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家训教化对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传统家训文献的涌现和大量刊行是在唐代以后,而以明清和民国前期最盛。民国及以前基本没有家训研究,新中国成立后只是一些教育史、思想史、哲学史、文化史专著或教材中涉及少数家训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家训整理、出版增多,家训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学者们对家训内涵、家训思想史分期和发展历程、规律、基本思想内容都进行了系统研究。在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文化方面,学者们在倡导建立"中国家训学"、利用传统家训资源价值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国外对中国传统家训思想的研究成果极少。当前亟需进行系统的文献搜集与整理,加强对传统家训思想史深层次探讨和横向交互研究,在开发利用传统家训史料资源、创建新的家训文化等领域也亟待拓展深化。  相似文献   

2.
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与中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训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宝库中一笔可贵的遗产 ,本文研究了传统家训中极具特色的处世之道的理论和教化途径、方法 ,特别就如何批判地继承和弘扬传统家训教化的理论与实践为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藩家训伦理思想是中国仕宦家训的发展颠峰。其主要内容是:孝悌乃家和之方,勤俭乃兴家之本,谦敬乃交接之要,知足乃立身之术。其基本方法是:以身立范法、严爱殷责法、因材施教法。这些内容和方法对于当今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行政道德、劳动伦理及消费伦理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类自产生之初便致力于对于规律的探索,关于周期律的考察亦是屡见不鲜。本文以史为鉴,在家国同构的前提下,基于对中国传统封建王朝的兴亡与帝王家训、家风间关系的考察,类比分析家训、家风与中国传统家族盛衰之间的关系,并试图在家训、家风的视阈下揭示中国传统社会家族盛衰周期律,并挖掘影响家族盛衰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当代家庭的优秀家风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致思路向。  相似文献   

5.
家训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特色,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之光,本着修身、治家、立业的核心思想,对个人的伦理教育和人格塑造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家训的基本倾向是积极的,体现了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家训史》作为众多书籍中的一本,对中国整个家训的发展史按照时间纵向梳理的方法对不同朝代家训的具体内容作出概述,从中体现了各自的内容、原则、特点、演进规律,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本书以一种辩证的视角去看待传统家训,在肯定家训价值的同时,也提到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封建地主阶级局限性的影响所产成的糟粕。  相似文献   

6.
古往今来,许多名人撰写了大量富含哲理、情意殷切、生动感人的家训妙联,广为流传,常被人引用为做人处世和治家的格言。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家训源远流长,何处是其源头?宋代陈振孙认为是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他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①《颜氏家训》确实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系统、内容丰富的家训著作,但它主要适用于仕宦之家教导子弟传继家业的需要,不能代表中国传统家训的全部。从家训史考察,中国远古“五帝”禅让与家学世传就孕育了传统家训的萌芽,而周初的王室家训,包括太任与武王妃的胎教,文王教武王,武王、周公、召公教成王,成王教子弟等,则真正有了开创的意义,而以周公为杰出代表。因为他不仅对前辈的“遗训”②作出了归纳总结,而且从天…  相似文献   

8.
《周易》是古代中国哲人面向人自身展开思考和探索的智慧结晶,它热情关注人 在现实世界的生存问题。正是这样,《周易》对家庭问题相当重视,把思考和探索家庭生活的 智慧作为思考和探索生存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家训文化作为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相 结合的产物,深受《周易》的生存智慧的启迪。本文从家庭和谐的齐家之道、人生自强的立身 规则、积善避祸的利害选择、男尊女卑的夫妇关系以及知崇礼卑的美德追求等方面揭示了《周 易》的生存智慧对家训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积淀形成了丰富而独具中国特色的家训文化。宋代是我国家训文化发展史上最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其中蕴含的亲亲爱人、诚信为本、自强不息、孝老敬亲、廉洁公允的价值观念,依然是当前我国家庭美德伦理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传统家训政治伦理观念是传统中国政治伦理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发掘中国传统家训伦理思想中的政治伦理观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的政治伦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徐少锦与陈延斌两位教授编写的《中国家训史》,最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分 5编、38章、62万多字。该书是作者继 1 993年整理、出版了两卷本近百万字的《中国历代家训大全》之后 ,又在广泛吸取了近 1 0年来的家训研究成果基础上写成的。我国著名哲学家、93岁高龄的张岱年先生为本书题写了书名 ;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审阅了书稿并为之作序 ,认为“本书对中国传统家训从萌芽、产生、成型、成熟、繁荣以及由盛至衰过程的清晰勾画 ,对每个时期家训的特点和重点的提炼论证 ,对家训中的许…  相似文献   

12.
正家训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独特景观,是涵养家风、养护心灵的精神食粮。家训,训乎?很多人认为,家训应该是严厉的,就像现在一些领导人讲话所提的要求。非也!他们泽被后世,传诵至今,靠的决不是高高在上的训味,而是暖暖的爱意,满满的情味,深深的哲思。事实上,家训原本没有训味。家训很多是撰写者人生的经验总结,饱经沧桑的生活体味,传之后人,则是发自肺腑、谆谆  相似文献   

13.
家训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家庭教育方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含着十分深厚的美育观念。中国古代家训把塑造高尚情操、才华出众的君子人格作为家庭美育的重要内容和直接目的,要求君子当守道崇德、志存高远,有应世经务之才、率真儒雅的气质风范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认为美育重在艺术美、自然美的熏染,关键在于儿童早期教育,须循序渐进、行之有恒,贵在熏渍陶染、潜移默化。这些美育观念至今仍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家训是一种于亲情中培育规范、生养中予以教化的教育手段,一种于国家正式组织之外的道德教育。家训的内容是关乎人在这个社会"能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的起始伦理,家训的目的是使家庭中的成员能够"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成为于己、于人、于家、于国的楷模之人,最终推动民族和国家不断前进。中国儒家文化的起点是人性本善,人皆有恻隐之心,故道德成为国家管理最重要的手段。一种先"老吾老"然后实现"以及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4月10日至12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资料整理与优秀家风研究"课题组承办的"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优秀家风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徐州举行。来自中国大陆以及韩国、德国、日本和港澳台地区的97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5篇。会议采用大会主题发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家训文化与我国家庭道德建设陈延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传统政治、伦理特别强调修、齐、治、平的统一,把“齐家”与“修身”、“治国”、“平天下”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因而以教家立范、“整齐门内,提撕子孙”(颜之...  相似文献   

17.
传统家训消费伦理是中国古代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古代社会它曾对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矛盾、稳定家庭和社会的秩序起过积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它对于推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于既有民族特色、又具时代意义的现代消费伦理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家训的“仁爱”教化与21世纪的道德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家训的“仁爱”教化与21世纪的道德文明陈延斌“仁爱”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范畴,儒家的“仁”、“仁者爱人”(《孟子·离娄上》),墨家的“爱人若爱其身”、“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上》)等无不是这种思想的简明表达。由于中国古代社会以家庭为本...  相似文献   

19.
浙江家风家训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境脉,延宕出生生不息的文脉与血脉。浙江家风家训既带有传统文化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区域文化个性。传承浙江家风家训以及发掘其中蕴含的时代价值,对于现代公民美德养成、弘扬为人民服务的道德价值以及建构新型村规民约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羊有跪乳之恩, 鸦有返哺之情,孝亲之仁也。鹿得草而寻群,蚁得食而报众,爱群之义也。蜜蜂职责分明,大雁飞行有序,遵纪之礼也。蜘蛛结网而食,鹦鹉学舌而语,自强之智也。鸡非定时不鸣,燕非春社不至,持诚之信也。诸物无知,各具天性美德,人为万物之灵,立身处世,岂肯愧对于物。以上是陕西省周至县八十岁退休老教师景庆勋先生两年前所作的《品德修养家训》。该《家训》问世后,首先得到了周至县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先后印制了13万余份,无偿送入全县所有家庭和23所中学。1999年10月,景庆勋先生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