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一、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创立与局限性 亚里士多德哲学理论中的悲剧理论,在文艺美学理论史的发展中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启蒙性,并且在他的《诗学》中较为详细完整地阐述了其悲剧理论.同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书中提出了有名的"摹仿说",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1]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他的哲学理论中有精辟的唯物主义的论点,同时也伴随着部分唯心主义观点.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对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2.
亚里士多德的δúναμιζ概念有多种意义,但是,人们通常只在其"潜能"的意义上来把握它。本文通过对《形而上学》Θ1和Δ12相关文本的深入分析,结合陈康先生"亚里士多德Dynamis概念"一文的重新发现和启发,明确了δúναμιζ概念的"能力""可能""乘方"三种基本含义,表明"潜能"只是"能力"的派生用法,而作为共通于这多种用法的词条δúναμιζ应当被翻译成"能"。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对《形而上学》Θ3亚里士多德反驳麦加拉学派能力观念的论证做了讨论,指出Θ3构成了从δúναμιζ的"能力"用法向"潜能"用法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三) 美的形式问题 在《诗学》里亚里士多德没有象以前在《形而上学》里那样,把形式看成为由作家对某种一定物质的赋予,或是作家的技能的体现,相反,而是强调形式美的客观法则。他认为形式本身有客观的法则,诗人必须按照这个法则去从事摹拟,他不能违背这个法则,也不能够随意安排。例如他说,“……一出结构完美的剧,不能随便起讫,而必须遵照此处所说的方式。”又说,“各种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中产生的发现。”(《诗学》第七、十六章)他反对不从情节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复兴中,汉娜·阿伦特无疑是最大的贡献者之一。阿伦特继承了亚氏的政治概念: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二分,政治的"实践"不同于技术的"制作",从而在当代恢复了政治活动的自足地位。从阿伦特"拯救行动"的立场看,亚氏的自然目的论实际上削弱了行动的自足意义,损害了真正的政治自由。正是基于后者,她认为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道,开创了西方"非政治"的政治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5.
王柯平 《哲学研究》2012,(5):62-70,112,129
<正>在《诗学》第六章里,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通过怜悯与恐惧(di eleou kai phobou)使这些情感得以疏泄或净化(pathēma tōn katharsin)"。(Aristotle,1911,VI,1449b27-28;参见亚里士多德,l999年,第63页)对于涉及"疏泄或净化"的katharsis问题,他在《诗学》里一笔带过,语焉不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介绍了悲剧的六个组成部分,其中他最为看重情节,并提出"情节是悲剧的灵魂",他的"情节中心论"影响深远。结合其《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著作,可以知道他看重情节,强调行动,是因为他将人的行动与德性相联系,让观众通过观看悲剧,知道什么样的行为能获得幸福,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残酷的后果,人如何行动决定人有什么样的德性。而人的行动开始于对行动的选择,选择是实践理性的审思活动。由于实践理性的参与,行动是自愿和自我负责的,从而证明,人最终是自我成就的,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人自己决定,又通过悲剧主人公的行为让观众产生怜悯与恐惧,从而进行情感的调节,让它达到适度,最后让观众反思、认知自我,培养其理智和道德德性。  相似文献   

7.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第三卷中,亚里士多德对"不自愿"行动的两个条件——受强迫和无知——重新加以了界定,由此推进了古代哲学对于道德责任问题的认识与探讨。一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少数极端情况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受强迫"而做出的不自愿行动,多数混合性的行动尽管也受到外部压力,但是仍然可以归于自愿行动的范畴,行动者需要为此类行动负责。另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区分不自愿的行动与非自愿的行动、出于无知的行动和处于无知的行动,亚里士多德将自愿性的焦点从柏拉图所强调的"真知识"转向行动者对于具体环境的把握与判断,并进一步转向行动者的品格。亚里士多德的讨论成功地避免了柏拉图理论中存在的不对称问题,在继续捍卫知识对于行动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前提下,也要求行动者同样为自己的美德与恶行以及品格的形成负责。这一观点不仅更加符合日常道德直观,同时也为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非功利主义目的论是一种从人的本质出发,追求诸如幸福、自由和自我实现等各种善的马克思道德理论进路,这种理论进路实际上是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视作一种追求抽象的人的本质实现的亚里士多德式目的论。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来看,该理论进路的底蕴正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批判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遗迹和黑格尔哲学的目的论形式。非功利主义目的论者片面地发展了这种以抽象的、理想化的人的"类本质"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和目的论,却忽视了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决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清算"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提供的历史性解释原则对于理解和构建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根本性意义,因而只是一种具有历史限度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9.
本通过考察善与德性概念的意义变迁,揭示柏拉图的知识道德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的“行动伦理学”的内在区别和联系,从而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亚里士多德的善与德性概念的含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系统合理地解释《周易》通篇的辞句重出问题,清代学者焦循从《周易》经传中"实测"出"旁通""当位失道""时行""相错""比例"五例,最终完成了《易学三书》的象数建构。其中,"比例说"乃是焦循彻底解决《易》辞重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全面考察"比例说"的定义、《比例图》的计算方法、"十二例"及"实测"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比例说"的得失。一方面,这一独到创造使得焦氏象数学的增象能力远超汉易;另一方面,其象数体系的根本失误亦在于此。  相似文献   

11.
刘宇 《道德与文明》2024,(1):96-111
亚里士多德将幸福界定为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但在伦理学中并未阐述实现活动是如何展开的,是如何实现幸福的。由于运气的存在,德性本身并不能保证幸福。这个任务是通过《诗学》中对悲剧的系统论述来完成的。悲剧主人公具有较好的习俗德性,但因缺乏实践智慧而尚未形成完满的德性。当其信守习俗德性并执着地进行合乎德性的行动时,便可能遭遇德性的单一性所不能容纳的实践复杂性,进而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通过编制一个完整的悲剧情节,实践的整个过程得以被统观,从而使人们能够理解习俗德性的局限性。这种理解培育着悲剧智慧。将悲剧智慧把握到的实践整体意义结合到当下情境的实践之中,便孕育着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把握住每一个具体实现活动的善及其与整体善的关联,由此便可能超越实践中的运气带来的不幸,走向幸福。就此而言,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实践哲学的内在组成部分。如果说伦理学论述的是幸福的可能性,那么诗学则论述了幸福的现实性。  相似文献   

12.
陈斯一 《世界哲学》2017,(3):122-128
在《形而上学》A.3中,亚里士多德将早期自然哲学家从提出质料因、到提出推动因,再到提出目的因的哲学史进程表述为"真理的强迫"。本文试以《形而上学》A.3文本中真理的两次"强迫"为线索,分析亚里士多德阐述早期自然哲学史的内在逻辑,并以此为基础揭示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体系(特别是其四因说)的目的论理路。  相似文献   

13.
<正>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一部主要论述古希腊悲剧创作的诗学理论著作。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亚里士多德遵循古希腊道德主义的传统,主要从道德标准的角度来论述悲剧情节、悲剧人物性格和悲剧的情感效果。但是,亚里士多德已经洞察到了悲剧创作中的一些重要艺术手法,意识到并且提出了艺术标准中的许多关键问题,其中包括悲剧情节的普遍性和整一性、悲剧人物的典型性格刻画、悲剧的特有情感艺术效果。总体而言,在论述创制悲剧的技艺时,亚里士多德遵循了道德标  相似文献   

14.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个长期引起人们争论和困惑的问题.本文从对<形而上学>T卷开始的一段话的分析入手,在澄清了人们的种种误解之后,表明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以一类特殊的实体亦即不动的动者为研究对象的根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这个理论的本质主义的、功能主义的、目的论的内涵,最终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体系是一个自然目的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是一个长期引起人们争论和困惑的问题.本文从对<形而上学>T卷开始的一段话的分析入手,在澄清了人们的种种误解之后,表明了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以一类特殊的实体亦即不动的动者为研究对象的根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理论出发,通过分析这个理论的本质主义的、功能主义的、目的论的内涵,最终说明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体系是一个自然目的论的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以意逆志"与"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是孟子诗学的两大核心命题,随着历史与学术的演进而不断受到后世学者的阐释与再阐释。然而与后世的发明有所不同,《孟子》语境中的"以意逆志",是为针对《诗经》教学传承而发,"文""辞""志"的评价层次条理清晰,"意"指读者阅读理解之动态过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章说明了《春秋》类同于《诗经》的"文""辞""志"三层次,在此基础上强调"孔子作春秋"接续道统的重大文化意义。"迹熄"是对时代陵夷大势的形容,不可遽指为某一断限。此二题共同构成了孟子诗学思想的主体内容。回归原典,既要突破现代学科界限,亦需自觉明辨探求本义与理论新创之间的分野,唯此方能正本清源,接近先贤本相。  相似文献   

17.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提出的悲剧理论,奠定了西方美学史上悲剧范畴的理论基础。以《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为参照,探讨《原野》在创作上的结构安排、情节布局以及隐含在剧作中作者的人性理念,不仅可以更好地从理论上把握《原野》剧中所暗含的普遍悲剧创作理论与文章背后所传达的人生价值观,而且也可以了解西方美学悲剧理论对于中国现代戏剧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第二卷第8章为自然目的论提供了“驳运气论证”和“自然—技艺类比论证”。第一个论证通过反驳恩培多克勒的运气论思想,充分证明了自然中存在目的,从而证明了自然目的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又提出“自然—技艺类比论证”,并不是想要添加一个并列的论证,而是为揭示自然目的论对于自然世界的普遍性以及存在论上的基础性。其普遍性和基础性就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同样服从自然目的论,理性的思虑活动并不能为人类的实践活动赢得超自然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9.
"身体"是传统诗学研究中"在场的缺席者"。针对这个问题,王晓华教授新著《身体诗学》力图将身体的主体身份突显出来,特别是要重视身体所生发出的"行动"意义。他建构身体诗学,一方面是借此提倡"身心一体"观念,反对思想凌驾于身体的观念;另一方面则是要把"行动"在身体美学中的关键意义阐释清楚。身体是诗学研究的一把钥匙,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其起点和终点都是切身性体验。  相似文献   

20.
卢毅 《哲学动态》2015,(2):62-69
在拉康构建其"精神分析伦理学"的过程中,弗洛伊德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之间的微妙关系成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拉康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深刻指出两者各自实践模式的异同来实现这种突破的。从拉康的视角出发,本文首先概述了弗洛伊德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欲望、思维和行动三者间关系的主要观点,由此凸显出这两种实践模式在形式结构上的相似性;其次通过对《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不能自制"问题的分析,揭示两者在根本立场上的重大差异;最后通过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化和展开,彰显出以欲望为核心的精神分析伦理学对以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为基石和代表的整个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传统的突破及其深远意义和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