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卒中单元已被证实是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化卒中医疗作为卒中单元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脑卒中治疗模式新的趋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健康问题.卒中单元已被证实是目前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方法,组织化卒中医疗作为卒中单元的进一步发展,成为脑卒中治疗模式新的趋势;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建立和实施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新模式,有助于降低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探讨一种中西医结合脑卒中治疗模式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为脑卒中治疗模式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的心理障碍不但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严重阻碍整个康复治疗的进程。心理疗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障碍康复手段,其有效性已得到相关临床研究的证实。但如何根据临床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心理疗法加速患者功能的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终帮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为了更好地提高对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和干预,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各期心理障碍的特点,对脑卒中后心理障碍的康复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的预防重于治疗,长期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是预防支气管哮喘的最佳选择,已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认可.本文通过对30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预防性吸入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提示医务人员在支气管哮喘患者预防性治疗期间,应针对每个个体,从各个不同角度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以达到预防性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除传统高危因素外还和动脉的炎性反应有关,如血管壁内炎性细胞的聚集,早期参与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晚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的形成。微生物的慢性感染已被发现有增加卒中发生的危险,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强弱程度也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的感染通过多个机制影响卒中的发生。概述了感染、炎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与治疗决策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除传统高危因素外还和动脉的炎性反应有关,如血管壁内炎性细胞的聚集,早期参与触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晚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和血栓的形成.微生物的慢性感染已被发现有增加卒中发生的危险,而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强弱程度也起到重要作用.微生物的感染通过多个机制影响卒中的发生.概述了感染、炎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方面的研究现状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缺血性脑卒中预防与治疗决策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7.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认为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等均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应首选药物治疗,在单一药物疗效欠佳时可加用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高,明显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认为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等均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卒中后抑郁的治疗应首选药物治疗,在单一药物疗效欠佳时可加用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9.
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中可能并发低血压,原因为假性高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季节变化、伴随疾病和不适当用药引起的低血压.低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甚至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低血压,给予相应治疗已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且存活者中 5 0 %~70 %的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 80 % ,所以 ,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决策水平 ,对更有效地治疗脑梗死以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1 缺血性脑卒中不同类型的特点目前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 ,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分型方案 ,许多国家都是根据病因或临床综合征 (由闭塞血管位置决定的 )进行分型 ,但这些分型方法都不能在发病急性期内…  相似文献   

11.
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青年脑卒中越来越普遍并严重影响着青年人的生活质量。青年脑卒中的患病率虽然低于老年人,但对患者本人身体、精神方面造成的损害,对家庭及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甚至更为严重。因此,防治青年脑卒中有着十分急迫的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青年脑卒中可能的发病原因,为临床及早诊断和及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脑卒中是中国人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同时也是最主要的致残病因。为了让存活的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和家庭,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年来,一些新技术也被应用于脑卒中康复领域,使得卒中患者的预后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本文就一些新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智能康复技术领域的机器人辅助下步态训练、虚拟现实技术,基于各种理论的新方法如减重平板步行训练、镜像疗法、运动想象疗法和强制性使用疗法,以及各种环境刺激的新方法如音乐治疗和丰富环境治疗,以及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等生物电磁刺激技术。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易导致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但许多患者不愿接受或延迟胰岛素治疗。本文旨在探讨胰岛素应用过程中患者及医护人员存在的心理障碍,即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并进一步阐述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易导致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但许多患者不愿接受或延迟胰岛素治疗。本文旨在探讨胰岛素应用过程中患者及医护人员存在的心理障碍,即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并进一步阐述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心理干预在放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通过实施恰当的心理行为治疗,尤其是教育性干预措施,达到改善放疗患者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以及降低治疗负反应的效果.采用病例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选用生活质量和心境问卷对160名正在进行放射治疗的住院癌症病人进行了心理干预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的总体情绪和总体生活质量状况,比对照组患者有明显的改善,但愤怒、认知功能以及恶心呕吐症状在两组间的差异不显著;干预组组内比较中,角色功能没有显著性差别.其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调查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现状,分析其相关因素并提出策略.应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锦州市某医院106名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7.32±5.48)分,处于中等水平.其影响因素是医疗费用的付费方式、生活自理能力和照顾者的健康状况.老年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明显,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有利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脑卒中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头CT扫描,化验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对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7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与非糖尿病发生脑卒中患者进行比较分析。200例患者中糖尿病88例,患病率44%,两组患者比较糖尿病并发脑卒中发生多灶性梗死(P〈0.01),血流变学分析(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患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必须及早控制,防止脑卒中发生、发展,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易导致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种常见疾病.早期应用胰岛素是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手段.但许多患者不愿接受或延迟胰岛素治疗.本文旨在探讨胰岛素应用过程中患者及医护人员存在的心理障碍,即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并进一步阐述其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伴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近年来脑卒中诊治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许多有关脑卒中的诊治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如卒中后血压的控制,高血压脑出血的止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卒中单元以及卒中的预防等方面。从这些转变中渗透着许多哲学观点,如否定之否定规律,科学假说与理论之间的关系,系统论的应用等。运用哲学的观点认识脑卒中的诊断治疗的转变,对日后的临床和科研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寿命的明显延长。近年来,老年肿瘤的发病率亦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老年肿瘤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当务之急,现代肿瘤的治疗模式已从单一的治疗肿瘤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治疗模式转变,老年肿瘤病人的治疗策略与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肿瘤治疗不仅提高病人的治愈率,更要注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人为本,探索老年肿瘤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