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春华 《天风》2013,(5):32-33
"阿们",又译"阿门"(天主教昔译亚孟,今译阿们);希伯来语是Amen,意思是"但愿如此,实实在在的";是犹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用语。"阿们"一词的使用,可见于圣经。"阿们"最初用于犹太教,后来为基督教所采纳。基督徒常在祷告或赞美时,运用"阿们"作为总结和肯定。  相似文献   

2.
本刊上一期登载了一封读者来信和一篇评论:《一万八千元买来的风采》。这一期,我们刊载了龚育之先生和《丰碑——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与辉煌》主编的信件。这些信件将进一步告诉读者,邵伟华的风采是从哪里来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佩服于邵伟华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什么样的大谎他都敢撒,竟说什么是党中央肯定了他。如此高明的算命先生,预测专家,以为当今的中国,真的就无人能够揭穿他的谎言?然而谎言到底还是被揭穿了。看来,这位算命先生的卦实在是太不灵了。 这件事,也当使那些想求签算卦的人想一想,连算卦领袖的卦都不过如此,别人的卦能够是灵验的吗?而且所谓的预测专家,给人指示吉凶祸福的人物,要靠撒谎撂骗过日子。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算的卦,是可以相信的吗!  相似文献   

3.
音译与意译     
刘美纯 《天风》2018,(9):31-31
汉语圣经翻译中,有一些词语的翻译采用的是音译。新旧约圣经中都有音译的词。有些音译的词语基督徒都明白其意义,因为这些词语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心里。比如"哈利路亚",希腊文是áλληλονá,新约中出现四次(参启19:1、3、4、6),音译自希伯来语,是希伯来人在崇拜仪式中,用来宣召赞美的词语,"哈利路"即"你们要赞美","亚"是耶和华的缩写,"哈利路亚"意思就是"你们要赞美耶和华"~1。  相似文献   

4.
"门徒会"邪教组织的精神控制手段的迷惑性和欺骗性颇为突出。首先,其教主不断地编造神迹谎言,塑造神格形象,借此以强化其组织的精神控制。其次,他们鼓吹末世论,渲染恐惧氛围,借以对信徒洗脑,符合心理学上的"恐惧操纵理论"。最后,他们最具"特色"的精神控制手段,是所谓"作见证",以导致信徒间谎言的恶性循环,变本加厉地诱导群体中的盲信情绪。这些精神控制手段,都是利用普通人与生俱来的心理上的薄弱环节,承诺在虚构的世界中给人以荒诞的希望,从而达到其对抗社会、骗取人心和钱财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小饼 《天风》2011,(3):46-47
众所周知,谎言是不好的,若从社会规范的高度来审视,撒谎属于品德问题,遭谴责也就毋庸置疑,古今中外这一道德标准都是一致的。从小我们都听过"狼来了"以及皮诺曹因为说谎话鼻子变长了的故事。对于基督徒来说,我们当"弃绝谎言"(参弗4:25;启21:8;雅5:12;太5:37)、"不要彼此说谎"(参西3:9)。主耶稣也曾教导我们说:"魔鬼是说谎之人的父。"  相似文献   

6.
在家庭生活中,男人对女人撒谎,女人对男人撒谎。不少人甚至相信某些谎言很有必要,理由是它避免了夫妻间无谓的争吵,改善了夫妻关系.然而,男人撒谎与女人撒谎具有根本的不同。1991年,弗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者贝拉·莫·德保罗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当女人撒谎时,她们倾向于制造别人良好的感觉。比如,即便一位女客人强迫自己咽下海一口饭菜,她也会恭维女主人的晚餐“味道好极了”。而许多男人的谎言,其心理指向只不过是男性的自我。德保  相似文献   

7.
所谓曲解,就是利用异字同音或者一词多义现象,对文章中或对话中的某些词语,故意作出背离原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虎林 《天风》2011,(3):45-46
一般来说,谎言总是与相联系的,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在"谎言"前加上了"善意"一词,于是,"谎言"就变得容易被人认可,虽然从行为动机上讲它是善良的,可是,为达成善之上的使用的却是善的手段。这就引起了包括基督徒在内的许多人的争议,基督徒能否说一些"善意的谎言"呢?以下是一些同工在这个问题上个人的思考,或许其中观点略有差异,但都在尊重圣经原则前提下进行的伦理探讨,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康德认为在任何情境中都不能说谎,即使在"撒谎救人"的情境中也应说真话。这一"谎言禁令"备受批评,被认为难以与生活实践和道德直觉相容。从康德提出"谎言禁令"的原初语境出发,只能推出"撒谎借钱"不能成为普遍立法的原则。若能正确理解定言命令的形式主义及其普遍化与可逆性标准,则"谎言禁令"不会被"简化"地陈述与理解,"撒谎救人"的准则也能够通过普遍化与可逆性测试,成为普遍立法的原则;在某些特殊的、类似"撒谎救人"的情境中,不说真话也不会与康德道德哲学的基本法则产生矛盾。  相似文献   

10.
"因"是道家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因者,君之纲"。道家"因"论包含有因循、因仍、因应和因凭四重内涵,其价值功用是"因则无敌"。道家"因"论作为一种"君术",强调"因臣之为"和"因民之性"两个基本面,其总的原则是"曲因其当",而核心本质则凸显为"舍己而以物为法"。  相似文献   

11.
卓新平 《天风》2018,(9):57-57
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在当代中国尝试的"对话"和"沟通"带来了积极响应,产生出深远影响。由此,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其态度不再限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之层面,而更追求达到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境界。其传统意义上的"统战"工作亦不再停留于社会、政治表层上的"和平共处"或"统一共存",而是深入到思想、心理、价值、意义层面上的理解和沟通,旨在一种"心"的统战,促进双方的"同心""同德",以使这种"统一战线"能真正具有双方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精神认同、思想信任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郑计寿  ;吴新望 《天风》2014,(12):22-23
在耶稣一生的讲论中,不仅有极其精彩的"登山宝训",也有令人难忘的"个人谈道"。他智慧的道常使人茅塞顿开,他温柔的话又使迷羊返栏。但是,此次他与青年财主之间的"谈道",从效果而言却是以"遗憾"告终。缘何一位主动寻求永生的青年财主,在与耶稣相遇之后,却"忧忧愁愁"地离开,与永生的救恩擦肩而过?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相似文献   

13.
陈丰盛 《天风》2018,(9):19-20
今日中国教会的牧者,应当效法"道成肉身"的榜样,使基督教的信仰"道成肉身"于中国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新元素。探讨"基督教中国化"这一主题时,两个不变的要素,分别是"基督教"与"中国化"。"基督教中国化"必然是在"基督教"真理基础上去谈"中国化",其目的一定不是"去基督化",而是用"中国化"去诠释"基督教",用"中国化"去发展"基督教"。  相似文献   

14.
雪峰 《天风》2012,(5):44-45
耶稣出生后的第40天,父母将他带到耶路撒冷,"要把他献与主"。才到圣殿,就遇到一位"又公义又虔诚"的老者——西面。由于"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加之又"受了圣灵的感动",西面一见耶稣,就认出这正是上帝所应许的弥赛亚——尽管此时的耶稣不过是一个满月不久的婴儿,不由得吟起诗来,后世称之为"西面颂":"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  相似文献   

15.
“三值谎者”悖论的消解!——虚假的“语义学黑洞”(香港)黄展骥(深圳大学客座教授518019)我曾把说谎者悖论四分为“初始、强化、再强化和再再强化”,并试图各个击破,一一消解。(参见①)但是,这统统只限于“真、假二值”的消解;而我模糊地觉得,有关类似...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的影响,及“冷”“热”执行功能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问卷法和测验法对218名3~6岁幼儿的人格、言语能力、“冷”“热”执行功能和白谎行为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控制年龄和言语能力后,智能特征和亲社会性可显著正向预测幼儿白谎行为;“冷”执行功能在智能特征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亲社会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热”执行功能在外倾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冷”“热”执行功能在认真自控和白谎行为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人格对幼儿白谎行为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启蒙运动开启了现代理性的圣门,同时也确定了"在场"的哲学特质。自然,"理性"、"主体性"、"自由"等术语在"现代性"那里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合法地位。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现代性"仅仅是哲学意义上的概念。因此,笔者更愿意把"现代性"视为福柯意义上的"一种态度"或者思维方式。诚然,作为在批判意义上出现的"后现代"概念,笔者也把其视为一种与"现代性"对位存在的"另一种态度",即"后现代性"。据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后现代性"如何在态度上批判了"现代性"以及两者在"批判"意义上的契合。  相似文献   

18.
“仁”、“兼”辨异孙竞昊先秦时代儒墨并称显学,相互诘难,其思想宗旨的悖逆源于各自的祖师孔子和墨子。孔、墨存在共同之处:在看待和解决社会问题上,皆从伦理发凡,沿循了伦理──政治的路数。双方都盛言爱,然爱的性质和方式迥异,孔子为"仁",墨子为"兼",这筑...  相似文献   

19.
陈小勇 《天风》2018,(10):44-45
由于历史原因,诸多国人把外国人称为"洋人",其所信奉的基督教被称为"洋教",入教的中国人则被称为"洋教徒"。而在教会内,信徒会把非基督教信仰的人称作是"外邦人"。"洋教徒"与"外邦人"这两个称谓常常导致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着近代基督教入华的历史因素和对现今中国基督教认知滞后的原因,民众与教徒双方在某些概念上存在着理解的偏差,阻碍了双方的彼此接纳。  相似文献   

20.
雪峰 《天风》2011,(4):45-46
本期我们要讨论的话题是教会的钱该怎么花?今日教会中,多数负责人是尽心尽责的,但在如何处置教会财务问题的观念和方式上存在认知不同,有人主张"该省的要省",有人则主张"该花的要花",可见关键在对"该"字的理解不同,如何把握"省"和"花"的尺度呢?在此,我们刊登几位同工的文章,很有代表性,值得一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