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老庄所谓心、性是两个绝对不同的概念.其他事物从于性,而人从于心.人之善与恶在于心之用.圣人、至人代表着老庄所谓善,圣人、至人非由其本性成就,而由心之修养工夫成就,所以道德之根源在于心.人之违背本性与道,代表着老庄所谓恶,人违背本性与道亦由人之心所起,所以恶亦源于心.性源于道,性与道是相通的.心之用合于本性、合于道即为善,违背本性、违背道即为恶,所以性与道是老庄之善恶标准.心合于性与道,是老庄修养工夫之目标.  相似文献   

2.
韩非子的人性论是由"圣人"之聪明睿智之性、虚静无为之心与"众人"之好利之性、欲利之心共同构成的二元结构。人性与人心,是一个好利与向善的综合体。人性好利决定人情好利,但聪明睿智之性、虚静无为之心却能节制自身欲望,向"道"靠拢,并最终"体道"。人性虽不蕴含善性,但却能萌生向善的能力。人能体道,成为"圣人"。人世之善,源自"圣人",而最终源自"道"。韩非子亦有"内圣外王"思想。"内圣"必然要求"外王",欲实现"外王",必须借助君主。王必霸、霸必王,是韩非子王霸观念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3.
《管子·内业》篇之精神学说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管子·内业》是一篇讨论精神学说的文章。篇中使用的“道”、“精”、“气”、“神”、“性”等字,都是同义语。——第十五节云:“心能执静,道将自定。“而第七节则云:“敬除其舍,精将自来;……严容畏敬,精将至定。”证明“道”就是“精”。——第三节云:“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心术》下则云:“气者身之充也。……充不美,则心不得。”证明“道”就是“气”。  相似文献   

4.
郭象之忘境是对庄子之忘境的发展和转折。庄子之神人的忘境,是通过忘的工夫修养,彻底忘却或抛弃各种世俗价值、世俗之知、生理欲望等,一切皆忘,心虚静明。郭象之圣人的忘境,是虚与实的结合,"虚其心,则至道集于怀",即忘却自我的成心成见,而涵融万物万理。一方面心全、神全(即至足)而忘,另一方面心因与万物万理相适合、融合而忘,即自然而然地顺应万物万理,即万物万理存于心中而不知。庄子之神人忘境的意义,一是心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从而获得绝对的自由;二是心之虚静,无思无虑,对事物只作纯粹直觉的观照,而无劳神之伤;这是追求自我之逍遥。郭象之圣人忘境的意义,是与万物相融合而顺应其发展变化,万物皆能得性逍遥,自我也能得性逍遥,从而共同构建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政治整体;这是"独善其身"与"兼善天下"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元代理学家胡炳文提出:"明道统者"之功大于"行道统者",孔子因作六经而贤于尧舜。他将朱熹视为孔子之后阐明道统的集大成者,以在现实生活中传播和践行朱子学作为传承儒家道统的重要方式。由此,儒家之道的理想逐渐由治国平天下转向普通人的日用常行。儒家道统是圣人之学,也是圣人之心,但道统不是圣人所专有,圣贤相传之心便是人人所具有的本心。学术倾向上,胡炳文以朱子为宗,却并非笃守朱学,而是广泛吸收陆学,对朱子学进行修正,其思想是对朱陆及宋代哲学的整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儒学传入日本,中国儒者推崇孔子的传统也随之传入日本。但日本江户时代中期的儒学家荻生徂徕却与其他的儒家学者不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孔子观。由于徂徕认为自己不是圣人,所以不能凭借私意来判断孔子是否为圣人,只好随众一起姑且称孔子为圣人。孔子将"先王之道"传于后世,所以徂徕认为孔子是"传礼者"或传道者。而徂徕认为自己同孔子一样也是将"先王之道"传于后世即当时的日本,所以徂徕也将自己定位为传道者;加之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政治主张同孔子十分相似,所以徂徕也以日本的孔子自居,即将孔子作为自己的自画像。  相似文献   

7.
程门高弟杨时推重《中庸》,关注"中"之内涵的义理解读。他论"中"既涉体又及用。"中"之体为道之至极,为理,此一超越存在落实于人道层面则内在于人为喜怒哀乐未发之"道心";中之用为时中之方法,体现为用中既知权达变,又合乎时宜。因"中"之体超越内在而精妙,故而需在静一之中"身体之,心验之",而正心、养气是身体、心验未发之中的前提和需要。静中体验未发之中由杨时弟子、再传弟子递相传承,形成道南一脉在功夫实践论上直觉内求路向的理学特质,也成为程门后学中最具特色的修养功夫之一。  相似文献   

8.
养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别:通常我们讲养生,指的是保养身体,以健康长寿为目的.但古人讲养生,其含义要广得多.首先须通过心态的调整(调心),修炼自己的禀性(修性),改变思维模式,去掉不良习气;其次必须放弃固有的观念,游于人世间而心不染著(无染),破除世俗的知见,进入超然物外的境界(扩容);最后在上述自在状态下,升起人生大智慧,道法自然善利万物(积德)而养生,自然而然地获得健康长寿(合道)的受用.  相似文献   

9.
《孔子研究》2021,(2):58-71
基于对文献的整体研究,可知"中和之道"是以《中庸》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精神,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基本内涵有二:一、"和实生物",即天地万事万物之间,都是一种相互交融、沟通、依存并互助互利的关系,相"和"则生,相"同"则亡;二、"允执厥中",即这种交融与依存是受环境制约的,必须根据时间、对象、环境、事物的不同而把握好"中"之度,做到适时而变、适可而止。本质上它是一种理性之道、反省之道、宽容之道,既是宇宙万事万物的一种基本的存在状态与发展规律,更是人类社会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用心践行的基本思维方法。其践行准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礼所以制中"的"礼义"之道,这是儒家学派对中和之道的发展之新,儒家"礼义"的社会意义也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0.
周敦颐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天、地、人三才鼎立的思想,提出"立人极"而成就圣人之道的主张。他所说的"立人极",指的是人类中完全实现了人性故可与"天地参"的圣人。若在人伦日用中,学习成为圣人的方法,且能"固执之"于日用人伦中,则不需外求便可"立人极"。在追求"立人极"的过程中,得到精神力量的支撑,便是孔颜乐处所在。  相似文献   

11.
朝鲜王朝时编撰的《东医宝鉴》是一部总结"东医学"精华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辑录了许多道教经典中有关身心修养与药石治病的名篇佳句,因包括宣扬通过修炼人体内的精气神就可促进身心健康乃至于长生成仙的道教养生论,故《东医宝鉴》也被认为是一部重要的道教医学著作。《东医宝鉴》开篇就以道教《黄庭经》为指导来阐述其医学思想,首先记载了关于人体"内景"与"外形"的大致内容,其中的《身形脏腑图》还使用了尾闾关、夹脊关和玉枕关等道教内丹术语来标注身体中的穴位、展示五脏六腑的位置以及道教运气经过的周天循环路线,可见它对身体的看法基本上来自道教养生论。然后在"杂病篇"中记载了关于天地六气、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环境对人身"内伤外感诸病"的影响。最后再论述医疗救治的方法与药物。《东医宝鉴》倡导"以道治心"、"以道疗病",追求"身道合一",反映了道教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以及对东医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咸卦考     
随着理学的兴盛,中国古老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为"所以阴阳者乃道"的思想取替,与此相应,对"咸"卦解释的历史,亦成为一部对其"祛身化"、"祛性化"的历史,一部对其实施道德"阉割"而使其成为"理学"传声筒的历史,源自"无心之感"的生命的"对话"哲学不可避免地滑入了"执一贼道"的意识的"独白"哲学.惟有重拾大易"咸"卦所蕴含的男女间的身体元语言,我们才能勘破"以理杀人"的后专制社会统治以及今日福柯所谓的"自体看管技术"的内在隐秘,进而重返人的身体、人的生命及其尊严,最终回到由体感而生情、情深而文明这一中华古老文明的主旨上.  相似文献   

13.
蒋海怒 《学海》2002,6(4):115-118
一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作为一种“观念原型”在宗教神学、政治理念、人生追求方面均有表现。为了达到或接近天人合一的境界 ,古代哲学非常重视人的能动性方面。这促使中国古代哲学提倡“人能弘道 ,非道弘人”的实践人格。先秦儒家站在人文主义立场上往往对“圣人”发出赞叹 ,孔子说 :“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 ,惟天为大 ,惟尧则之。”(《论语·泰伯》)《中庸》用内在超越的方式将此归结为 :“诚者 ,天之道也 ,诚之者 ,人之道也。”孟子用心性说将人道与天道联系起来 :“尽其心者 ,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也。”(《孟子·尽…  相似文献   

14.
梁巧英 《宗教学研究》2007,3(1):170-174
张三丰是明清时期道教养生史上影响甚大的人物。他的丹道思想在道教内丹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张三丰还被尊为武当内家拳创始人,其通过内炼养生的健身思想极受后世推崇、关注和效仿。“道”与“身”的思想是张三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其修道理论与实践着手,认为他的道与身的思想有以下几点:一、身生于道而归于道;二、道显于身;三、修道以修身为大。  相似文献   

15.
治国先治身     
浅谈《管子》养生之道。《管子》对养生之道论述得十分精辟而透彻。在《中匡》中桓公问管仲国君怎样才能建立人民爱戴、邻国亲睦、天下信任的威信。管仲回答说:“始于为身,中于为国,成于天下。”他把治身放在首位,其次才是治国,最终在治天下。这里讲出了身体是事业的根本,是创业的基础。接着桓公问怎样才是治身,对日:“道血气,以求长年、长心、长德。此为身也。”  相似文献   

16.
三教异同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议题。但是与朱子学主张的三教三道、"本天"与"本心"之分不同,王阳明认为儒佛道三教同出一源,三教一道,圣人既"本天"又"本心","本心"即是"本天"。儒家与佛老的差异不在以心为学,也不是认心为性,而是在于见道有偏全,以及由此产生的经世与出世之分。"虚无"也并非佛老专属,圣人也讲"虚无","虚无"既是良知的本然状态,也是境界上的无执无着。王阳明对儒佛道三教思想异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北宋以来理学儒佛之辨的致思方向,加深了儒佛道三教在心性论上的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17.
那薇 《中国哲学史》2003,(2):114-121
海德格尔一生中不断变换术语去解释主客体尚未分离对立的混然状态。按照他的解释存在不是什么 ,而是此在把自己交托、敞开、出离到存在者中去的那种境域、牵扯和关联。一切存在者包括人在内只有在澄明之境才能作为存在者显现出来 ,获得本质。作为万物本原和基础的道家的道不是一个在时间上先于万物的绝对实体 ,也不是在空间上隐藏在万物背后的现成的东西。道不是能够脱离素朴之心运作和参与的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天地万物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 ,而是天地万物作为自身存在的本然状态。道是素朴之心与万物本然相融相契的状态 ,是至人、圣人、神人以无知无欲之心与天地共运形成的境域 ,是圣人的心毫无阻碍地 ,不偏执于一事一物完全地敞开 ,也就是说至人、神人、圣人心灵的运作敞开了万物按其本然面目契入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向世陵 《现代哲学》2017,(2):141-146
宋儒倡导的道统,在元明时期成为学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甘泉以"大道为公"批评宋元人的道统观,以此为自己的道统论说留下地盘。从默识之道到随处体认天理,心与事应然后天理现,这是甘泉道统论的理论真谛。道统的传承建立在"心学"的基础上。圣人之学是心学,天理则是千圣传心之要法。他敬象山却不愿接续象山的学脉,因为象山学"独立高处""主内太过",违背了程学内外体用合一的中道。他所认同的,是他自己经由白沙而上接程颢的道统谱系。  相似文献   

19.
以《庄子》内七篇中的"德"这一观念作为中心线索进行考察,通过对"德"与"道"、"心"、"命"等概念之关系脉络的探析,可以内在地了解和呈现庄子德论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理论特质。在庄子这里,体道于心即为德("游心于道"),并且心只有在虚灵明觉状态之下方能体道("虚室生白"),而要使心显现其本然之虚灵明觉则须诉诸主体自身的精神修炼("德者,成和之修也"),这就是庄子所谓的"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在战国时代心术思潮的宏观背景之下,不同于儒家基于人伦关系而建构道德观念的理论进路,庄子的理论旨趣则转而指向一种非道德(或者说超道德)意义上的精神修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儒家修身理论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善恶问题予以追问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只有回答了这一问题,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和必须性才是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修身原则和方法,即:立志乐道、涵养省察、内省自讼、知行相资.而这些修养原则和方法指向的价值目标则是圣人之境,即"内圣";其外在趋向则是"修己安人",即"外王".二者缺一不可.儒家的这一修身理路以及具体原则方向和趋向目标,具有较强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