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袁世国 《天风》2004,(11):34-36
我们来到上帝面前祷告,因为我们在生命和生活中遇到了自己难以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用祷告作为如愿以偿的方式是十分错误的,却是我们常常在祷告生活中运用自如的。还有的时候,我们常常用祷告的技巧来改变上帝的旨意,这是十分危险的。我们的祷告是与上帝亲切的对话,从而在上帝的里面寻求人生的答案和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祷告的意义     
马宏义 《天风》2003,(10):26-26
作为基督徒,我们灵里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祷告,耶稣也教导我们“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路18:1)。许多弟兄姊妹更是把祷告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基督教的神学思考及信仰实践中。对祷告的意义的正确理解也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3.
正关于祷告,新约中有许多的教导。耶稣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那样重复一些空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太6:7,和合本2010)使徒保罗说:"我们本不知道当怎样祷告,但是圣灵亲自用无可言喻的叹息替我们祈求。"(参罗8:26,和合本2010)祷告是上帝所赐的无穷恩典,借着祷告,我们承认自己的罪,祈求上帝的赦免,得到上帝的恩典。祷告不是强求上  相似文献   

4.
发自内心深处的祷告 “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太6:6) 祷告不等于祈求。然而,在许多基督徒的信仰生活中,只要一开口,就免不了要祈求。换句话说,我们生活中所作的大多是祈求,并非耶稣所要求的祷靠。 那么,什么是祷告呢?祷告实际上是用我们的心灵去感受神,体会神的心意。同时,也是神在感受我们,体会我们。每一个人都微小得像一滴水珠,而神  相似文献   

5.
人意与神意     
赵静 《天风》2007,(11):6-8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所以不和睦.就是来源于倔见。偏见正是阻止我们正确认识人,与人和好的障碍,这也使我们与上帝之间有了屏障,不能带着偏见去看人。在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祷告,背诵主祷文,主祷文中有一句话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在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特别是要为某些事情作出选择的时候,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这是不是上帝的旨  相似文献   

6.
《天风》2005,(11):56-56
世基联号召金球教会为世界和平祷告2005年9月21日是一年一度联合国的国际和平日。世基联(WCC)号召全球教会把这日定为“国际和平祷告日”,以晨祷或者在主日崇拜前后加入祷告题目等多种形式来为世界祈祷和平。“国际和平祷告日”今年的主题为“建立不同团体、人群之间的和平”。世基联总干事Rev.DrSamulel:Kobia表示:“基督徒的属灵生活并不避开社会的活动,面对日益增长的不公义和暴力问题我们实在有需要一起去祷告,为对方祷告和为整个世界祷告。”  相似文献   

7.
涂静 《天风》2008,(6):8-10
客西马尼园的耶稣让我们看到人性的真实,也让我们知道面对苦难的时候耶稣是用祷告托住自己的软弱,更是在祷告中才有勇气放下自己的需要,顺服上帝的心意.  相似文献   

8.
两种声音     
傅献祭 《天风》2003,(4):8-9
前三福音不约而同地详细记载了耶稣在山上变像的事迹,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耶稣没发一言,可我们依然从中听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人的声音,即彼得说的话,另一种是云中的声音,即上帝说的话。我们把这两种声音稍作对比,就会得到一些有益的亮光。 耶稣登山变像 耶稣带着彼得.约翰和雅各三位门徒暗暗地上山去祷告,正祷告的时候,形象改变,“脸面明亮如日头,衣裳洁白如光”,这正是耶稣作为上帝的儿子的荣耀和圣洁的形象,充分展示出他的神性(参启1:  相似文献   

9.
谈祷告     
祷告是人向神说话,包括忏悔、赞美、恳求、祝谢、代求等几个方面。这同时也是在神面前蒙恩的路,是神向你施恩的道。 洞察人心肺腑的上帝绝对知道他的儿女们确实的需要。但是为什么要等到“呼求我、祷告我”(耶29:12)之后,才应允、答复我们呢?  相似文献   

10.
怎样领祷     
祷告是人的心灵与圣灵的直接交通。是信仰、崇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祷告可分个人祈祷和公众领祷两种。个人祈祷是个人的事,而公众领祷,是在聚会或礼拜时,站在讲台上,在千百人面前,众人都要随之同声说:“阿们!”这样的祷告是举足轻重的。所以我们对领祷的重要性应该有足够的认识,不能把这当成是讲道前后的例行公事,似乎不像讲道那样重要,往往只是当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相似文献   

11.
农夫的故事     
一个贫穷的农夫绝望地向上帝祷告:“我的生活为什么如此艰难?我为什么每天辛苦地劳作还是养活不了自己和家人?万能的上帝啊,请你把我变成一个富人吧。让我也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吧。让我的妻子和孩子吃饱穿暖吧.”  相似文献   

12.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法,信仰是名词,指所信的内容,可说是基督教信仰的教义.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世界,相信耶稣基督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的权势,相信圣灵在教会和信徒生命中工作等,都是信仰的内容.教会聚会中的唱诗、讲道、祷告、礼仪,以至教会提供的各种教导,以至神学工作者的著作等,都涉及以不同方式表达的信仰内容,而<尼西亚信经>就是对基督教信仰内容的权威性表白.信仰的内容乃是教会对信仰的对象--三一上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王海东 《天风》2003,(8):29-29
诫命的第三条“不可妄称上帝的名”。上帝的名是神圣的,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尊上帝的名为圣是对上帝的崇敬,是一个到上帝面前来的人首先当有的态度。与此相反的是人要  相似文献   

14.
陈丰盛 《天风》2012,(7):44-45
美国总统林肯的父母是非常虔诚的基督徒,他们给林肯的信仰和敬虔的生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南北战争期间,双方都向神祷告,祈求神的帮助。当局势对北方军队有利时,林肯身边的士兵兴高采烈地对他说:"我们一定会赢得战争的胜利,因为上帝站在我们这边。"林肯却不以为然,回应说:"我所担心的不是上帝是否站在我们这边,而是我们是否站在上帝那边。"在教会服侍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灵花一束     
《天风》2017,(6)
正祷告不是生活中的"备用胎",而是生命每天的"必需品"。神的儿女们,神的旨意原是叫我们不住地祷告,恒切地祷告。叫别人得福的同时,你已经是最蒙福的人。因为你愿意成为别人的祝福,你就成了上帝所赐福的人。说真话的好处是不用记得曾经说过什么话。神是光,你亲近神就是亲近光,你脸上就越来越有光彩;你亲近神,你心里就越来越有神采。上帝存留我们的"生命",为要完成上帝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有一段时间,学者们把“信仰的基督”和“历史的基督”置于对立面。史学研究倾向于怀疑上帝在地上进行工作的断言,假定从自然,以及人类的进程的解释是可行的。许多人对历史研究和信仰生活能发生关联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17.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6):22-23
上帝信仰的重要性上一期探讨了信仰是什么,今期开始探讨我们信仰的对象。《尼西亚信经》开首宣认“我们信独一上帝”。这个信念是基督教任何信念的出发点:假如没有上帝, 这个世界和人类就不会是被创造的,世界的存在目的和人生的终极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假若没有上帝,耶稣就不可能是上帝的儿子,而只是一个普通人(无论他如  相似文献   

18.
我们无法证明超自然的上帝存在,最多只能引入一个多余的概念,而它并不像我们探索自然规律一样有助于我们理解和预测事物;究其本质,上帝是个与科学无法相容的概念,尽管我们无法确切地证明上帝不存在,但是,相信上帝存在与相信任何荒谬的东西存在一样;信仰上帝也不能赋予我们生活以意义,使人高尚。举行祭拜上帝的活动不但无用,而且浪费时间和金钱,增加不必要的紧张。在知道无用后,比之将浪费的东西捐给食不果腹的人,是一种麻木不仁的行为。然而不管怎么说,在不影响他人自由的前提下,不管是什么信仰都应被容许,因为这是人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19.
以色列民族有一个优良的信仰传统,即是家庭的信仰教育和信仰生活。 上帝教导以色列人的圣经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4—7)日后,当他们的儿女问及上帝颁布的律法的意思时,作父亲的有责任把上帝怎样带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的经过,给他们详细地加以解释(参申6:20—25),以色列民  相似文献   

20.
汤士文 《天风》2007,(18):30-32
祷告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曾经将祷告比喻为基督徒属灵的呼吸。宗教改革家加尔文认为祷告是培养基督徒生活的主要的工具。中国基督教的先辈、三自爱国运动的主要发起人吴耀宗先生也说:"没有祷告,就没有属灵的生命,就没有基督教"。这些精辟的言论都足以说明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