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发展历程简述在中国近代史上,对于基督宗教的存在与传播不乏一些零星的考证,但基督宗教真正作为一个学科的出现可能要迟至20世纪80年代初,以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成立宗教学这个专业作为开始。经过“文革”的人们,应该如何来重新认识宗教在社会中的合理存在?首批基督宗教研究的学者在论证了此合理性的同时,也给予了宗教政策以合理性支持。学者们论证依据便是“基督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宗教批判理论及其对当代无神论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人们正确认识宗教的发生、发展、消亡,提供了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在此过程中,也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让我们认识到:(1)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应与宗教发生根源的分析结合起来;(2)无神论的推广应与宗教学研究结合起来;(3)坚持无神论应与坚持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结和起来。  相似文献   
3.
六、凸显法治化治理思路《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能力。宗教事务作为社会治理重要内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之一。  相似文献   
4.
唐晓峰  茹雪 《天风》2015,(4):26-27
历史经验说明,基督教在中国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自1807年马礼逊入华算起,基督教传入中国已逾200年。如果单从今天基督教信徒数量的增长看,似乎基督教在华200年的传教历程还是"辉煌"的。但若从其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融入、融合,乃至认同、参与程度来考量,其离"成功"还有一定距离,即基督教的中国化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正一、发展历程简述在中国近代史上,对于基督宗教的存在与传播不乏一些零星的考证,但基督宗教真正作为一个学科的出现可能要迟至20世纪80年代初,以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成立宗教学这个专业作为开始。经过"文革"的人们,应该如何来重新认识宗教在社会中的合理存在?首批基督宗教研究的学者在论证了此合理性的同时,也给予了宗教政策以合理性支持。学者们论证依据便是"基督宗教是西方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尽管对于宗教的负面评  相似文献   
6.
对于宗教传播范畴的界定及对构成此种传播之要素的梳理,将为我们研究各宗教在不同境遇中的传播事实提供理论参考框架及评估考量体系.本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对宗教传播概念进行界定,从主体、内容、途径、对象诸方面对宗教传播诸要素进行梳理;(二)在宗教传播诸要素理论框架中评估东正教在中国传播现状,呈现其在中国存在及传播的困局;(三)从俄罗斯族民族意识觉醒、外交干涉等方面来预判东正教在中国可能面临的转机.  相似文献   
7.
2009年5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论坛"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大会议室召开,共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研究中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西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社科‘九五’规划委托研究重大项目”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的最终成果——“当代基督宗教研究丛书”近日已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该套丛书涵括了当代基督宗教的  相似文献   
9.
赵紫宸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在基督教理论架构上有所建树的基督教思想家.他立足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实,诠释基督教思想,并试图通过这种诠释为中国社会革命和建设提供一种心理、社会和文化的根基;他是中国最早尝试创立"基督教哲学"思想体系的知识分子,也是第一位提出建构"中国的系统神学"、并进行初步尝试的基督教思想家;他撰写了国人第一部宗教哲学方面的著作,第一部关于耶稣的详尽的传记.他在西方基督教思想界也享有较高声望,被誉为"向东方心灵诠释基督教信仰的首席学者"、"近代中国一位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  相似文献   
10.
2009年3月31日-4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Konrad Adenauer Stiftung)共同主办的"与宗教相和谐之途"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昆仑饭店召开,中、德学者分别围绕着"宗教的概念与宗教社团"、"国家与教会组织"、"国家和宗教间的权利与义务"等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并就相关论题展开深入而富有成效的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研究员与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项目执行人梅砚先生(Wolfgang Meyer)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卓新平研究员指出和谐是一种理想化的目标,它在社会各层面均得以充分展示,但也往往被遮蔽,因此,为达成"和谐"仍需要我们去努力追求、争取,其中"与宗教相和谐"则是一项主要及重要内容.只有真正达到与宗教的"和谐",才能实现"在地上有平安"的祈求、祝福.宗教和谐之"道"既为理论的,亦为实践的,更需要一种心灵层面的交流,这表现于政治、法律、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