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与和解决了近代中国"古今中西之争"的时代课题,在此过程中,中国气论传统的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密切相关。陈独秀、李大钊等早期共产党人经历从气论宇宙观到进化论宇宙观再到唯物史观的转变,尤其是李大钊"调和的进化论"及"调和之美"等思想,为辩证分析气论传统提供了理论指导。新中国成立前后,张岱年、冯契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从而推进气论传统的现代化。目前,全面深入推进气论传统及其宇宙观、历史观和思维方式的现代转化研究,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2.
《庄子》哲学,其实质是一种气论哲学。"气"在《庄子》中具有五种内涵,气论思想贯穿《庄子》始终并有其内在逻辑。《庄子》气论哲学为自然美奠定了哲学基础,但也有其理论盲点和理论困境。《庄子》气论哲学的理论盲点集中体现在未对"心""气"二者关系进行自觉、恰当的阐发,这也就造成了其理论困境,即"听之以气"缺乏切实可行的学理通路。  相似文献   

3.
该书由李存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它对中国气论在先秦时期的产生和发展做了寻根探源的考察,首次把延续两千多年的中国气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哲学形态,阐发了气论哲学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将气论物质观同西方哲学的伊奥尼亚哲学、埃利亚哲学、原子论物质观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和莱布尼茨等人的非原子论物质观做了详细的比较。该书对气论物质观与  相似文献   

4.
《恒先》中的"或"不应释读为"域",而应如字释读为"或"。把"或"读为"域"并释为"空间",不符合中国古代哲学的时空观念。先秦两汉的时空理论都是宇宙对举、时空统一的,并不存在把两者分开单独进行哲学思考的情况,亦不存在单独从时间或空间某一个方面讨论宇宙生成论的情况。"或"是"有"和"无"、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并在《恒先》的宇宙生成论中作为"恒"的代名词出现,表示宇宙的初始状态和宇宙万物生成的起点。"或"的进一步分化就是"气"的出现,由此,万物的生成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5.
如何探讨气论哲学的“一般性质”李存山本文对曾振宇同志的《董仲舒气哲学论纲———兼论中国古典气哲学的一般性质》一文提出商榷。一、董仲舒的气论思想不是中国气论的典型形态,由此不能揭示气论哲学的“一般性质”;二、曾文不明源流,不作分析,误把董仲舒气论思想的...  相似文献   

6.
把握中国传统知论的特点,对理解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意识不发达"一类的论断,却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中国传统知论具体特点的探究。中国传统知论的特点与传统哲学的倾向密切相关。中国传统哲学重"道",相应地,传统知论也以求知"道"为重要目标,而这一目标使得中国传统知论在主体认识能力承诺、认识路径选择以及真知确证原则的认定方面,呈现出与西方认识论不同的特点:一、对人的认识能力有更为乐观的承诺;二、开辟了由"德"而"道"的认识路径;三、形成了"广一贯"的确证原则。  相似文献   

7.
"气"是中国哲学解释自然世界流变与道德修养工夫的基础概念,而它在早期文献中表达出来的意义具有原发性与多样性。"气"如何从概念多样性中发展出一套具备一致性的哲学系统?这一哲学系统又如何完善、统一地解释"自然"与"人"?本文欲以张岱年所提出"气的‘质'‘能'二象性"为方法,探求早期"气"论哲学建立的内在理路,审视早期气论哲学对"自然世界"与"修养工夫"的解释方式与解释效力。  相似文献   

8.
曾振宇 《周易研究》2001,3(2):63-72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在<易传>中表现得比较典型.<易传>之"天"概念蕴涵自然、自然规律、义理、天帝、阳气等数重内涵,逻辑内涵混杂,外延不确定.中国哲学之"天"从未获得"纯粹的哲学形式",天不是一个纯粹哲学概念,只是一个前哲学概念.实际上,气、道、理等中国哲学主干概念具有同样的哲学性质.学术界有必要共同讨论一个问题中国有哲学概念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9.
<正>有别于古希腊哲人所创始的西方原子论,中国古代哲学从先秦时代起,就形成了一种悠久的气论传统。气论哲学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发展,取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画论中论及"四时"常与"气"相关联,而先秦哲学中多谈"气",而后又与"象"结合,即为"气象"。本文以"四时"中"秋"之气象为例,着重阐述了山水画论中"秋"之自然形态、画面营造、意境建构等诸多方面,进而总结了山水画秋境萧疏、明净的气象特征。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本体论"概念的误置屡见不鲜,因为源自古希腊哲学的"本体"和"存在",并不符合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澄清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要想准确而内在地理解中国哲学理论范式,就必须从心性论层面把握中国哲学语境中的"本体"。同样地,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独具特色,迥异于古希腊哲学以来的metaphysics(形而上学)。以道家哲学为例,"道"不仅不出现于时空之中(无象、无形),亦不出现于语言之中(无名),具有明确的"非实体性",而古希腊以来的metaphysics则掺入了更多的物理学思考的特点。中国哲学语境中的形而上学体现为心性论、实践智慧与境界理论,而不是本体论、逻辑学和知识论。  相似文献   

12.
《恒先》中有一段很奇特的话,那就是,"气是自生,恒莫生气"、"气是自生自作",这段话必须放在道家"自生"思想史中才能得到合理解释。《恒先》上半部分的宇宙生成论是为下半部分人间政治哲学服务的,论述宇宙生成论中的"气是自生",目的在于为统治者的"无为"、为百姓的"自为"提供合理性依据。在道家哲学中,"自生"是个非常重要的观念,传世文献中相关资料虽然很多,但过去没有好好整理,通过《恒先》,我们了解到,"自生"思想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这个观念和《老子》、《庄子》的"自然"思想有密切关系,后来被严遵、王充、郑玄、《列子》等接续和发挥,一直影响到郭象,从以"道"为前提的"自生"理论变成了不以"道"为前提的"自生"理论。《恒先》为"自生"思想史研究,为道家多元宇宙生成论研究,提供了极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伦理-经济关系是道德体系的哲学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中国化的基本课题.20世纪的中国道德哲学的发展,历史而共时地存在三大理论范式,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韦伯新教伦理的"理想类型",还有所谓"经济伦理".三大理论范式都具有一定的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合理性,但也都内在着深刻的矛盾.21世纪的文明将是生态文明.21世纪道德哲学和道德体系的形而上学基础,既不是机械的"决定论",也不是抽象的"气质论"和"立法论",而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辩证法精髓,融摄三种范式并扬弃它们的内在局限的"生态论".辩证合理的伦理-经济生态既是21世纪道德体系的建构,也是马克思主义道德哲学中国化必须进行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4.
在张载理学思想中,含有丰富的生态伦理观,包括"太和"之道、"天人合一"、"乾父坤母"、"民胞物与"等著名命题。张载的生态伦理观与社会伦理观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乃至一致性,而这二者又都是以张载的天道论或宇宙论哲学为基础的。以天道论或宇宙论哲学为基础的张载生态伦理观,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太和"之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原理;其二,"乾父坤母"、"民胞物与":人与自然和谐的根源和准则。张载人与自然和谐观对于今天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长久以来,我在自己的法国哲学研习中有一大困惑:我的专业领域和学术方向主要是当代法国哲学,对于我来说,本应属于"自我"之传统的中国哲学反而成为"他者"或"异托邦",本应属于自己的文化家园却成为了陌生、隔绝的世界;那么,作为"自我"之研究领域的"法国哲学"如何接纳和吸收作为"他者"的"中国哲学"?换言之,我应当如何在研究"法国哲学"的同时思考"中国  相似文献   

16.
<正>武汉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青年名家文库",韩庆祥教授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入选其中。这是他近年的一部代表作。作者学术研究的方向主要是围绕"中国问题"("一轴"),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能力问题和政治哲学四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质内容是唯物史观。毛泽东哲学的唯物史观,创建了中国革命的道路论、方法论,高扬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揭示了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新境界;"四个全面"则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统筹论、实践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18.
美国哲学家德雷福斯对人工智能的批判是现象学和技术哲学中的经典案例。他所动用的现象学资源包括胡塞尔的意向性和"生活世界"、海德格尔的"在世"、梅洛—庞蒂的知觉和身体理论。从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的视角来看,德雷福斯的"海德格尔式的认知主义"是典型的对现象学的"美国式挪用",而他将哲学化约为科学造成了哲学与科学的"短路",从而错失了现象学(或哲学)的超越论的维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生命哲学由“和论”“气论”与“易论”三部分构成.“和”包括生命本身之和及其所依托的环境之和(内在与外在)两方面,“和”是生命产生及存在的前提;“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易论”吸收了“和论”与“气论”于一体,较系统地论述了天地是万物生命的起源、养育的根本及具体生命的产生.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人的生命活动经过了这样的历史过程:有夫妻而产生人伦关系,有夫妻而有父子、君臣,从而产生上下等级、制度、礼法.道德,以维护社会秩序与统一.故此,古代生命哲学对艺术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是中国艺术民族特色形成的主要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20.
朱子强调"理气为二,理在气先",却反对"道物为二,道在物先";强调"理无动静",却主张"道体"不息,有时又将"理""太极"与"道"的概念相混同。这反映出朱子在论"理"与论"道"上的分裂,也对其"理实体化"的立场带来了冲击。由此,朱子的"道体论"与"理气论"是否一体,以及其"道体论"内部究竟是保留形上-形下、道-物的二分,还是主张"流行全体即是道体之本然",就成为理解朱子哲学的关键问题。对此,黄榦选择慎言理气先后问题,通过引申朱子"流行全体即是道体之本然"的说法,转而强调"道体"的即体即用、即存有又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朱子哲学中的难题,并在实际上开启了理学思维去实体化的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