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哲学研究名著丛书》编委会成立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于1983年7月8日至13日在承德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山东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人民大学等单位的有关同志。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汝信同志主持。这次会议主要议程有两项:讨论《丛书》的编译宗旨、意义和选题原则,二、成立《丛书》编译委员会。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10月 2 2日至 2 4日 ,“2 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等单位主办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共深圳市委党校等单位协办。来自国内外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给会议发了贺信…  相似文献   

3.
徐海波 《哲学动态》2008,(1):101-102
2007年10月12~14日,"第一届全国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本次会议由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应用伦理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武汉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承办的"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辽宁大学等十几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哲学研究>、<哲学动态>杂志和<现代教育报>等学术媒体的专家学者8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了探讨.艾思奇的家人也应邀参加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部分学生也列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浙江金华赤松黄大仙宫承办的"道教的经典与义理"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4月23-26日在浙江金华顺利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北京、浙江、江苏、吉林、广东、台北等地道教协会的道长,共计50余位学术界和道教界人士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和道教界人士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6.
由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主办的全国逻辑与计算机科学学术研讨会 ,于 2 0 0 1年 7月 9日至 1 0日在清华园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人民出版社以及全国各高校的近 50名专家学者。会议围绕“2 1世纪的逻辑学”的主题 ,对2 1世纪逻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5日至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和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基督宗教社会学说及社会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温特莱酒店召开。会议期间,共约50位中外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35位学者提交了会议论文并做了大会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  相似文献   

8.
朱慧玲 《哲学动态》2005,(12):57-58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成立暨哲学学术创新研讨会于2005年9月25日隆重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李景源,首都师范大学校长许祥源、副校长宫辉力,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赵敦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韩震以及首都师范大学两位学术前辈王锐生、孙长江等参加了会议.此外,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华文摘>、<求是>、<光明日报>、<教学与研究>等单位的领导和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有关单位的领导和代表以及哲学系的全体师生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2009年6月11~13日,第二届"宗教对话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兰州大学主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与筹建中的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承办、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协办.来自香港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等全国各地的40多个哲学、宗教学研究学术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及嘉宾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从提交的近百篇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1日至13日,"基督宗教与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主办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合办单位包括:加拿大维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基督教与中国研究中心(洛杉矶)以及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李伦 《伦理学研究》2005,(6):108-112
2005年9月24日至27日,全国当代科技伦理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湖南省张家界市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和伦理学研究杂志社共同举办。会议共收到受邀学者提交的31篇论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院  相似文献   

12.
梁展 《哲学动态》2008,(3):104-105
"东西方政治价值观深层沟通的可能性"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11月9~11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跨文化研究所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与河南嵩山少林寺共同举办的“少林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厅举行。来自国家宗教局、国家体育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各个高等院校与研究单位的代表百余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2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加拿火维真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香港中文大学天主教研究中心、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以及德国汉堡NMZ等赞助合办的"基督宗教与公共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江西大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外的近180位专家学者参加或旁听了此次研讨会.会议共收到学者们提交的学术论文60余篇,50多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8~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逻辑室、燕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燕山大学世界逻辑史研究中心在燕山大学举办了以"现代逻辑与逻辑史"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全国2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近80余位师生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12月15日至1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的“基督宗教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帝景豪廷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有50多位学者在会上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主任、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博士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指出,此次会议是基督教研究中心组织的中国基督宗教研究第十次大会,因而具有独特的意义;而之所以以“基督宗教与和谐社会”为会议主题则说明“我们的学术研究积极参  相似文献   

17.
2002年5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美国神学与自然科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科学与 宗教”国际论坛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 单位及中国香港和美国的自然科学及宗教学方面的专家、学者120人参加了会议。美国总统科学与技术顾问委员  相似文献   

18.
由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共深圳市委联合举办的“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理论研讨会于 2 0 0 1年 7月 8日— 1 1日在深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为研讨会发了贺信。会议开幕式由深圳市委副书记庄礼祥主持。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杨春贵、李君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汝信 ,深圳市市长于幼军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吴志攀等发表了讲话。来自全国 2 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共 1 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李铁映在贺信中指出 ,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历程 ,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黄亮亮 《中国宗教》2022,(12):54-55
为深入研究山东地区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更好推进宗教中国化工作,11月12日,由山东省民族宗教研究会、山东省宗教事务联络中心、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济南市伊斯兰教协会联合举办的“伊儒会通”山东实践研讨会在济南市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伊斯兰教界的10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中心与中国STS研究会(筹)组织召开了"STS论坛第五次会议".会议的主题是<科学、技术与社会>丛书学术研讨会一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部、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单位的20余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重点围绕以下两个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