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领导表达愤怒情绪一定不好吗?最近研究发现,领导表达愤怒情绪对领导绩效(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存在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的不一致结论。文章尝试使用双阈限模型揭示领导的愤怒情绪产生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的边界条件。进一步明确领导表达愤怒情绪的阈限是影响领导绩效的关键因素,拓展了双阈限模型对领导愤怒情绪影响其领导绩效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
员工及其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琼  袁登华 《心理学报》2008,40(1):74-83
研究员工及其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并探索了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其下属员工工作绩效发生影响的内在机制。采用配对取样的方法对30家企业进行了管理者与其下属员工的配对调查。结果发现,员工及其管理者的情绪智力对员工的工作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领导-部属交换在管理者情绪智力对员工情境绩效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部属交换在管理者情绪智力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中起着微弱的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宇清  龙立荣  周浩 《心理学报》2012,44(12):1663-167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41名员工及其同事进行调查,从情绪和文化传统性视角,探讨了程序和互动不公正对员工偏离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消极情绪是组织不公正感对员工偏离行为作用的中介变量;(2)传统性对组织不公正感对员工偏离行为的影响作用具有调节效果;(3)使用总效应调节模型对消极情绪在组织不公正感对员工偏离行为的中介效应及传统性的调节作用进行综合性分析,发现传统性主要在第二阶段,即消极情绪对员工偏离行为的影响作用上调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钟建安  黄奇栋  李晶 《应用心理学》2009,15(1):62-66,89
本研究探讨员工情绪智力对领导一成员交换(LMX)和员工工作结果变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上级情绪智力在其间的作用。研究通过对银行业员工及其直接领导进行280份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发现员工情绪智力和LMX、员工的情感承诺、组织公民行为、工作绩效正相关,上级情绪智力对员工情绪智力和LMX之间的关系有缓冲作用,LMX对员工情绪智力和员工情感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伟文  李超平 《心理学报》2021,53(5):527-554
近年来, 资质过剩作为一种特殊的个人-环境不匹配现象, 引发了较多学者的关注, 但相关研究结论尚有争议。对包含383项独立研究、945个效应值及575061个研究样本的321篇文献开展元分析:(1)直接效应检验表明, 资质过剩感与消极情绪(愤怒、无聊)显著正相关, 与积极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不显著; 在个体绩效方面, 资质过剩感与消极角色外行为(反生产行为、离职)显著正相关, 与积极角色外行为(创新、组织公民行为等)和任务绩效的相关性不显著。(2) 结构方程模型元分析表明, 资质过剩感能够通过增强消极情绪, 进而增加消极角色外行为、减少积极角色外行为和任务绩效; 能够通过增强积极自我概念, 进而增加积极角色外行为和任务绩效、减少消极角色外行为; (3)集体主义文化倾向在资质过剩感通过情绪-认知加工系统影响个体绩效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 在高集体主义文化情境中, 资质过剩感对消极情绪的负向影响较弱, 且能对积极自我概念产生正向影响; 在低集体主义文化情境中, 资质过剩感对消极情绪的负向影响较强, 且能对积极自我概念产生负向影响。(4)资质过剩感与个人-工作匹配相关性较强, 与个人-组织匹配相关性较弱; 与二者相比, 资质过剩感对压力感、离职的预测效果最强。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资质过剩感对个体绩效的复杂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 并为组织如何管理资质过剩员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领导人际情绪管理(LIEM)作为一种管理和调节下属消极情绪的领导行为正逐渐受到学界关注。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搜集了314份员工和领导的配对数据。研究结果显示:领导人际情绪管理积极影响员工建言行为;下属信任在领导人际情绪管理和员工建言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对下属信任的中介效应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考察团队领导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员工角色内绩效的影响及其以团队员工的共享团队认同和领导认同为中介的作用机制。采用团队领导—团队员工匹配问卷的调查方法,使用29个团队的样本数据对相应的多层次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团队领导组织公民行为对团队员工角色内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员工的共享团队认同和领导认同分别和同时在团队领导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员工角色内绩效之间起到完全的跨层次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钟建安  林剑  张媛媛 《应用心理学》2007,13(2):144-148,153
以情绪性工作的控制论模型为理论基础,探索情绪性工作的内部机制。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表达规则、情绪调节策略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结果发现:情绪调节策略中的深层扮演对正面表达规则与工作倦怠起完全的中介作用,部分证实了依据控制论模型作出的预测。提示组织应更多地使用正面表达规则,促进员工采用深层扮演,这会对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组织的工作绩效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邢志杰  贺伟  张正堂  蒋旭婷 《心理学报》2022,54(9):1093-1105
基于工作场所中具体积极情绪的理论模型和内隐领导理论, 探究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 具体是检验了崇敬感的中介作用和员工伦理型领导原型的调节作用。通过对一项问卷调查研究(193份上下级配对数据)和两个情境实验获得的实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伦理型领导能够正向影响员工的崇敬感; 崇敬感能够中介伦理型领导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积极作用, 但对任务绩效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 此外, 员工的伦理型领导原型会强化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崇敬感之间的正向关系, 即相比于拥有低伦理型领导原型的员工, 拥有高伦理型领导原型的员工更容易对伦理型领导产生崇敬感; 崇敬感能够中介伦理型领导与员工伦理型领导原型的交互作用对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管理者-员工配对的方式,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精神型领导对员工任务绩效的影响以及主管承诺、基于组织的自尊、领导成员交换在精神型领导影响员工任务绩效过程中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精神型领导、主管承诺、基于组织的自尊、领导成员交换、任务绩效之间均显著正相关;(2)精神型领导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员工任务绩效;(3)主管承诺、基于组织的自尊、领导成员交换在精神型领导影响员工任务绩效的过程中存在并列式的多重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领导者情感能够影响下属个体绩效和团队整体绩效, 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情绪传染理论, 在个体层面上, 领导者情感通过情绪传染和领导者行为两条路径影响下属情感, 进而影响下属绩效和工作态度。其次在团队层面上, 个体情感通过情绪传染和交叉影响形成团队情感基调, 通过影响团队过程, 进而影响团队绩效。最后, 文章提出领导者情感的跨层整合模型, 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以往领导者情绪智力和领导力效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存在很大分歧。运用元分析方法考察了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及其组织情境和研究方法调节变量。通过纳入98篇中英文文献和110个效应量(n = 27330), 结果表明:(1)领导者情绪智力与领导力效能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r = 0.39)。(2)组织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发现, 高层领导者的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明显高于中层和基层领导者, 非营利性组织中的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比营利组织中的影响更强, 东方文化背景下的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比西方文化背景下更强。(3)方法因素的调节作用检验发现, 采用混合模型测量的领导者情绪智力对领导力效能的影响高于采用能力模型测量的结果, 采用客观指标衡量领导力效能的相关系数比主观指标更大, 领导者情绪智力对工作态度指标的影响弱于工作绩效指标, 领导者情绪智力对群体层次效能的影响强于个体层次。从研究设计和出版标准等方面探究领导者情绪智力和领导力效能之间关系的调节变量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领导执行公正准则指领导展现与组织公正各维度的准则相一致的管理行为。解释该行为的主要理论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正道义模型。领导的道德特质、公正经历、地位以及领导与员工互动中知觉到的员工的交流风格、可信性、归属需要是影响领导执行公正准则的主要因素。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讨组织因素对领导执行公正准则的影响, 从模型互补的角度完善理论解释, 明确间接交换对领导执行公正准则的影响, 并开展领导执行公正准则的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258名幼儿进行情绪理解能力任务测查,其母亲完成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和应对幼儿消极情绪问卷,探讨母亲情绪调节方式、母亲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反应方式和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幼儿情绪理解能力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女孩情绪理解能力高于男孩。母亲对幼儿消极情绪更多采用情感关注和问题解决,惩罚反应最少,母亲对男孩的消极情绪表现出更多的惩罚反应,对女孩表现出更多的情感关注。母亲鼓励表达在其情绪调节方式和幼儿情绪理解能力之间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彭坚  刘毅  路红  刘映杰  吴伟炯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57-1769
情绪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基于自身情绪能力, 通过情绪传染和策略运用来有效管理组织成员的正性和负性情绪, 充分发挥不同情绪的有利效价, 营造应景的组织情绪氛围, 带领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共同目标而奋斗。目前, 情绪领导力的测量主要是借用情绪智力量表, 缺乏标准化工具。情绪领导力的研究发展经历3个阶段:以领导情绪能力为中心、以领导情绪传染为中心和以情绪领导力为中心。基于各阶段研究梳理, 建构整合模型:遗传基因、人格和情绪特质对情绪领导力起预测作用, 大脑活动(右侧额叶)与情绪领导力互为因果关系。情绪领导力通过直接和间接两条路径对个体和组织层面的领导效能产生显著影响。未来研究应加强对概念、测量、调节机制、生物基础、组织层面议题和跨文化对比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申传刚  马红宇  杨璟  刘腾飞 《心理学报》2012,44(12):1677-1686
本研究从下属反馈管理行为的视角来探索领导与下属的社会交换过程.具体为探讨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在上司不当督导与下属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下属的学习目标定向对上述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问卷法获得306名下属与上司的对偶数据,基于层级回归和Bootstrap分析的结果表明:上司不当督导不仅直接影响下属的绩效,还能通过抑制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间接地影响员工的绩效;下属的学习目标定向调节着上司不当督导与下属的反馈寻求行为的关系,当下属的学习目标定向越低,上司不当督导对反馈寻求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7.
犯错在组织中并不少见。但基于建立良好形象的动机,员工很少会主动承认差错。基于自我认知和信息加工理论,提出员工积极自我认知会促进差错承认,同时差错承认会向上级传递信号影响其对员工的绩效评估。通过对675名员工及其配对上级两阶段的调研,使用三明治分析方法,发现员工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差错承认;差错承认对上级评价员工任务绩效无显著影响,但会显著降低上级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评估,由此说明了差错承认的奖励。  相似文献   

18.
白鹭  毛伟宾  王蕊  张文海 《心理学报》2017,(9):1172-1183
本研究以消极情绪间感知相似性较低的厌恶、恐惧面孔表情为材料,提供5个情绪性语言标签减少文字背景对面孔识别的促进作用,通过2个实验对自然场景以及身体动作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考察面孔表情与自然场景间的情绪一致性对情绪面孔识别和自然场景加工的影响,以及加入与自然场景情绪相冲突的身体动作对面孔表情识别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增加了情绪性语言标签选项数量,自然场景的情绪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依旧显著;(2)当面孔表情与自然场景情绪不一致时,面孔识别需要更多依赖对自然场景的加工,因此对自然场景的加工程度更高;(3)身体动作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自然场景对面孔表情识别的影响,但自然场景依然对情绪面孔的表情识别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Studies dealing with emotion regulation have known a fast expansion during the last twenty years. Yet, they are most often based on models centered on endogenous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processes as well as the pursuit of welfare, and do not consider the social aspect of emotions and emotion expression which elicit exogenous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from social interaction partners. The goal of this article is to show that both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are complementary and indivisible, and to suggest working hypotheses about how they connect.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document, after a quick reminder of the different theoretical approaches of (individual) endogenous emotion regulation, we emphasize works about social approach behaviors (social affiliation) in emotional situations. These studies report that social interactions are sometimes sought as they would allow for the endogenous implementation of interpersonal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especially by means of emotion expression. Individual and interpersonal endogenous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would then complementarily modify the emotions experienced by an individual faced with a critical situatio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article underlines that social interaction partners actually are operators of exogenous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rather than passive reservoirs of resources an individual may pick up to regulate their emotions. For that purpose, we especially consider the ways relativ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constrain the social affiliation behaviors and emotion expressions of an individual who experiences emotions. Thus, we argue that those behaviors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not only by the nature and intensity of emotions, but also by: firstly, social learning about how to feel, what to express and how to regulate emotions in a specific situation; secondly, features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social expectations and demands about sharing emotions versus inhibiting their expression; and thirdly, the exogenous emotion regulation strategies a partner may use to regulate an individual's emotions. This set of studies entices us to consider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as acting jointly to promote not only the adaptation to emotional situations, but also the quality of social bonds between members of a social network. Social integration is thus central in the study of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20.
采用2(情绪效价:负性、中性)×2(延迟设置:无延迟、有延迟)的实验设计,探究负性情绪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干扰效应。结果显示在无延迟条件下,负性情绪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差于中性情绪组,负性情绪组的总时间监控次数和监控后期的时间监控次数均少于中性情绪组;在有延迟条件下,负性情绪组的前瞻记忆成绩和监控后期的时间监控次数与中性情绪组均无差异。结果说明负性情绪会干扰时间性前瞻记忆,而延迟可以消除这种干扰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