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之,类比是一种合理的比较形式,而比较乃是我们理解事物惟一切实可行的手段。因此,生物社会学家的错误不在于运用了这种手段,而在于运用不当。他们不是要借助生物学知识来检验社会学研究,而是试图从生物学规律推出社会学规律。埃米尔·涂尔干,1898年[1]社会学为了把自己建成为一个学科,仅仅同哲学和心理学分离是不够的。本文作为题铬引证的这段话已经发表整整100年了,它再次提醒人们注意常常被忽视的社会科学在学界艰难立足的问题:社会科学不得不首先———或者说优先———批驳“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生物社会学”在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2.
理解     
我时常感到孤独和痛苦。我对朋友诉说我的苦闷,烦恼,以及忧郁,说世人不能理解我。我只希望得到他的理解。晚上,我们喝酒,他尽一切努力来理解我———然而他不能。于是他“煞有介事”地“教导”我一番。他给我讲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建造巴别塔:人类在创始期,天下只有一种语言。他们往东方大迁移时,遇见一片巴比伦平原,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他们彼此商量着说:“来吧!我们在这儿烧制砖头!”他们真的动手烧制起来。又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城里要有高塔,耸入云霄,好传扬我们的美名,以免我们分散到别的地方!”这时候上帝下来了,他看见…  相似文献   

3.
心海导航: 我在阅读伟人传记时发现,不少伟人都有“怪癖”。有人说,十个天才中九个是“疯子”。我们该如何看待出现在这些天才身上的心理障碍呢?请予解答。 金坛×公司 查文  相似文献   

4.
1.问题的提出 孟宪忠、丛大川二同志的《发展哲学论纲》 (见本刊1991年第8期),提出了创造性的、建设性的设想。我认为,要想建立发展哲学,首先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何以必要,二是何以可能?作为核心的,是要对“社会发展”概念给出科学的界定。作为日常语词的“社会发展”无非是基于一种经验假设:事情总是发展的,社会当然也要发展。这样浅显的意义,显然不能成为对一门学科进行理论建构的基础。因此,讨论“社会发展”概念的规定性问题,并不是一种纯理论的嗜好,而是为了确定“发展哲学”的“对象域”和“意义域”,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思考框架”。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主席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支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这就为我们当代道教在新世纪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今的道教,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要求,不仅是政府对我们的要求,而且也是我们道教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道门所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我认为:我们的道教必须要“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本文就道教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进步要求这个问题,从道教教义思想、宫观管理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天才是天生的吗?” “天才是天生的”,这种观念很普遍,但却是错误的。为什么呢?遗传基因对我们的生活的确有影响,但不能完全决定我们的生活。事实上,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同基因遗传一样重要。  相似文献   

7.
基于天人关系,荀子从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性出发,对其社会分层的政治伦理思想作了哲学论证。以“礼”为核心和标准,荀子把社会分层划分为社会等级分层与社会职业分层两个层面。荀子把“礼”的功能———“群”与“分”,特别是等级差别之“分”作为社会分层的手段,以最终实现社会和谐有序的政治理想。这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哲  倪胜 《世界哲学》2004,39(1):67-74
把数学说成是美丽的看来是一种常识。数学家常对他们所做的表现出满足和快乐。他们常常宣称定理、证明、方法乃至理论可以是优雅的和漂亮的。同样,说数学家中间存在着天才也是一种常识。然而,康德对这两个问题都改变了观点。直到18世纪80年代,我们还发现他接受数学里有美和天才的作用。但他随后就好像改了主意。从他在18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作品中我们发现他或明或暗地说过,美和天才的概念不应该被用于数学,而应被限制在仅用于艺术。这不仅仅与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的说法相矛盾,而  相似文献   

9.
外刊学论     
卡罗尔:“艺术与人性”(Carroll,N.,“Art and Human Nature”,The Journalof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Vol.62,No.2,Spring2004)人性(human nature)的概念,不可避免地意味着跨越人类种族的普遍规律———就像语言使用如此的规律,它最可能依据生物学和进化心理学来得以说明。于是,将艺术与人性明确相联,便允诺了艺术与长期的、持久的、差不多是普遍的人类结构的特征相联。如果艺术是植根于人性的话,那么这将是一种回答:它至少部分地回答了我们进化的认知、直觉和情感结构的要素,是如何既满足社会生活的需求,又具有可传导性,并发生…  相似文献   

10.
在结束本书的时候,我们再简略地明确一下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要素,并探讨一下它对社会科学的影响,这或许是很有必要的。为此,我在下面讨论相互联结的四个方面或四个观点:社会、意识、历史和个人。社会1.社会并不仅仅是许多个人的总和,“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但是,这种概念必须用社会(不管它呈现为什么形式,都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这一思想来补充。人类是在实际生产他们的物质生活的过程中形成他们的社会关系。2.因此,为了认识社会,我们首先考察生产  相似文献   

11.
某国王把国中所有人征为兵士,只剩下两个平民:一个瘸子和一个瞎子,他们各自单独生活。国王要为儿子举办婚宴,邀请了国中所有人,唯独冷落了两个平民———那瘸子和瞎子。两个残疾者被激怒了,决定设法报复国王。国王有一个花园。瞎子远远地喊瘸子:“那宴会上难道不该有我们的食物吗?来吧,让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瘸子问:“怎么治?”瞎子说:“进他的园中毁坏东西!”瘸子说:“可是我腿瘸,动弹不得,怎么办?”瞎子说:“是啊,我也无法看见,怎能到那地方去呢?让我们合计合计。”瘸子从身边拔草编成一条绳,扔给瞎子,说:“抓住绳子,到我这儿…  相似文献   

12.
器官移植的伦理危机———对文化“可容性”的研究安娜·玛丽·穆兰著乔亚译“只要一种说法能够减轻人们因知道自己总有一天会离开人世而产生的痛苦,或者给予他们以任何形式的永生的希望,他们无不准备虔诚地相信,不管这种说法是何等荒唐。”———诺贝特·埃利亚斯[1...  相似文献   

13.
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古今中外各种形态的社会中都可能出现。但是,自杀在现代社会中成了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尤其是青少年自杀人数的增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一般来说,“自杀是弱者的表现”,但青少年自杀者并非都属这种情况,他们中不乏日后可望成为天才者。 德国社会学家赫塞指出:青春期自杀者中间不乏艰苦卓绝、孜孜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20,(5)
正基督教倡导"出世"与"入世"的兼收并蓄,即所谓"出世的信仰,入世的生活"。圣经教导我们:"我不求你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约17:15)基督徒"不属这世界"并不是指要远离世上正常的生活,乃是要远离世上罪恶的事。基督徒既然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则无可推诿地要承担社会责任。基督徒不仅应承担普适性的社会责任,而且应该比一般人有更高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感,这是我们信仰内在的要求,也是人们对基督徒的一种  相似文献   

15.
创新源于“发展的需要”。罗斯曼说:创新者“能够很快的看到一种需要,并提出满足这种需要的方法”。前苏联作家柯切托夫在他的《青春常在》一书中写道:“人类有三种创新者:一种是不断的、顽强的劳动,集中意志和力量,常年累月,突破一点而这到伟大目标;另一种是靠天才的火花;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概念的三重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市民社会概念的内涵进行了具体和深入的分析。文章认为 ,在西方文化语境下 ,“市民社会”概念具有三种不同的意蕴 :描述性意蕴、分析性意蕴、价值性意蕴。它们之间的差异导致了市民社会概念的多义性 ,它们之间的同一又使这些不同的意蕴能够统一在“市民社会”这个概念之下。今天我们对市民社会概念的使用 ,不应偏离它在本土文化下所形成的基本内涵 ;而对市民社会概念基本内涵的确认 ,则必须是在对其不同意蕴具体分析基础上的理论抽象。  相似文献   

17.
张远来 《天风》2007,(6):25
西门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他们说:“我们也和你同去。”他们就出去,上了船,那一夜并没有打着什么(约21:3)。“我打鱼去!”这是彼得在跟主三年,耶稣突然被钉死后讲过的一句话。每每读来总有种难以言述的怜惜。那时的门徒正在经历着他们一生最大也是最艰难的转变。在受耶稣呼召后,这群门徒抛弃了  相似文献   

18.
穆斯林应重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穆斯林修养小议从恩霖“穆斯林”一词泛指伊斯兰教信仰者,可译为“顺从者”,也含有“和平的维护者”,“营造和平环境者”等意。因此,爱好和平、维护团结、营造祥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是穆斯林的义务。“穆斯林”一词不仅仅是一种称谓...  相似文献   

19.
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问题当前说法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是在一个新的阶段上继续进行着。首先,新时期没有离开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始终是存在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910页)列宁还指出:“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  相似文献   

20.
圣母玛利亚不仅是义人、无罪者的母亲。圣母曾向圣女彼利日大说过:“为一切罪人,只要他愿意改恶迁善,我也是他们的母亲。”一个决心改变过去生活的罪人,一旦投奔到这位仁慈之母的膝下,你将见到她会比任何人间的母亲,比任何时候更迫切地把他紧紧抱在她胸怀中,帮助他、提携他。为此,谁有意进入这位尊严母亲的孩子们的行列中,他首先应当弃绝罪恶。《箴言》31、38告诉我们:“他们站起来了,她的孩子们。”圣老楞佐Richard de Saint Laurent)要我们注意这句话的结构:首先是说“他们站起来了”然后才说:“她的孩子们。”他继续说: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