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续上期)陆徵祥后半生的思想行为轨迹,是与许景澄生前多年对他的耳提面命之教和他对这位恩师的感佩服膺之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许景澄作为一位尽忠清廷而又思想开明的外交官,非常难得地能够在客观而清醒地承认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兴盛强大的同时,意识到其背后的精神文化传统的因素、特别是宗教的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在清末外患深重的危局当中,许景澄始终抱着有朝一日中国要与列强平起平坐的愿望,而且他认为,这必须从了解西方文化、沟通中西两种文化,进而使西方也能平等看待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为始。为此,他从点滴入手,对陆徵祥进行以儒家思想为…  相似文献   

2.
张紫阳     
(984—1082) 北宋道士。原名伯端,字平叔。天台(今属浙江)人。少好学,精三教典籍,通刑法、书算、医卜、战阵、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术。尝为府吏,因触“火烧文书”律,遣戍岭南。宋英宗治平(1064—1067)中,随龙图阁学士陆诜自桂林赴成都。传说神宗熙宁二年(1069)在成都遇真人授以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一说“遇青城丈人,得金液还丹之妙道”;一说“遇刘海蟾,授以金液还丹之诀”),遂改名  相似文献   

3.
王寒  花吉 《思维与智慧》2001,(11):35-35
废除二十一条冯玉祥任陆军检阅使驻北平南苑时,宴请各国公使于陆军检阅使署。检阅使署门上悬挂各国国旗,却唯独没有日本国旗。日本公使不高兴了,当堂质问:“不挂日本国旗,是何原因?”冯玉祥不慌不忙地答道:“自贵国提出21条以后,敝国人民一直抵制日货。贵国国旗实在无处可买,真对不住。鄙意如果贵国取消21条,即可买到贵国国旗,隆重悬挂了。”日本公使语塞。 绸 缎 鞋冯玉祥提倡廉洁劳动。他在开封,不准大家穿绸缎衣服,一见有穿绸缎的,他便要千方百计使之难堪。有一次,他看见有个士兵着一双绸缎鞋,便连忙上前去深深一揖,…  相似文献   

4.
由四川成都大慈寺出资并筹办的“第三次国际玄奘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20日在成都岷山饭店召开,9月24日胜利闭幕。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共150余人,他们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重庆、陕西、河北、黑龙江、福建等地。其中台湾、香港和澳门代表10人。外国代表有24人,主要来自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孟加拉、美国、日本、韩国、比利时、越南等国。印度驻华公使和尼泊尔驻华公使出席了会议并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会议收到论文100篇。  相似文献   

5.
王徵略传王徵,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4月19日出生于陕西泾阳鲁桥镇王家堡。字良甫,又字葵心,号了一道人,又号支离叟,天主教圣名斐理伯(Philipe),乡人私谥端节先生。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乡试中举,后困公车近三十年,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登文震孟榜进士。王徵饱读经典诸书,才富五车。名理渊涵,躬行砥砺。任直隶广平府推官,辨清白  相似文献   

6.
胡先生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一个医学世家,父母都是医生,受父母的影响,1951年他从著名的杭州高级中学考入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医学院),1956年作为优秀毕业生被交换到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现瑞金医院)儿科.1978年,开始在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工作,任WHO驻菲律宾代表等职.1988年,升任WHO助理总干事.1997年,出任WHO副总干事,是当时我国在国际组织任职时间最长、职位最高的人员,被公认为是“全球公共卫生界的杰出领袖”.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测验工作历史悠久,至少可推至科考制度。我国近代的智力测验则源于西方。1918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应用了美国斯坦佛—比奈(Stanford—Binet)量表。3年后又有费培杰译出Binet 的1911年量表。1924年陆志伟发表了修订的斯坦佛—比奈量表,适用于江浙一带。1936年他和吴天敏进行了一次修订,使其也适应于北方。1981年吴天敏再次进行修订,但仍以原来的斯坦佛—比奈量表为蓝本。Wechsler 的量表早在40年代末已引进我  相似文献   

8.
(1987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完不断探索、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要求 —学习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廉汉理论月刊 iga7年第6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其现代“批评者”〔波〕澳 泽乔斯基文摘1987年第6期生活进一步证实马克思主义真理蔡鹏鸿译文摘 1057年第5期也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实质和核心-—与江杨同志 商榷韩庆祥社会科学(上海)1987年第6 期评西方学者对思格斯哲学思想的批评余其锉内 象古社会科学(社)1987年第3期为新时代觅取火种的普罗米修斯一一马克思《博士 论文》探微黄克剑哲学研究1987年第6期波*巴主义…  相似文献   

9.
在早期中俄关系史上,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扮演了文化使者和外交机构双重角色.自1820年起,俄国定期向中国派遣传教士团随团医生.这些医生除具有传教士团成员所共有的特性外,由于本身的职业特点,在随传教士团驻北京期间的活动又各有千秋.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随团医生及他们来华的原因、在华主要活动,进而由点及面,透视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在中俄关系史上所起的特殊作用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管心   《心理科学进展》1987,5(2):80-83
(一) 美国第一份心理学杂志今年是美国第一份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杂志”(American Joural of Psychology)创刊100周年,美国心理学界将举行“创刊100周年纪念”活动。这份杂志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G·S·霍尔(G.S.Hall,1844—1924)于1887年创办的。霍尔是美国早期心理学界的重要人物,美国心理学会创始人之一,他于1892年任第一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除“美国心理学杂志”外,霍尔并创办了“应用心理学杂志”,“宗教心理学杂志”,“教育的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4,(6)
第一期(3)学习《邓小平文选》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赵朴初(5)中国佛教协会驻会人员 认真学习《邓选》(6)从“观音赴日”到“鉴真回国” 赵朴初(7)向孟加拉国人民祝贺新年李荣熙(8)《入中论》讲记 法尊法师讲隆莲笔记(17)禅风·学风·文风 —《五灯会元》新探苏渊雷(24)《六祖坛经诸本集成》前言 柳田圣山著俊忠译(27)日本新编《大藏经索引》介绍 王雷泉(31)一行禅师在天文历法上的贡献(32)弘一法师在福建(37)老舍与佛教的二三事(39)巴山俄水话石佛(42)斯缅泰三国的佛教关系(44)禅林清韵 明肠贾题韬(45)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知识刘学文慕显天城金章…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佛教研究迄今已有近170年的历史,开拓此学科的先锋是比尔努夫(又译作:鲍诺夫、伯势夫Eugenenburnouf1801-1852)。他在少年时代随父亲学习梵文,后又随他人修习了波斯、巴利、古楔形文字等东方语言。1826年他与挪威学者拉森(Lassen1800—1876)共同发表了《巴利语论考》(又译作:论巴利语或使河以东的半岛圣语),介绍了1826年以前欧洲学界对巴利语的研究情况,引起欧洲学者对巴利语的进一步的重视。1834年他在法兰西学院开设梵文课。1844年他主要根据英国驻尼泊尔公使霍格森赠送给他的其在尼泊尔搜集到的171部梵文贝叶经(后藏…  相似文献   

13.
印尼穆斯林学者协会总主席谢赫·哈桑·巴斯里先生率领的印度尼西亚伊斯兰友好代表团一行17人,于1992年10月12日至24日来华访问;印尼驻华使馆公使苏纳约、《安塔拉报》驻华办事处主任安久姆随团访问。中国伊协副会长马贤陪同,先后访问了北京、乌鲁木齐、上海,代表团受到有关部门负责人的亲切会见和穆斯林的热情欢迎,外宾对此次访华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14.
费米悖论 恩里科·费米(Enrico·Fermi 1901-1954)20世纪世界物理学巨擘。与英人狄拉克各自独立导出“费米—狄拉克统计”,提出β衰变定量理论,为弱相互作用理论的创始人,领导建成世界第一个核反应堆,因利用中子辐射发现新的放射性元素及慢中子核反应获193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0年的一天,费米与三位同行在争论有关飞船和“外星人”问题后共进午餐,突然冒出一句:“他们都在哪儿呢?”这就是著名的“费米悖论”。  相似文献   

15.
一、澫益的行履及其著作 澫益(1599—1655),法名智旭,别号“八不道人”、“旭道人”、“北天目道人”等,晚称“蕅益老人”。俗姓钟,名际明,古吴木渎(今江苏省吴县)人。七岁茹素。年十二读儒书,敬服陆象山和王阳明,对其“心即理”的学说,专门作了钻研,随“即千古自任,誓灭释老,”作《辟佛论》数十篇。后阅袾宏《自知录序》及《竹窗随笔》,始不谤佛,且将《辟佛论》付之一炬。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冬,因丧父,闻《地藏菩萨本愿经》,乃“发出世之心”。据其《自传》——《八不道人传》记  相似文献   

16.
1900年●1月27日,英、法、美、德、意等国联合照会清政府,再次要求取缔义和拳。●2月1日,山东高密群众围攻德国铁路公司,相持数日,并破毁铁路,至14日,德军扬言要以武力镇压。●3月13日,帝国主义列强在渤海举行海军示威,显示要用武力干涉中国。●4月6日,英、美、德、法公使照会清政府,限两月剿除义和拳,否则将派水陆各军驰入直、鲁两省,代为剿平。●5月20日,公使团会议,提出调兵来北京。●5月31日,英、俄、美、法、日、意等六国军队四百余人到北京,使他们的公使具有“完全不受约束”的“处理事务的自由”。●6月3日,德、奥…  相似文献   

17.
坐落于上海华山路1626号的复旦中学在纪念建校85周年之际,于1990年5月25日下午,为复旦创办人、首任校长马相伯先生的铜像举行了落成揭幕仪式。马相伯铜像是高达1.10米的胸像,矗立于校园内赫红色大理石基座上,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马相伯为什么会如此受后人景仰呢? (一) 马相伯(1840—1939)是享誉全国的百岁爱国老人。马公一直站在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前沿,他一生的轨迹是,洋务救国—君主立宪—教育救国—共和救国—抗日救国。他从小信奉天主公教。在教会学校中受到德智体美教育,修过道,入过“天主教改革(Catholc Refrmatino)的促进派”——耶稣会,当过司铎曾至安徽宁国府、江苏徐州府等地传扬天主教,1822年任徐汇公  相似文献   

18.
在赵元任先生著作(1968)中,也有一个很容易会产生歧义的例子(第74页): (22) a—1,你叫甚么? b—1,我叫王二。—2,我叫“救命”。其实,如果在“叫”上加重音,并用降调来念(22,a—1)可以成为另一个意思的句子:  相似文献   

19.
<正> 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谈心学自然联想到中国文化的前途。但这个题目很大,限于篇幅,只讲述一个提要。一、心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大陆流行的中国哲学史研究专书,均把陆(象山)王(阳明)哲学称为“心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辞海、辞源也都把“心学”等同于“陆王哲学”。这虽只是一种称名,但也是一种理解和概括,原来颇为不妥。因为心学本不专属于陆王,正像气学不专属于王充、张载一样。陆象山说:“圣人之学,心学也。”(《象山全集·叙》)他这样说,决不是为了故意  相似文献   

20.
国外对中国穆斯林及回族的研究,最初是从翻译开始的。1867年俄国汉学家瓦西里耶夫(1818—1910)在圣彼得堡刊布的《中国伊斯兰教徒的运动》一书,为蓝子义《清真正教条规》的俄译本(后出英译本)。内吉我国穆斯林的日常生活条规,当系国外研究我国伊斯兰教的滥觞。瓦氏于1840—1850年间居华,为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使团的成员。随后法国的梯尔森特刊布了两卷本的《中国及新疆的穆斯林》,与瓦氏同团的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