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1993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电子计算机是二十世纪的一项重大发明。它的诞生和应用,在人类认识史上树立了一座光彩夺目的丰碑,标志着人类认识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又前进了一大步,开始跨入人-机文明的新时期,在原有自然认识主体的基础上,开始形成新的人-机认识系统——一种新形态的人-机结合的认识主体。因而,认真研究这种新形态的认识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和给人类认识形式、认识方式所带来的新变化,对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新的技术革命及其对策研究中,不仅涉及许多有关技术开发、经济振兴的具体途径和措施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值得从技术哲学和一般方法论上进行分析和探讨的理论伺题。例如,新技术革命的实质及其相应对策的性质;技术革命发生的内在因素和社会条件;技术革命推动社会发展的途径和作用机制;确定新技术革命对策的方法论原理以及利用新技术革命机会的条件和现时可能性,等等。本文拟围绕确定新技术革命对策的方法论问题,从  相似文献   
3.
这是王海山同志在1981年11月18日—19日于北京召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现代自然科学”座谈会上的发言,现予补发。  相似文献   
4.
现代自然科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应用一门或几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另一门科学的对象,使得不同学科的科学方法和对象有机地结合起来。科学方法的这种应用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科学方法的移植和渗透。具体地说,所谓“移植”,一般是指平行学科间一门学科的个别科学方法,向另一门学科的转移;而“渗透”,一般是指横断学科(数学、控制论、信息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两种研究技术价值论的方法论模型:一种是以认识论为基础的三维系统分析模型;一种是以历史观为基础的文化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