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力落后儿童在实验情景下用手抓物的方式、及其与大脑侧偏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智力落后儿童混用手情况多。被试在取物时,使用左手或右手次数的比率平均约为1:2,相当于1—2岁正常儿童用左、右手取物的比率;(2)性别与年龄对落后儿童用手方式无明显影响;(3)病情等级对用手方式有明显影响:轻度智力落后儿童使用左、右手的比率大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的同样比率;(4)智力落后儿童抓物的线索在四个实验中不完全相同:实验Ⅰ至Ⅲ的线索为位置(近手),实验Ⅳ为对实验用具的喜爱;(5)在混用手与大脑侧偏化(或优势脑未分化)不完善之间,可能有直接关系。此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吴崇翔作品     
吴崇翔 《美与时代》2021,(3):134-134
双层扶手公共座椅人们在坐着的时候,无意识下会有将酪膊时放在扶手上的习惯。而公共连猗上相邻两人中间却只有一个挟手,往往会有一人没有扶手可闱。双层扶手公共座椅设有高低两个扶手,相邻两人的略医不会相互打揽,无意识行为是人的本能。只有遵循人的本能的没计,才会收获更好的用户体险。  相似文献   

3.
性梦是指在睡梦中发生性行为,这也是性成熟后出现的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据某市的一项调查,大学生中约有70%的人经常或有时梦见性活动,其中男生比女生多。研究发现,男女两性的性梦内容和表现有所不同。男性的性梦常伴有射精,即梦遗。梦中情人多为不认识或仅仅见过面的女性,很少梦见自己所爱的人。梦中的情景总有几分奇幻、几分恍惚,非普通语言能形容。醒后往往回忆不起梦境的全部细节。  相似文献   

4.
荀子"人性"包含本然性即自然属性和实然性即社会属性两个层面。二者并非静态并列的关系,而表现为从本然性到实然性的落实与发用的动态过程,依次展现为从人的内在生命机理显现为自然本能、从自然本能外化为不同的社会心理和认知倾向的过程,此过程与人从出生开始的社会化过程相表里。荀子论"性",始于"性伪之分",此性为本然性;论善恶,终于"性伪之合",此性为实然性。善恶皆属于"性伪合",是性与不同之伪结合的结果。荀子言"恶",意在强调人要对社会化过程极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弊有高度的警醒和自觉意识,并通过礼义教化及时进行防范与补救。  相似文献   

5.
错觉是人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即人类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不正确判断或歪曲。在日常生活中,错觉现象的产生很普遍。比如,一公斤铁和一公斤棉花的物理重量相同,但人们用手提起比较时会觉得一公斤铁比一公斤棉花重得多。这是因为人们对当前事物的感知往往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或者说人们总是在旧有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当前事物的。经验告诉人们铁重棉花轻,因此当人们用手掂它们时,就产生了错觉。  相似文献   

6.
和气     
方子 《天风》2008,(2):33
最近听一位基督徒朋友谈自己的体会:"在一个团队里,若想和气,真的好难,有时你想与别人和气,可是别人却偏不给你和气的理由;有时真想抽某些人的嘴巴,可想想自己是基督徒,是上帝的儿女,又不能这样做!做人真难,有时真想放弃了,放弃信仰的原则,与某些人一干到底,因为这种人往往是欺软怕硬的,但又一想,不能和这种人一样,否则自己也将好不到哪去……"  相似文献   

7.
人与动物的差别从基因上看并没有多少区别,便如最新的基因研究成果表明人与猩猩的基因差距不过2%。但是人与动物的差异却存在着数量级的鸿沟,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大脑的功能,即想象、推理、分析、归纳、综合和思维的能力大不一样。然而在生活中人与动物的推理和思维有  相似文献   

8.
人是万物之灵,既坚强,又脆弱,极易受到伤害。个体遭受挫折后必然会有所表现,以解脱挫折对自己带来的心理烦恼,减轻内心的冲突和不安,于是个体便想方设法从生理和心理上来保护自己。对生理上的自我防卫,人们容易接受、认可,而对心理上的自我防卫,人们却往往认识不多。 人的心理防卫机制主要有两大类,即现实定向  相似文献   

9.
周永健 《天风》2008,(18):39-39
问:信主的人蒙神眷爱赐福,其一生是否平安无事?他所做的必然顺利亨通?事实上并非如此.为什么有些人事事顺利,有些人却困难重重?神是否偏待人呢?  相似文献   

10.
前言大乘教义,崔巍浩瀚,精通实难,对其中某些根本性的问题,即关键性的问题,教内原无统一的定说定见。因各宗各派,主张互异,即一宗之内,亦每随人而异其说。面对这种情况,只好一面求同存异,另一面对此应尽量排除偏而不中之见、缺而不圆之说,力求探索以“如所有性真实性”和“尽所有性一切性”为内容的看法和说法,从而使学人能据之以通圣教、达正理、起妙行而超凡入圣,成就其相应的圣果。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活在世上,别人对你的能力有个基本的判断,但往往不是看得过高,就是过低,很少有恰如其分即正好的时候,看的高了,容易满足虚荣心,看的低了,似乎很难受,要叫我说,高看不可喜,低看却不见得是坏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的左右利手分布   总被引:76,自引:2,他引:74  
李心天 《心理学报》1983,16(3):27-35
在利手与大脑语言优势半球的研究中,尚缺乏中国人左右利手的基本数据。本研究从全国各地调查了18,593名男女正常人和1,748名神经精神病患者的利手分布。正常人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同卵和异卵双生子,以及各种职业的成人。同时还调查了七个少数民族的利手分布。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人的左利率仅为0.23%,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左利手数值。  相似文献   

13.
爱与恨     
人这种实体的根本特性在于拥有诸心灵偶性。伴有心灵偶性的实体被诸心灵行为所拥有的内知觉明察。心灵现象依奠基顺序包涵表象、判断、爱恨三个层次。作为最高级的心灵现象,爱恨在拥有本己特性的同时也受到表象与判断的多重影响。爱与恨(偏爱与偏恶)具有严格的正误之分。正确之爱恨(偏爱与偏恶)发自个体却不陷入个人趣味,与理智相关却不唯智是从。只有在正确之爱恨(偏爱与偏恶)中,价值位序才能显现,人才能完善自身,德福才能统一。  相似文献   

14.
张恩慧 《天风》2005,(10):48-49
人生就像一本书,傻瓜们走马观花似地随手翻阅它,聪明的人用心去阅读它,因为他知道这本书只能读一次。喜欢热闹,却往往在最热闹的时候突然感到内心极度的孤寂;喜欢安静,却往往在安静的时候心潮澎湃;喜欢一个人坐在黑夜里对着屋顶发呆,也喜欢在一群人中高谈阔论;追求完整,却偏偏喜欢破坏的感觉;喜欢把秋天的落叶踩得劈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两项实验考察时空信息对拦截运动启动的影响: 实验一为知觉估计实验, 通过释放匀速小球模拟拦截过程; 实验二为特定拦截路线情景下的拦截行为实验, 即固定手的拦截方向, 但容许拦截速度自由控制。结果发现, 拦截行为的启动基于综合信息, 在所拦截物体作慢速运动的情景下拦截行为启动偏早, 而在快速运动的情景下启动偏晚, 结果不支持单纯用tau理论解释启动行为。本研究对手的速度伴随效应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孔子研究》2020,(1):7-15
中国的"性"的思想,是对"人本来是何种存在"这一问题的中国式的质疑和解答。这是春秋末期以来中国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论题之一。中国的"性"的思想主要讨论人"性"是善还是恶这一价值评价的问题,即战国时期儒家讨论的"性善说"、"性恶说"。到了西汉初期,在这些讨论中出现"性三品说"--即人生来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理论。自东汉至唐代,许多人以《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为该理论的根据。本文从"性"的思想的诞生开始,关注春秋末期至唐宋时期约1500年间"性三品说"的成立、发展、消失的过程,提出《论语》的《公冶长》《阳货》《雍也》等不是经孔子之手而成的。  相似文献   

17.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一个绝对的生命禁区。它的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占非洲总面积的32%。撒哈拉沙漠以它的宽广、风沙、烈日扼杀着每一个犯边的生灵,它不允许飞鸟出现在它的天空,也绝少让绿草生存在它的地面。然而,法国人却偏不信邪。1995年3月,一支由洛勒尔任队长,由3名敢死队员组成的探险队向它发出挑战,声称要徒步横跨撒哈拉沙漠。  相似文献   

18.
道史小考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猛 许逊 《晋书·艺术·吴猛传》载称:“吴猛,豫章人也。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驱蚊,惧其去己而噬亲也。年四十,邑人丁义始授其神方。因还豫章,江波甚急,猛不假舟楫,以白羽扇画水而渡。观者异之。”《老氏圣纪》(似即尹文操撰、杨上器注《太上老君玄元曼帝圣纪》)记述近此而稍繁,云;“吴猛字世云,豫章人也。性纯孝;夏夜  相似文献   

19.
儿时,母亲常常牵着我的小手。在街上人多的地方,我更是让她牵紧我,生怕她一一松手,我就会立刻丢了似的。只要母亲牵着我的手,那就准会有好吃的、好玩的及热闹的地方去,就有一种安全感,走再黑再险的路也不害怕。记得一天下雨了,母亲一手打伞一手牵着我的手,在过一座长长的小石桥时,因下雨路滑,我差点儿滑进河里,多亏母亲那有力的一牵。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很多人牵过你的手,但再多,也没有一个人能代替母亲的手。长大了,手不用母亲牵了,可她的心却仍在时时刻刻地“牵”着我。如今,母亲已经离开我好些年了,我多想让她再牵一一牵我的手啊!  相似文献   

20.
心灯     
思恩 《天风》2007,(8):10
漆黑的夜晚,走在羊肠小道,若有一盏灯,该是多么令人欣慰之事。然而,在人生的路途之中,往往我们需要光时,却寻不见发光的灯,我们需要亮时,灯却熄灭了,也往往是在那样的时候,我们才感受到灯的重要性。是的,灯作为能够发光的器具可以带给人光亮。其实,人的心也如同灯一样,心不仅仅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它同时也表达着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