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译海拾零     
metalanguage的译法《哲学译丛》92年第1期曾提出 metaphilosophy译为“元哲学”是否妥当的问题。我们也常看到不少译者把 metalanguage 译为“元语言”。这种译法是否妥当,似乎很可以和 metaphilosophy 的译法一起考虑和研究。英国哲学家A.弗卢(Flew)在他所编《哲学词典》(1979)中这样解释:“metalanguage 是用来谈论一个对象语言(object language)及其组成词的语言。因此如果一篇论俄语的论文是用英语写的,俄语就是对象语言,英语是 metalanguage。可是,如果我们用英语写关于英语的问题,那么英语既是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英语口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尤其是在学生处于“叛逆期”的初中阶段,越来越多的初中英语教师把教学研究重点转向研究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过程,即情感因素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学习语言是学习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外语学习涉及诸多的社会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3岁的小明走进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都听不懂他讲的话。因为他说的汉语里有英语的词汇还有日语的词汇,他说的汉语语音语调跟英语和日语的语音语调混杂着……小明是汉语英语日语混杂着说。小明出生后,分别精通英语日语汉语的爸爸妈妈奶奶有了明确分工,3人分别成为小明的语言启蒙老师。  相似文献   

4.
英语情景教育就是把“快乐学英语”的理念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不知不觉地置身于英语的环境中,感觉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对于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培养“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问题是缺乏语言环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而营造这个环境的有效教学手段就是情景教学。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情境教学呢?本文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在此谈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点設想1964年初我们试用程序教学的方法来探讨提高英语教学的问题。对英语教学与程序教学我们都沒有经验,因此我们决定,对英语教学,从调查研究开始,对程序教学,我们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就是外国的东西必须使之为中国的实际服务,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的就用,不能提高或提高不多的就不用。所以斯金纳有关程序教学的一些原则,有的试用,有的加以修改后运用,有的不用。根据对目前中小学学生学习外语的情况和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的初步了解,我们和有关的六个单位协作,结合程序教学的某些原则,提出了我们自己的英语程序教材编写原则。我们的总的设想是:  相似文献   

6.
学生对抗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长向王老师反映,同学陈某一直不愿把作业交给他。王老师让小组长转告陈某,要求他把作业交上来,陈某仍然不肯交给组长;可是让他把作业直接交给老师,他欣然就交。王老师找到陈某,和他谈心,问他为什么不愿把作业交给组长而宁愿“舍近求远”交给老师。陈某回答说:“组长还不如我呢!”这是一例学生存在对抗心理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7.
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活动的全球化,使外语特别是英语日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如何使同学们在高中三年的学习中更好地掌握英语,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呢?爱因斯坦说过:"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自愿应用是令他们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的最佳途径.以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是谁说的     
有一天在某小学的历史课上,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女老师问:“同学们,‘我懊悔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祖国。’这句话最早出自谁之口?”过了好大一会儿,才有个日本女学生用不熟练的英语回答:“内森·黑尔,1776年。”“谁说的,‘要么给我自由,要么让我死。’”老师又问。“1775年,巴特利克·亨利说的。”那个日本学生又站起来回答。“完全正确。”老师说:“同学们,刚才回答问题的木子是位日本学生,可你们生长在美国却回答不出,难道你们不为自己感到羞愧吗?注意:你们都是美国人,可她却是日本人啊。”“把日本人干掉!”教室里突然发出一声怪叫。…  相似文献   

9.
制怒     
我读中学时,有一个语文老师,当了我们一年的班主任。老师姓江,很有才气,尤其擅长书法和治印。记得每次上语文早自习,老师就抄一首宋词在黑板上,让我们读。那简直就是一幅完美的书法作品。老师的字写得飘洒俊逸,尤其是遇到最后一笔是“捺”的汉字,老师会“捺”得很长很长,仿佛要把内心的洒脱和无羁淋漓尽致地通过那一“捺”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四化”建设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实施的需要,并以“幼儿期是语言发展关键期”这一理论为依据,近年来社会上办起了各种形式的“幼儿英语学习班”.可是幼儿学外语到底好不好?学英语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都牵动着父母的心,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答案.为此,我们进行了小样组的测查研究,并对测查结果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1.
一、研究目标 “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现在学生在校园的生活还是显得比较枯燥,学习生活单一。而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为了激发学生的英语语言潜能,使学生把枯燥的英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生机勃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强烈的自信与向往,充分挖掘学生的英语潜能,并能较容易地体验到学习的成功感,我们结合本校实际,组建了“Little Tree English Club”英语社团。  相似文献   

12.
我很喜欢具象地形容各类事物,比如十几年前创立新东方学校,我就觉得“新东方”是一个十分具有感官色彩的词汇,甚至看得到日出的光芒;我还把英语比作大象,不得其法学习英语的人就像盲人摸象,只能片面地学。一次,一位朋友问我:“你怎么形容自己的爱情?”我的答案也算幽默:我的爱情像骆驼。  相似文献   

13.
杨老师:你好!我是一名初二的女生,成绩在班上一直稳居第一名,但是自从进入二年级下期后,我觉得自己受到的压力很大,一方面担心自己的成绩保不住第一名;另一方面,老师对我们要求很高,最近又常把我们留下来,跟我们谈一些初三的事,还要求我们每天都必须学习到晚上10点。在这些压力面前我有些不知所措,整天东想西想,特别是想到以后考不上高中怎么办?过大压力使我感觉到快要崩溃了。  相似文献   

14.
我儿子从小受父母溺爱,性格固执、顽皮,喜欢恶作剧。上学后。开始成绩在90分以上,但以后不断打架闹事、欺侮小同学、辱骂老师。小学三年级后成绩逐年下降,上初中后更不服老师管教,经常顶撞、吵闹以致与老师对打。现在整日不思学习,还要给我惹麻烦。有一天,他骑自行车撞了别人,反说:“你挡我路,我打死你”,后把对方打  相似文献   

15.
在一次文艺晚会后,15岁的我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班上一个跳天鹅舞的女同学。我无休止地幻想着在春天明媚的阳光里与“天鹅”展翅蓝天的美景。于是,课堂上我接二连三地把老师的提问回答得牛头不对马嘴。看着班主任犀利的目光,我忐忑地说:“近来我熬夜熬久了,头晕。”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老师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状态之中,使他们乐于探索知识。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生命。本文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兴趣的特点,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并提出了激活英语课堂,激发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19-119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所以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特别是真对三年级刚刚起步学习英语的小学生有一套好的学习英语方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无锡市伊协充分发挥当地回族知识分子为四化服务的热情,于1984年上半年开办了少数民族业余补习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日语、美术等课程,任教的有蒋国培、杨占  相似文献   

19.
女儿今年升初中,在升学考试中遇到这样的作文题目:“噢,原来是这样。”许多同学写了遇到一道题目不会做,然后请教老师,经老师讲解才懂,“噢,原来是这样。”而女儿却在作文里讲述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故事,让我们感到震惊和意外。下面是她作文故事的梗概: “一日上学路上,遇见一大群人在路上围观,一青年满身鲜血,捂着肚子蹲在地上一副痛苦的样子,旁人只是围观。我赶紧走上前去,这是怎么了?你们还不赶快把受伤的人送到医院去?这时过来一位老人拉住我的手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的内外都有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长期以来,素称必要.但是,其实际效果却并不显著.对此,许多人提出了批评,这不仅在我国,其他许多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推兰(Dillec.K.C)认为传统的外语教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为了克服缺陷走向成功,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所谓“掌握外语”是什么意思?“学习外语”又是指什么?“外语学习成功”需要有哪些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怎样?等等.所有这些问题,迄今还远远没有解决.但是,相对地说,有关的探索已初见成效.私意以为,讨论以往的外语教学研究成果,可以使我们从中得到启发.由于不能对全部的外语进行讨论,这里仅以英语为例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