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20世纪以来,基督教在华发展路向发生了重要变化:"社会福音"神学思潮在欧美广泛传播并开始对中国教会产生影响;中国国内民族主义兴起,"本色教会"建设步伐加快,超越宗派的全国性教会组织开始建立;加之教会改变以往福音传播区域局限之认知日渐明确,这一切,促成了中国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边疆服务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5,(5)
<正>丁光训主教是中国基督教著名的领袖和神学家,他对基督教的中国化和社会化做出了自己独到的神学反思。他的社会神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关于教会在社会中的自我理解,具体涉及到建设中的中国后宗派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和教会性身份问题。首先来看中国基督教的民族性身份问题。1950年起中国基督教界发起三自爱国运动,意在使中国教会脱离西方传教士的控制,去除西方的殖民色彩,实现中国教会独立自主自办,与国家的主权保持一致。1958年中国教会走  相似文献   

3.
《规章》的贯彻和落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下称《规章》)的修改和实施,对于中国教会坚持走基督教中国化道路,保障中国教会建设的法治化、制度化、组织化,保证教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规范意义,对于增强教会自身的团体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建设起到了指引性作用,对于教会生活树立正统的信仰观、教会观、圣职观、慈善观、惩戒观、生活观起到了教导性作用,对于信徒融入社会、作光作盐,爱国爱教。  相似文献   

4.
编者的话     
《天风》2003,(12)
满载着中国1600万弟兄姊妹情谊的中国基督教代表团一行9人,完成了对加拿大、美国14个教会组织和机构及11所神学院的访问交流后顺利回国。中国基督教代表团就神学思想建设、神学教育、中国教会事工近况、有关中国宗教政策等主题的专题演讲,让海外教会弟兄姊妹们感受到“中国基督教的神学思想建设是对普世教会的一种贡献”。在中国教会的信仰具体实践中,中国教会是一个宣讲和服务的教会。  相似文献   

5.
本文梳理了中国基督教从第一次代表会议到第十次代表会议发展的历程,尤其是在教会论方面的成长和深化。吴耀宗先生提出的"三大见证、十项任务"在教会论层面为中国教会绘就了美好蓝图。丁光训主教带领中国教会进入一个新时代,在他的带领下,中国教会基本实现了"三大见证和十项任务",而且在某些方面,尤其是教会论和神学思想建设,又向前推进一大步。2018年11月,《中国基督教教会规章》所表达的教会论比较清晰和全面,是中国基督教建设历程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利未 《天风》2011,(5):4-5
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至今60年整,不仅使中国基督教从"教会在中国"转变成"中国的教会",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社会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庆祝大会,大会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做了总结:研究了历史——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三自原则,走爱国爱教的道路,是办好中国教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段琦 《天风》2018,(11):56-56
改革开放对中国基督教会神学思想建设有利。中国基督教会将1998年济南会议作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教会发展的第三阶段——神学发展阶段的一个标志,提出了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处境化神学。尽管对此划分教会内有不同的看法,但能够提出这点还是表明中国教会已发展到了一定层次。  相似文献   

8.
晓望 《天风》2005,(11):F0002-F0002
2004年8月,中国基督教两会在香港成功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后,海外教会及教会机构纷纷邀请中国基督教两会能够在世界各地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让普世更多了解中国教会的圣经事工,为此经全国两会充分准备,决定“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国举办。2005年2月和8月中国基督教两会两度组团访美,往2月的访问中,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曹圣  相似文献   

9.
基督教会的责任不应限于教会之内,这是基于惠及普世的基督之爱。在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的背景下,中国教会的社会服务事工迎来了新的机遇。这些年来,伴随着中国教会的成长,教会已经从过去只关注个人得救转  相似文献   

10.
一、党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为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奠定了基础60多年前,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刚刚取得全国性胜利的时候,中国教会的前途却一片迷茫。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吴耀宗等老一辈基督教界有识之士的倡导下,中国教会开始深刻反思基督教的前途命运,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基督教中国化就是中国教会以圣经为依据,持守基本信仰,继承大公教会和宗教改革的传统,在信仰和社会实践中,扎根中国文化沃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处境中更好地传扬福音、见证基督、办好教会。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04,(12):20-21
丁光训主教说:中国基督教应向教会化、年轻化、神学化发展。 中国教会产生主教的问题,已经是进展到实质性的阶段,我也是协商一员,我很愿意中国基督教两会加强教会性。现在计划中国教会产生主教,这样可以使中国基督教更具备教会性。我希望将来中国教会产生的主教能够承担起更多的的责任,即对教会负责,同时也对国家和民族负责,开创中国教会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世纪中叶基督教(新教)传入中国后,中国教会的建立和发展,始终受到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化、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置身于中国教会大背景中的中国教会妇女事工的走向,也同样受到教会内外各种条件、因素及其互动关系的影响,与当时社会历史及教会自身的发展密切相连,带着鲜明的历史烙印。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与思考     
《天风》2001,(11)
什么叫神学?神学是教会在思考,就是教会的组成分子在思考。近年来,中国基督教有识之士对中国基督教会的现状作认真的反思,进行神学思想建设,使中国教会的神学思想日益活跃。以达到神学思想建设认识上的一致和提高,从而实现高水平的团结。这正是中国教会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5.
靳云鹏 《天风》2023,(7):4-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新发展。基督教中国化不仅是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也是中国教会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一直以来,河北教会高度重视推动基督教中国化工作,积极引导全省教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加强自身建设,依法依规办好河北教会。  相似文献   

16.
史爱军 《天风》2023,(2):17-19
<正>“神学是基督教会的财产,亦是教会的使命”,实现从“基督教在中国”到“中国基督教”的转变,务必把握筋骨部分,铺陈格局,构建中国教会特有的神学思想体系,从而从本质和内核推进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20世纪20年代,诚静怡牧师作为中国基督教的属灵先驱,主张“以教会为中心”的思想,为中国教会的本色化运动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中国教会论”为特殊处境下亟须转型的中国基督教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安信义 《天风》2010,(3):12-14
在近30年的中国教会发展过程中,各地基督教两会组织在教会管理、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社会服务、福音传扬及信徒牧养等诸多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加强各地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对于办好教会关系十分重大。本期几位同工所谈的就是相关各地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的话题,他们对此有着独特见解。由于他们来自省基督教两会,所谈的内容大多限于省基督教两会的事工。在此,我们也希望基层基督教两会同工踊跃投稿,就如何加强基层基督教两会的自身建设发表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8.
诚静怡(1881-1939)是中国近代一位享誉海内外的教会领袖。他很早就提出中国教会处于“过渡阶段”的论断,极力提倡建设本色的“中国教会”,并从中国基督教的实际出发,设计了从“差会”到“中国教会”的过渡模式,主张差会逐渐向中国教会移交财产和治权,中国教会也能逐渐承担起全部责任,通过渐进而非激进的变革,来实现真正的中国基督教。本文尝试对诚静怡教会本色化思想的来源和特征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宗教》2023,(6):19-21
<正>坚持我国基督教中国化方向,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更是中国基督教健康传承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基督教从1950年代发起三自爱国运动,到1990年代开展神学思想建设,从努力“促成一个为中国人自己所主持的中国教会”到“建设与祖国面貌相称的教会”,再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中国化方向的探索没有止步,推进中国化的实践始终在路上,并在不同时期取得了不同的成就,为在新时代深入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基督教发起三自爱国运动至今60年整,不仅使中国基督教从"教会在中国"转变成"中国的教会",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中国社会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庆祝大会,大会对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60周年做了总结:研究了历史--历史实践证明,坚持三自原则,走爱国爱教的道路,是办好中国教会的必由之路;分析了现状--如今人们对待宗教所持有的开放态度前所未有,社会的深刻变化显然给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角色定位与展现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更指明了未来--继承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建设一个和谐的、健康发展的教会,这是新时期三自爱国运动的重要使命.大会号召全国教会同工同道,应当为建设和谐的、健康发展的教会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