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规定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问题得出的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下篇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社会主义中的问题得出的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在上篇中,自然科学只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材料和根据来与马克思主义发生联系,在下篇中,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就会同社会问题结合在一起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对象,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融合而成的两大科学部门交叉的学科,  相似文献   

2.
论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是哲学界历来争论得很激烈的问题。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把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的内容分开。一门学科的对象和内容是两个有联系、但又截然不同的概念:研究对象是指研究活动所需的经验知识的来源;学科的内容是研究的结果,往往是以文字形态记录下来的知识,这种知识是后继者学习的对象,但不是学科研究的对象。例如动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动物,而内容是记载在书本和文献中的有关知识。本文在对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作这种区分的基础上,就哲学的对象、特点、内容和体系等问题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3.
科学哲学究竞应该研究什么?在《科学哲学》创刊60周年之际,这一问题的答案仍不十分清楚。从前,科学哲学似乎主要研究科学理论的迷惑和不完美之处,很少涉及管理领域。但管理是人类至关重要的活动,如果管理不当,那么就会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灾难。特别是,非常需要反思如何管理科学,因为科学家认为自己是“真理制造者”。因此,希望科学哲学致力于探索现代科学中的真正疑惑之处,研究如何管理自由科学以使得把合理的伦理论证转变为伦理行动。  相似文献   

4.
肖明等人著的《管理哲学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书,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该书对管理科学作了全面系统的哲学概括。它分析了管理活动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过程,阐明了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探讨了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初步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管理哲学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一 从事一门学科的研究,首先要了解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但要真正了解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却又有待于对这门学科有系统深入的研究。这是一个辩证矛盾。所以,讨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时,不能要求在定义式的规定中把这门学科的内容都说清楚。但是,这个定义式的规定,又必须反映出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殊性质和范围,特殊的研究方法和发展道路。 我以为这是在讨论问题之前,必须有的共同语言,否则便无法讨论。譬如在哲学研究对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干部学校(党校在内)历来重视哲学教学,这是很对的,因为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这几年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讨论,更是把这个问题突出了。但是,期限较短(一年、二年)的干部学校的哲学教学究竟如何进行,同一般大学哲学课程相比,在内容上和要求上应有一些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可以说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因此有提出来加以讨论的必要。 一般地说,要懂得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涉猎这门科学的许多内容,重要的经典  相似文献   

7.
本刊自1984年第3期开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讨论”专栏至今,已相继刊载了九篇讨论文章,并发了短评和动态。从讨论情况看,对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期发表了两篇研究和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文章。高清海同志的文章论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看法,并提出了探讨该问题的一些原则。读后可以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欢迎更多的同志撰文参加讨论,并希望能联系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材料对自己的观点做出新的论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论自然哲学的学科建设吴国盛1自然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漫长的历史,但在我国当今的学术界,自然哲学并未被当作一门学科对待。原因很复杂。我国的近代科学事业本来起步很晚,关于自然哲学的专门研究更少,谈不上形成一门学科。1956年制定的我国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将“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简称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作为一项纳入其中,标志着这方面的问题已构成了一个学术领域,需要专门研究,但它毕竟只是一些“问题”,不太象是一门学科。后来,“自然科学哲学问题”被冠以“自然辩证法”的名称,名称一变,本来是一个问题域,现在倒象是一门学科,结果在规划书上写道,自然辩证法是介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门学科。就这样,自然哲学问题、科学哲学问题在“自然辩证法”名下得以研究讨论。80年代以来,从“自然辩证法”名下独立出了一大批分支学科,其中包括“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和“技术社会学’等,但“自然哲学”始终没有独立出来。这并不是说没有人研究自然哲学的问题,相反,在自然辩证法界,研究自然哲学问题的人占相当大的比例。自然哲学未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们只研究自然科学中的自然观“问题”,不把它当成“哲学”来研  相似文献   

9.
当前,人学研究已成为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中引人注目的基本问题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学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排斥人学,但绝不肯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人学。事实上,承认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绝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留给我们的人学遗产像一般认为的那样是一种人学的理论体系,是普适一切的人学公式,恰恰相反,它是研究在现实历史活动中的人的人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才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留给我们的宝贵思想遗产。因此,认真梳理马克思主义人学方法的形成逻辑及其最终形态的确立,对于上述问题的科学解决以及理解…  相似文献   

10.
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应用一门或几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另一门科学的对象,使得不同学科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方法的这种应用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科学方法的移植和渗透。具体地说,所谓“移植”,一般是指平行学科间一门学科的个别科学方法,向另一门学科的转移;而“渗透”,一般是指横断学科(数学、控制论、信息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入研究,在我国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引起了讨论。通常认为客观运动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和出发点。而一些同志则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有片面性。哲学始终同人与人周围的世界的关系打交道。对人的任何理解和对运动的普遍规律的理解,都是同深  相似文献   

12.
简讯     
1987年8月20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哲学”课题组在成都召开了首次“经济哲学”理论讨论会。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要深化经济理论和解决改革实践提出的一些重大问题,有必要建立“经济哲学”这样一门新的中介学科,而“经济哲学”的建立,又必将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部门哲学的内容。同时,经济学工作者与哲学工作者及其他理论工作者携手联合,共同开拓“经济哲学”研究,也是地方社科院发挥“整体优势”的一次有益的尝试。与会同志还就“经济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体系和方法论等问题发表了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加强哲学研究和其它各门科学的联系与合作,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当代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迫切要求。自1984年以来,本刊与其他兄弟刊物协同,为加强哲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联盟,作了一些工作。今年9月21日,《文学评论》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邀请文学所、哲学所部分同志就文学和哲学的结盟问题举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4.
人类心身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国外学者将神经科学与哲学研究统一起来,集合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双方的研究成果,以此来共同推进人类心身问题的研究,因此诞生了一门介于神经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独立学科,它有着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和特殊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这门学科就是神经哲学。  相似文献   

15.
试论政治哲学的学科性质及本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哲学”是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门类,也是当代政治学研究的一个特殊方向。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性学科,它必然有其产生的理由和特定的研究对象。因此,总体上把握政治哲学,搞清其基本问题和本质特点,是我们深入研究这门学科的前提。什么是“政治哲学”?这是我们首先...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园地中,有一门早就破土而出的学科,长期以来遭到不应有的冷遇和眨抑。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或法律哲学)。应当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重视和加强对这门学科的研究,以发挥它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心身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国外学者将神经科学与哲学研究统一起来,集合两门学科的研究方法、综合双方的研究成果,以此来共同推进人类心身问题的研究,因此诞生了一门介于神经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独立学科,它有着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和特殊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这门学科就是神经哲学.  相似文献   

18.
《哲学研究》1984年第3期短评《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问题,是个难度相当大的问题,要对它作出完整的科学的表述,必须花大力气进行研究。”事实正是如此。自从这一讨论开展以来已经发表了不少文章。在其中的一些文章中出现了这样的一种倾向:离开哲学的历史发展,割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前的哲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系统规律深化发展了唯物辩证法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系统论等横断学科的产生,表明在客观世界中除了具有数学所研究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些普遍关系。这些学科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这些普遍关系的科学认识方法。这对于人类理论思维和实践活动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需要从哲学上给予正确的回答。国外哲学界和科学界对系统论的哲学意义看法很不一致;国内哲学界和科学界对系统论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究竟应该从系统科学中吸收什么东西,意见也不相同。本期发表的孙凯飞同志的文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当代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引起一场哲学革命”,“系统规律是本世纪人们发现的一条新的规律”,它“深化发展了辩证法的规律”,“把唯物辩证法规律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该文提出的问题是重要的。研究和讨论清楚这个问题,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很有意义。我们希望哲学界和科学界的同志撰文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20.
1985年,我们中的一个曾经提出开展马克思主义行为科学的研究,并构筑了马克思主义行为科学体系。这里,行为科学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十大部门之一提出来的。“社会论”(或称“行为哲学”)是行为科学整个学科的哲学概括。几年来,我们对这一门哲学学科又有些思考,现在写成这篇文字,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