗派联合最为超前的教会,因为曾经有着七十几个宗派的教会放弃了原有宗派的界限与宗派结构间的差异,联合成为今天"后宗派"的中国基督教。可以说中国教会"后宗派"模式相对于现今普世教会合作运动致力于"求同存异"模式更加超前,因为在这一模式之中,宗派之间的差异和宗派的结构或隐或显仍然存在,却并非分开的;在上帝的道与圣礼中的崇拜中使得信仰的合一成为外在、可见的。在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大陆的教会由于政治的压力而放弃了宗派。因为当时时局的变化是非常迅速又强烈的,故而来不及发展与形成中国基督教会后宗派身份的神学基础。就这一点而言中国基督教的教会结构也是复杂而脆弱的。即便中国教会后宗派的模式对世界基督教是一重要的贡献,也迫切需要神学的强化,从而拥有更加成熟的教会论,因为中国教会是正在走向合一的教会。本文认为正在呈现出来的后宗派主义如果与圣餐团契教会论——目前最具活力、占主导位置的普世基督教合一模式结合起来,将有利于中国教会的巩固与发展。有一基本的共识,即教会的标志就是上帝纯正的道被宣讲、圣礼(洗礼与圣餐礼)得以正确施行。基督教会最基本的信仰生活,那就是在一起崇拜,上帝的道的宣讲和圣餐中领受耶稣基督的宝血与身体,如此才使得团契成为现实。只要基督教在这一点能够达至共识,信仰的多样性处境化表述可以有很大的自由。在联合崇拜中,中国基督徒可以在研究圣经、早期教会一些教会论上分歧观点的基础之上,借此形成某些共同的神学表述。也许编写一本后宗派的教义问答,可以作为最基本阐述和教导共同信仰的依据。希望合宜的圣餐礼的认识能够在中国教会中不断得到提升,这也将强化中国教会作为真正普世教会一部分的身份。结合圣餐团契教会论的实现,后宗派的理念具有巨大的普世合作潜力。这两种可以相互获益:圣餐团契的教会论为后宗派主义提供更大的神学支持,而后宗派主义挑战了传统的教会,寻求勇敢的进步,促动宗派放弃那些导致教会分裂的传统和教政体制,以求基督的教会能够获得可见的合一。新教教会正形成不断增长的趋势,那就是致力于除去宗派之间的分歧。在这样的背景中,中国基督教的后宗派经验将对全世界基督教普世合作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2,(7):11
中国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六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四届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对工作报告所作的五年工作回顾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实事求是的评价。会议认为过去五年的工作,方向明确,积极有效,以总结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50周年的经验,与积极推进神学思想建设事工作为切入点,大力推动中国教会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工作报告以“生根建造,固本强身、与时俱进,办好教会”为题,明确地指出了今后五年基督教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它是上帝赐给中国教会的异像,也符合当前国内  相似文献   

6.
中国基督教不是孤立地在于世界,因此,介绍自己,了解别人,消除误会,增加友谊是外事工作的目的。不同时期,针对新情况,中国教会外事交流内容应有所侧重。 二十一世纪,中国教会在外事交往中重视什么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老是交流一些枯燥的统计数字和没有新意的说教,就不能更好见证上帝对中国教会的特殊带领,显然已不能满足学术界和海外教会的愿望。因此,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天风》2003,(12)
满载着中国1600万弟兄姊妹情谊的中国基督教代表团一行9人,完成了对加拿大、美国14个教会组织和机构及11所神学院的访问交流后顺利回国。中国基督教代表团就神学思想建设、神学教育、中国教会事工近况、有关中国宗教政策等主题的专题演讲,让海外教会弟兄姊妹们感受到“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建设是对普世教会的一种贡献”。在中国教会的信仰具体实践中,中国教会是一个宣讲和服务的教会。  相似文献   

8.
梅康钧 《天风》2002,(7):19-21
蒙神祝福和带领,中国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在大家同心合意的祷告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大会的任务。我们不仅选出了新一届中国基督教两会的领导班子,同时,我们亦更清楚地体认,处在一个急剧变革、发展的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蒙神悦纳勤作“善工”,藉着圣灵的带领,使中国教会得着力量,同工同心;为办好中国教会竭力服侍。无论是圣经,以色列民族,或教会的历史都证明,神总是在时代和历史中寻找一个合乎他心意服  相似文献   

9.
看了《天风》“中国基督教教会治理工作经验分享会”的报道,我的心为之振动。中国教会治理工作分享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基督教在教会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上进入了一个新层次,它涵盖了人事建制,规章制度,财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实践和探讨,是三自原则的具体体现。 文章谈到中国教会治理工作的三个方面:一是要找准基点,建章立制是最基础性工作;二是要突出重点,教会建设中财务制度的制订和执行,应是重中之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3,(10)
亲爱的弟兄姊妹: 在基督里向你们问安! 蒙天父上帝的保守和引颌,中国基督教第九次代表会议于2013年9月8日至11日,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15名代表聚首北京,一起数算五年来上帝赐给中国教会的恩典,一同领受上帝给予中国教会今后五年的远象.此时此刻,我们心中充满喜乐. 五年来,各地教会的弟兄姊妹按照圣经的教导,为国家的平安与复兴献上祈祷(参提前2:1-2),在促进经济建设、文化繁荣与社会和谐等方面做出了荣神益人的美好见证,彰显了基督的荣耀.在圣灵的带领下,中国教会在福音传扬、信徒牧养、教会管理、神学教育和神学思想建设等事工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团契教会论在普世教会运动中的神学地位、以及对它的基本定义和神学理解。团契教会论既是一种新的教会论的理论尝试,又是一个教会在探索自身本性和使命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更是一个推动教会向前发展的远象。本文的目的在于指出团契教会论也能给联合中的中国后宗派教会带来一些建设性的思考。在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团契教会论不仅可以建立对教会的本性和共同信仰生活的一种共识性理解,也能为中国教会担当社会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正>基督教中国化是教会的老命题、新担当,实践基督教中国化最直接的主体乃是中国教会,这要求关心中国基督教的各界人士,从学理和实践的层面阐释福音,向中国人见证生命之道。复旦大学徐以骅教授曾说,在我国,基督教实际上需要经历"两个中国化":一个是教会管理或主权的中国化,这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基本完成;另一个是教义、神学和礼仪等的中国化,而这是更为漫长和艰巨的过程。因此,教会需要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4,(3):41-41
为了增加内地教会与香港教会的主内交往,如实反映中国基督教两会在印发圣经方面的事工以及中国信徒对圣经的热爱见证,中国基督教两会拟在今年七月下旬在香港举办“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览会”。现特向全国教会及信徒征集与圣经有关的展品,望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教会合一运动继续发展,其中尤以宗派间合作所取得的成就最为显著。抗战爆发后民族主义的空前高涨促使中国基督教界更加关心社会新秩序的建构问题,而宗派间合作则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教会外民族主义对于中国基督教之于抗战救国的有用性诘问促使中国教会推动合一运动;中国基督教民族主义推动教会合一以使基督教有助于抗战建国。教会内外这两种民族主义共同推动了抗战时期的教会合一运动,尤其是宗派间事工性合作。  相似文献   

15.
愿主祝福     
季剑虹 《天风》2002,(7):1-1
中国基督教第七次代表会议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欣欣向荣、繁荣富强巨大成就中召开的。中国基督徒与全国人民一道欢欣鼓舞、扬眉吐气,作为中国人民无比的骄傲与自豪,为伟大祖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而高声赞美,愿主继续祝福伟大祖国。 2001年1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确定了党在新时期初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也为我们本次会议提供了思想政策指导。五年来中国教会各项事工健康有序的发展,上帝施与中国教会的恩典实为丰富。近几年来,中国教会为推进神学思想建设,在各地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04,(4)
为了增进内地教会与香港教会的主内交往,如实反映中国基督教两会在印发圣经方面的事工,并见证中国信徒对圣经的热爱,中国基督教两会将于今年七月下旬在香港举办“脚前的灯,路上的光——中国教会圣经工展”。为了配合此次展览,现特向各地征集展会会标图案设计,征集要求如下: 1、要符合我们的主题; 2、要有中国教会特色; 3、要有时代感。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04,(12):20-21
丁光训主教说:中国基督教应向教会化、年轻化、神学化发展。 中国教会产生主教的问题,已经是进展到实质性的阶段,我也是协商一员,我很愿意中国基督教两会加强教会性。现在计划中国教会产生主教,这样可以使中国基督教更具备教会性。我希望将来中国教会产生的主教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的责任,即对教会负责,同时也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开创中国教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基督教第十次代表会议上,高峰牧师代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九届、中国基督教协会第七届常务委员会作了题为"坚持中国化方向,办好新时代的中国教会"的工作报告。报告中引用了大量数据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教会的发展,现摘录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5)
<正>丁光训主教是中国基督教著名的领袖和神学家,他对基督教的中国化和社会化做出了自己独到的神学反思。他的社会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教会在社会中的自我理解,具体涉及到建设中的中国后宗派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和教会性身份问题。首先来看中国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问题。1950年起中国基督教界发起三自爱国运动,意在使中国教会脱离西方传教士的控制,去除西方的殖民色彩,实现中国教会独立自主自办,与国家的主权保持一致。1958年中国教会走  相似文献   

20.
<正>靳云鹏牧师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中国基督教第十一次代表会议是一次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教牧同工齐聚一堂,共商新时代办好中国教会的大计,谋划今后的工作任务和下一个五年规划,大家信心满怀,充满期待。本次会议还通过了《关于贯彻落实规划纲要深入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决议》和《关于中国基督教推进全面从严治教的倡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