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两个实验探究肥胖谈论、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自我接纳等因素对大学生身体意象的交互影响。实验1发现肥胖谈论使大学生的身体意象更加消极;女生比男生的身体意象更加消极,且肥胖谈论对女生身体意象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大;BMI指数高的大学生身体意象更加消极。实验2发现高自我接纳大学生身体意象更积极,且受肥胖谈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小。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意象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各种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为引导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发展积极身体意象提供证据与支持。  相似文献   

2.
采用眼动技术,以BMI指数处于正常范围的女性为被试,考察特质自我控制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以及注意偏向训练在改变注意偏向强度上的干预效果。结果发现,对于高热量食物线索,低特质自我控制水平女性表现出了更强的注意偏向;注意偏向训练有效降低了低特质自我控制水平女性对高热量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强度。上述结果表明,特质自我控制影响个体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注意偏向训练能有效改变个体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大连地区健康人群中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分布状况。对630例长期居住大连地区的21岁~60岁汉族健康成人的BMI、WHR进行调查分析,检测受检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分析BMI、WHR的性别及年龄分布。大连地区健康人群总体的平均BMI为(23.66±3.12)kg/m~2,其中男性为(24.66±2.88)kg/m~2。女性为(22.41±2.97)kg/m~2,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t=11.85,P<0.001)。BMI≥25的人群比例为24.1%,BMI≥30的为3.0%。BMI随年龄变化的曲线为斜线,从21岁~6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51岁~60岁达到最高峰;WHR随年龄变化的曲线为斜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51岁~60岁达到最高峰。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BMI、WHR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肥胖者日趋增多,应重视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探讨了自我控制在身体活动对大学生睡眠质量影响中的中介机制。采用日志法,调查了156名大学生连续七天的白天身体活动情况、晚上自我控制水平和夜间睡眠质量。研究发现:(1)多水平中介分析表明,每天的身体活动无法预测当晚的自我控制水平和睡眠质量,当晚的自我控制水平可以积极预测当夜的睡眠质量;(2)整体的身体活动与自我控制和睡眠质量均有显著正相关,自我控制在身体活动与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以293名年龄在60-97岁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开放式问卷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老年人的身体自我量表,包含六个因素:运动特征、相貌特征、功能特征、身材特征,性特征,行为特征。检验了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和严格平行模型的信度系数及两个效标,发现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老年人身体自我特征分析表明,研究中,老年人在总体上对身体较满意,且不存在性别、年龄和体型指数的差异。但在身材特征上,存在性别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性别和体形指数的交互作用,性别、年龄和体形指数三者的交互作用。其它五个维度均不存在性别、年龄和体形指数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调查分析大连地区健康人群中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的分布状况.对630例长期居住大连地区的21岁~60岁汉族健康成人的BMI、WHR进行调查分析,检测受检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按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分析BMI、WHR的性别及年龄分布.大连地区健康人群总体的平均BMI为(23.66±3.12)kg/m2,其中男性为(24.66±2.88)kg/m2,女性为(22.41±2.97)kg/m2,经t检验有显著差异(t=11.85,P<0.001).BMI≥25的人群比例为24.1%,BMI≥30的为3.0%.BMI随年龄变化的曲线为斜线,从21岁~6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51岁~60岁达到最高峰;WHR随年龄变化的曲线为斜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升高,51岁~60岁达到最高峰.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中BMI、WHR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肥胖者日趋增多,应重视超重和肥胖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陈红  黄希庭  郭成 《心理科学》2004,27(4):817-820
对228名中学生进行身体自我和自我价值感量表的测试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学生身体自我满意度与其自我价值感有显著的相关;各维度除身体的负面特征外,与自我价值感得分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各自的重要性分别是运动特征、相貌、性特征和身材;高、低自我价值感的中学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有极显著差异,身体满意度越高则学生的自我价值感也越高。讨论主要分析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特异性,身体自我对自我价值感影响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身体自我的发展特点和性别差异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红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5,28(2):432-435
对1699名青少年学生用自编具有较好信度和效度指标的身体自我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对身体的满意度从“最满意”到“最不满意”依次是负面特征、相貌特征、性特征、运动特征和身材特征,随年龄的增长其发展呈现波动性,青春期早期和中期呈明显下降趋势,青春期后期有缓慢上升;身体自我在相貌特护、身材特征、性特征、负面特征方面都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对身体更满意;城市学生比农村学生对自己的身体更满意。  相似文献   

9.
性选择在人类心理、行为等表型的演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但其对女性食物选择的影响却相对较少被关注。性选择塑造了男女不同的择偶策略, 男性择偶时对女性外在吸引力的关注使得女性更加重视身材等外在吸引力信息。而女性身材与饮食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提示性选择过程应该会对女性的食物选择产生影响。以之为基础, 梳理求偶动机激活可能引发的女性食物选择的变化, 以及女性生理期不同阶段在食物选择上的变异, 有助于了解性选择过程对女性食物选择的影响。未来研究中, 进一步从行为、激素、脑等不同层面剖析对应影响及涉及机制, 对该领域的长远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浆甘丙肽(GAL)水平对体质量指数(BMI)和糖代谢的影响。选择我院产科2015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GDM组,另纳入同期医院收治的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受试者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PG)和GAL水平。GDM组BMI、HbA1c、FBG、2hPPG和GAL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偏相关分析表明,GDM组的GAL水平与BMI、FBG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照组中GAL与各指标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分析结果表明,GDM患者GAL与BMI呈正相关。GDM患者BMI增加与GAL升高有关,应注意体重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最近十年,国内学者对中国人身体自我和饮食行为进行了理论和实证上的本土化探索,主要涉及对中国化身体自我和饮食行为测量工具的研制,身体自我的结构和特点;提出了"负面身体自我图式"概念和"负面身体图式指导负面身体自我者的认知加工"的重要观点,对该认知加工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形成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探讨了限制性饮食者的认知加工偏好、饮食失调人群的特点和学生超重的干预模式;初步探讨了负面身体自我注意偏好、限制性饮食者及饮食失调亚群对食物线索加工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黄希庭  陈红  符明秋  曾向 《心理科学》2002,25(3):260-264
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含五个因素:相貌特征、运动特征、身体特征、性特征和负面特征。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自我在总体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女生对自己在运动特征和身材特征上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男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年级发展趋势看,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的满意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越来有越多的不满意。  相似文献   

13.
刘爽爽  肖斌  王葵  陈楚侨 《心理科学进展》2022,30(11):2529-2539
体型知觉的准确性既和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关, 又对进食障碍的理解、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进食障碍患者可能高估自己的身体, 其体型知觉准确度可能受其BMI和症状的影响, 并与患者预后相关。其次, 通过和对他人体型估计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 对自己的体型的高估可能受到对自己身体态度因素的影响。第三, 一般人群对自己的体型估计的结果往往不一致, 这可能是体型知觉的不同量化方式所致。最后, 体型知觉准确性的相关认知机制主要有收缩偏差、视觉适应和序列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青少年对身体的满意度和自杀意念的关系,探讨自尊是否在青少年身体不满意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以及这个过程是否受到友谊质量的调节作用。采用身体不满意量表、自杀意念量表、自尊量表和友谊质量量表对来自湖北、安徽、河南、吉林四省六所高中的802名高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身体不满意对自杀意念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自尊在身体不满意和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友谊质量在身体不满意通过自尊影响自杀意念的中介模型后半段起调节作用,即在友谊质量较低的青少年中,自尊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更大。因此,青少年身体不满意和自杀意念之间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健康体检中血压正常的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肾功有无变化。对3756例体检者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各项生化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体质指数(BMI)。结果显示:男性的eGFR较女性低。年龄与eGFR相关性强。消除了性别和年龄的影响后,分析表明随着体质指数的升高,eGFR逐渐降低,而肌酐却无差异。我们发现血压正常的超重和肥胖人群体检虽肌酐正常,但eGFR却明显下降,表明存在肾功损害,故我们需早期识别,定期复诊,防止肥胖相关性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6.
消极身体意象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了解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危害以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对于青少年群体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消极身体意象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自我概念、情绪体验、体重控制策略、饮食失调和社会生活五个方面; 并且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物因素(BMI)、社会文化因素(父母、同伴和大众媒体)和心理因素(人格因素、认知方式)。未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1) 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的视角完善青少年身体意象发展的理论模型; (2) 考察社交媒体等新兴因素的作用; (3) 阐明青少年在加工身体相关信息时的认知特点; (4) 推进中国青少年消极身体意象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17.
采取整群抽样对104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探讨身体自尊、情绪智力与青少年进食障碍倾向之间的关系,检验情绪智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BMI、性别、年级和年龄均是青少年进食障碍倾向的预测因素。(2)青少年身体自尊负向预测其进食障碍倾向。(3)青少年情绪智力在身体自尊和进食障碍倾向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无论情绪智力高低,青少年身体自尊均显著预测其进食障碍倾向,然而,相对于高情绪智力被试,低情绪智力被试的身体自尊对其进食障碍倾向的预测力更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保健干部健康状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对2003年~2005年湖北省830名保健干部健康体检结果和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是影响该人群体检指标的主要因素。为了健康,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很有必要,这给该人群的健康促进工作指明了重点。  相似文献   

19.
唐淦琦  黄敏儿 《心理学报》2012,44(8):1086-1099
为了检测高、低幸福感人群的负情绪反应诸多特点, 研究在实验室诱发厌恶情绪, 以比较高、低幸福组在情绪主观报告、生理、表情、恢复力及调节策略等方面的差异。组间比较结果显示:(1)负情绪情境下, 低幸福组生理唤醒(HR和GSR)较强, 有较多表情抑制; 高幸福组有更多表情行为, 恢复较快; (2)高幸福组有较强的认知再评习惯。研究提示, 逆境中, 高幸福感人群将有较强的情绪表达与恢复力, 低幸福感人群则保留较强的情绪生理动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不断,对居住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住宅的全装修率在日益攀升。随之而来的室内环境质量控制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监理人员对预防和控制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