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观念的历史叙述到现实的历史叙述——论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刘奔曹明德(一)比较是认识事物的有效方法,甚至可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认识。这个普遍公认的真理,也同样适用于文化研究。不论是探讨文化的共性,还是把握文化的个性,都离不开比较。其实,文化比较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根源于文化的个性和共性的辩证法。正因为共性是存在于个性之中,不比较就既不能把握个性从而也无法理解共性。由此产生了比较的必要性。也正因为诸个性中存在着共性,有共同规律可循,因而提供了比较的客观尺度。由此产生了不同民族或地域文化的可…  相似文献   

2.
就当前地域文化在餐饮空间中的应用为研究背景,分别对长安大排档、素心茶坊、醉长安餐饮空间进行调研,从餐饮空间的空间布局、家具陈设风格、照明与灯具及饮食习惯、民俗文化等方面,分析了关中地域文化元素在餐饮空间设计中的体现,用一种更直观的思路探讨餐饮空间中地域性设计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化空间是农民的生计舞台、公共记忆、地方秩序和精神家园。作为现代型公共文化空间,马庄文化礼堂的建设,不仅需要国家政府政策的支撑,更需要发挥村落的内生动力。乡土知识具有重要的地域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应对地方知识进行挖掘和创造,上升至共同体意识,形成文化合力,完成公共文化空间的重构,最终形成文化空间的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发展列宁关于对立统一的学说是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这一原理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共性个性、绝对相对辩证统一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学说。他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是互相联结而存在的,共性包含于一切个性之中,无个性即无共性,“这一共性个性、绝  相似文献   

5.
排除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能单方面说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吗?为弄清这个问题,有必要研究一下共性和个性各自规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共性和个性作为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也具有双重性质:各自规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所谓规定的确定性乃是指矛盾各方互有区别,互相排斥的性质,也叫规定的绝对性。共性,作为一种规定,它排斥异在和“杂质”,以保持自身的单纯性。列宁说:“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  相似文献   

6.
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是指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遵循了由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即从个性到共性,再由共性到个性这一过程,烧伤休克期补液的历史演变过程完全遵循了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7.
读了李福金同志《“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命题驳议》(《国内哲学动态》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一文(以下简称《驳议》),颇受启发。《驳议》的第一部分从共性和个性的规定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上看共性和个性的区别和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来说明不能单讲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而否认个性存在于共性之中。我赞成这一观点。但是,《驳议》在第二部分笔锋一转却又不承认共性存在个性之中了,并且提出了两点理由。  相似文献   

8.
荷兰学者谈文化哲学的新进展徐兰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哲学系主任赫瑞菲教授于1994年5月10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就“文化哲学的新进展”谈了国外的研究动向和他本人的见解。他的报告涉及以下四个问题:(一)共性的文化与个性的文化强调共性的文化的人认为,...  相似文献   

9.
南昌绳金塔历史悠久,其艺术特色和价值意义历久弥新。文章从绳金塔的建筑空间、形象、结构、空间布局以及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多个角度剖析,并挖掘其有意义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贵州苗寨吊脚楼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明珠,它与西南地区其他传统吊脚楼建筑共同反映出独特的风俗文化、审美情趣和民族特征。比较贵州苗寨建筑与其他传统吊脚楼建筑在空间形态、功能划分等方面的共性与异性,可以发掘出传统民居建筑独特的建筑魅力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许多人往往把传统文化概括为“儒道互补”或儒家文化。这种概括渐次成为一种思维框架,使传统文化的研究被规约在相应的内容中进行。这一研究框架忽视了一些明显的问题:第一,儒家、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个性还是共性?如果它仅仅是个性,这种概括就不能是科学的,容易使有关研究产生重个性而轻共性的弊病。第二,儒道互补或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内容?很明显,只能是形式,它与当时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才是其内容实质;这些年,这种具体的相互作用比较地被忽视。第三,儒家或道家学说是传统文化的唯一形式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上述概括容易忽视对其他思想流派的研究,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全面认识。第四,这种概括把儒道学说看成既成的、静态的、给定的和必然的存在,而较少注意它的产生、流变、向新的文化形态转化的内在可能和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2.
某一时代的文化氛围、社会心理、书体自身的演变规律决定着这一时代书法家们艺术风格的共性,而在共性之中透射出的书法家各自的独特艺术风格是由书法家的个性心理特性及个体的审美心理特点决定的。 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是通过线条笔迹来表现书法家的个性内涵和学识修养,是一门充满  相似文献   

13.
为发展并改进农村合作社以振兴乡村建设,文章从农村合作社的构成人员及其对办公空间的需求进行分析,具体从空间布局设计、建筑改造设计、装修风格等方面进行论述,将农村闲置房改造设计成农村合作社办公共享空间,让农村合作社的功能不仅局限于日常办公还能在节假日闲置期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休憩、娱乐、学习的一个多功能空间,为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经济服务以及人际交流提供一个舒适、便捷的空间平台。将农村合作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媒介,用全新的办公空间共享理念来表达其独特文化,不仅能振兴农村的经济发展,还能传播农村的乡土特色。  相似文献   

14.
设计美学是一门集合了设计学、美学、哲学等多门类交叉学科,体现了设计品蕴含的文化思想和生活理念,传达出每个时代的个性和共性。乌当苗族背扇挑花具有极大的装饰性,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分析乌当苗族背扇挑花构图的变化性和统一性两大特点,可以从挑花图案的对称美、重复美、对比美等几方面对图案的设计美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灿烂悠久的民族文化。羌族的民居建筑具有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蕴含了羌人丰富的宗教信仰文化。通过对主室空间平面形式、空间布局、内在装饰等进行研究,解读物质空间背后的民族精神文化,是我们深入了解神秘高深的羌族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实践的产物。市场与计划是辩证的统一。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借鉴共性,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17.
打造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除了城市建设、城市规划之外,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城市文化也是必不可缺的,因其是彰显城市内涵以及居民生活水品的标志,在此基础上装饰艺术特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现有利于凸显城市个性,从而打造独特的城市文化。坐落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西南部的喀什市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为了让全世界人民更好地了解喀什城市的容貌及文化,在城市装饰艺术设计方面必须要有鲜明的个性,从而更为突出地表达地域文化所赋予城市的装饰特征。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发展以及现代化城市的不断推进,打造喀什城市空间中的装饰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发掘城市装饰艺术特征应深度研究喀什的历史发展、民族风俗及城市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凸现区域文化与装饰艺术,使得喀什城市空间中的装饰艺术既有时代特征的体现,又有本土气息的存在,以此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审美观等对我国空间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以致原本极富中国民族特色的建筑、园林、居室等空间创造与民族情感产生了疏离。而当前空间艺术的研究往往容易忽略空间创作的地域文化背景与象征意义,以及空间创造时暗含的集体无意识。在此情形之下,民俗空间文化、地域空间审美的研究显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中国千百年来独具特色的空间审美观念、审美意识,并非源起于一时一地、一家一言,也绝非突然而至,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诗经》与《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诗骚"作品中的空间维度、空间观念、空间展现方式、空间与文化的交织等方面的特点深刻体现了我国古代南北方空间审美的共性与差异。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比较、探析,对于系统研究中国空间审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时下,大学生择业、公司企业竞聘,就连村委会支部书记以及大中专、中小学校学生干部的选择,也大都进行公开、公平竞争,这是民主的体现,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何使自己在竞争中取胜,尽最大能量地发挥自己,本人认为,首先要对竞聘演讲的一般特点即“共性”有所了解,其次还要对竞聘演讲的“个性”做到心中有数。所谓“共性”:是指竞聘演讲(或竞职演讲)所具有的口语性、群众性、时限性、临场性、交流性等演讲的一般特点。但由于它是针对某一竞争目标而进行的,所以,除了这些共性外,它还具有以下“个性”及特点。一、目标的明确性是竞聘演讲区别于其他…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受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双重影响,该地区所体现出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通过实地调研与理论结合的方法,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从地域文化视角对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丹东乡莫斯卡村的村落选址、空间布局以及单体建筑三个方面进行探析,总结出莫斯卡村在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营建智慧及特色,并总结其对传统村落可持续性发展及地域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