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核心自我评价:人格倾向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国外学者整合了有关工作满意度的人格倾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核心自我评价的概念。核心自我评价包括四种核心特质:自尊、控制点、神经质和一般自我效能。四种特质构成了一个更为基本的结构。核心自我评价及四种核心特质与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存在较强的相关,且能够有效预测这些变量。文章最后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比如对于结构问题的探讨和跨文化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2.
核心自我评价概念的提出及其验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卫  张厚粲  朱小姝 《心理科学》2007,30(5):1057-1060
自尊、控制源、一般自我效能和神经质四种人格特质都是关于个体对自我评价的概念,Judge等人认为在四种人格特质下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结构,他们将其命名为核心自我评价(core self-evaluation)。本研究通过对400名企业职工的调查,结果表明有一个单一因素可以解释四种人格特质间的相关。并以大五人格和关系绩效为效标做增益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核心自我评价对外部效标的解释后,单个特质的增益效度很低。研究结果证明了核心自我评价概念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王婷  高博  刘君  孙鉴  甘怡群 《应用心理学》2009,15(2):148-154
目的:探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公司内技术部门人员核心自我评价是否包括集体自尊的维度及其与工作投入、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在人力资源部门人员的指导下,301名公司技术部门人员填写了工作倦怠量表(MBI—GS)、工作投入量表(UWES)、经典核心自我评价4个分量表、集体自尊量表以及核心自我评价集成量表(CSES),并以密封信封方式提交。结果:(1)集体自尊对核心自我评价的载荷为0.68,是核心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2)加入集体自尊维度的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路径系数分别达到了0.79和-0.54。(3)采用集成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测量也支持了这一结果,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各维度的回归系数均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集体自尊是中国文化背景下技术部人员的核心自我评价重要成分,且加入集体自尊维度的核心自我评价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葛枭语  侯玉波 《心理学报》2021,53(4):374-386
基于儒学经典命题提出君子人格通过自我控制与真实性的链式中介对心理健康产生正向效应的假设, 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总样本量为1169)。结果表明, 君子人格正向预测同时测量的心理健康(研究1)和6个月后测量的自尊、核心自我评价、情感平衡, 负向预测心理症状(研究4); 君子人格正向预测自我控制特质(研究1)和自我控制决策(研究3和研究4), 受到情境模拟操纵的自我控制提升心理健康与真实性(研究2), 受到回忆启动操纵的真实性提升心理健康(研究3); 链式中介作用也得到了同时和跨时间点测量、统计控制和实验控制等多方法结果的支持。君子人格水平较高的人, 更易自我控制, 由此感到自己的行为与真实自我更加一致与贯通, 因此具有更积极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胡琳丽  蔡晨 《心理科学》2012,35(3):701-705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考察想象不同的重要他人对于个体自我评价转移的影响,并探讨自尊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考虑到大学生年龄相当,拥有相似的角色经验,故本研究选用了大二女生作为被试。研究选择了三类重要他人:父母、同性朋友、异性朋友(包括男朋友),由于每一类重要他人所对应的关系自我各不相同,所以研究编制了针对不同重要他人的自我评价特质词表,作为因变量测量的工具。 过程与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两个实验,实验中将用到录音机。实验一为单因素实验设计,在三个实验室同时展开,各个实验室的想象重要他人分别为父母、同性朋友、异性朋友。主试告知参与者,本实验将进行一项大学女生的想象力测试,首先聆听一段描写风景的散文录音,进行想象练习。然后请她们在头脑中想象一位指定的重要他人,比如想象重要他人的形象、语言、行为等特征,尽可能详细生动。想象结束,首先请被试回忆并填写刚才想象的主要内容。然后告诉被试,另一个课题组正在搜集有关“当代大学生自我形象”的资料,请她们帮忙填写《自我评价特质词表》,对自己的一些特质进行评价。最后,主试向参与者致谢并进行了解释。实验二的想象重要他人为同性朋友和男朋友,实验过程与实验一基本一致,在自我评价测量中采用了专门针对“同性朋友”和“男朋友”的量表,并在想象完成后填写自尊量表。 结果与结论:本研究所有统计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在a<0.05的水平上进行。研究探讨了中国文化背景下大学女生的关系自我评价特质,发现其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关系自我评价特质显著不同。证明了想象重要他人影响个体自我评价的维度,并会产生自我评价转移的现象,没有发现自尊变量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尊影响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然而由于能动性特质自我评价能够预测自尊,高自尊的个体拥有更高的能动性自我评价,因此自尊对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的影响是否只体现在能动性特质维度上还未可知。60名女被试分别评价高、低吸引力女性目标在能动性和社群性人格特质维度上的符合程度。结果发现:能动性维度上,高自尊被试对高吸引力目标在积极特质形容词的符合程度评价显著高于低自尊被试,低自尊被试对低吸引力目标在积极特质形容词的符合程度评价显著高于高自尊被试;社群性维度上,高、低自尊被试均认为高吸引力目标与积极特质形容词更符合。研究结果表明,自尊对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能动性评价上;在社群性评价上,高、低自尊被试都表现出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认为,人们为了维护当前积极自尊,主观上会远离过去失败而亲近过去成功。本研究采用线段评估法,选取311名中国大学生被试,通过两个实验考察自尊水平、事件效价与时距对过去事件时距估计的影响,以检验该理论的文化普适性。结果表明:对过去事件的时距估计,自尊水平、事件效价及其交互作用在同一时距里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时距的主效应及其与事件效价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在负效价水平上存在显著时距差异,在正效价水平上无显著时距差异。研究结果不支持基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时间自我评价理论。  相似文献   

8.
周静  谢天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5):914-925
物质主义的经典研究分别从人格、价值观、目标和需要的角度界定和理解物质主义的相关现象。自我概念一直是贯穿物质主义研究的线索, 但直到最近研究者才试图以它为理论基点统摄与整合已有研究。相关研究表明, 物质主义者对自我的评价较低, 表现为低自尊、权变性自尊; 对自我的认识具有不一致性, 表现为自我概念不清晰、外显-内隐自尊分离、以及自我差距(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最近出现的两个综合理论——物质主义的自我逃离理论与物质主义的认同目标追求理论提出, 物质主义是个体将物质拥有作为逃避自我的方式或满足自我认同动机的手段。这两个理论弥补了现有物质主义研究缺乏整合性理论的不足。未来研究可以通过借鉴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 超越单纯的物质主义者自我匮乏的思路, 从而做出更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9.
王轶楠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9):1422-1426
自尊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核心概念之一, 近年来也备受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关注。已有的脑成像与神经分泌研究结果显示, 特质性自尊和情境性自尊拥有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共享的神经机制, 更为重要的是, 特质性自尊会通过影响个体在社会排斥情境中的大脑活动与神经内分泌反应, 调制他们的情境性自尊。为了全面而系统地揭示自尊的内涵与机制, 未来的研究亟需一个整合性的理论框架, 能够将不同类型的自尊, 应激反应模式, 以及大脑特征间的关系加以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岳彩镇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12,35(3):735-739
反思自我评价是指个体对于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知觉;它对自我概念、种族认同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反思自我评价并不完全准确,它受熟悉性,自尊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关于反思自我评价的形成,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直接观察模型、他人反馈模型和自我理论模型。由于中西方在文化、社会和历史背景上的不同,应加强建构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反思自我评价理论;另外,也应加强对反思自我评价研究的应用探讨。  相似文献   

11.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on core self-evaluation or positive self-concept, a broad personality trait indicated by four narrow traits: self esteem, generalized self-efficacy, locus of control and emotional stability. We review evidence suggesting that the four core traits are highly related and load on a single unitary factor. We more generally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 validity of core self-evaluation through its relation with job satisfaction, job performance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 Finally, we also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by T. Judge of the first direct measure of the concept.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初中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此作用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差异性,对北京市四所初中697名初一到初三的学生进行了班级地图量表、中学生学习压力问卷、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的测查。结果表明:(1)总体班级环境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女生在学业自我决定上具有小效应量的显著优势,男生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女生,核心自我评价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2)班级环境中的师生关系和班级行为自控可以显著预测学业压力,两者共同解释学业压力12%的变异;(3)男生和女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4)女生群体中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于男生群体,说明性别对此中介效应存在调节作用。最后对核心自我评价在班级环境和学业压力之间的中介机制及其对女生群体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核心自我评价自提出以来,便倍受关注。纵观15年的研究历史,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已从工作领域扩展到了学校心理健康领域。本文首先回顾了核心自我评价提出的背景、概念和结构、测量方法、与大五人格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和工作绩效的关系机制。然后,对核心自我评价的跨文化研究和在我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孙兰孟慧  仲伟佶 《心理科学》2014,37(5):1232-1237
本研究以245名企业员工为被试,从感知到的不同来源社会支持的角度探索了核心自我评价对员工生活满意度不同领域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家庭、朋友、工作和自我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家庭支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家庭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在核心自我评价与自我满意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朋友支持在核心自我评价与朋友满意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表明,核心自我评价能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中的非关系型领域,能通过各类社会支持分别间接预测生活满意度中的各类关系型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工作倦怠量表对广州市425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成就感降低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应对方式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中起着中介作用.其作用路径为:核心自我评价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间接影响情感耗竭,核心自我评价通过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间接影响人格解体,核心自我评价直接和通过积极应对间接影响成就感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儿童期虐待对成年后孤独感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基于反应风格理论和依恋理论,使用问卷随机调查了811名大学生。结果显示:(1)反刍思维在儿童期虐待与孤独感之间有显著中介作用;(2)核心自我评价在儿童期虐待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起显著中介作用;(3)核心自我评价与反刍思维在儿童期虐待与孤独感之间起显著连续中介作用。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揭示儿童期虐待对孤独感的影响机制,对抑制儿童期虐待的消极后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法对湖北省67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了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交焦虑的路径,考察了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和自我关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相对剥夺感可以正向预测大学生社交焦虑;(2)核心自我评价在大学生相对剥夺感与社交焦虑之间起中介作用;(3)自我关注调节了核心自我评价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即随着自我关注程度提高,核心自我评价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