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四川汶川大地震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地震我们如何应对?突发的灾难除了顷刻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会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帮助灾区人民渡过心理创伤,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和对心理社会功能的后遗影响。灾后心理危机同样是灾难,灾后心理疏导需专业人员,抗震救灾与灾后的心理干预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2.
大学新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教育内容确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柳友荣 《心理科学》2004,27(5):1242-1244
对大学新生实施入学教育几乎是高等院校的一件例行性事务,本研究对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负性生活事件进行了必要的调查研究,并依据负性生活事件确立了相应的新生心理教育内容。通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对大学新生实施心理教育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适应能力,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对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来讲,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和社会对他们的期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由于对自己对新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新生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其学业,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走上社会以后的适应问题。因此,本文拟就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社会因素进行探讨,试图为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探讨高校教师人格对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对南昌三所高校270名教师进行了心理资本、症状自评量表和人格测验,分别用SPSSl7.0和LISREL$.71进行了t检验和建构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心理健康和人格测验分数的性别差异、职称差异不显著,t值在0.11到1.28之间,均有P〉0.05。大学教师人格的三个维度均对其心理健康与心理资本有中等程度的影响,E维度和P雏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系数为-0.39和0.52;E雏度、N维度和P维度对心理资本的影响系数为0.54、-0.43和0.52;人格E、N、P维度经心理资本的部分中介作用,时心理健康的间接效应是-0.23、0.18和O.23,t值分别为-3.25、2.96和3.25,P值均小于O.01。结论:大学教师的人格与其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问题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关注大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同时关注他们的人格与心理资本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考察感知到的压力在D型人格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在新生入学3个月内的不同时间点,利用D型人格量表(T1)、心理韧性量表(T2)、感知到的压力量表(T2)和心理健康量表(T3)对某大学142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是否恋爱和心理健康(T1)后,社交抑制对感知到的压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感知到的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即社交抑制通过感知到的压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在负性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感知到的压力中介作用不成立;(2)心理韧性在社交抑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心理韧性在感知到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3)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而且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感知到的压力在D型人格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及心理韧性的调节作用。在新生入学3个月内的不同时间点,利用D型人格量表(T1)、心理韧性量表(T2)、感知到的压力量表(T2)和心理健康量表(T3)对某大学142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在控制性别、年龄、是否恋爱和心理健康(T1)后,社交抑制对感知到的压力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感知到的压力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即社交抑制通过感知到的压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心理健康;在负性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感知到的压力中介作用不成立;(2)心理韧性在社交抑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心理韧性在感知到的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调节效应显著;(3)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成立。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理解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过程中的心理状况,而且为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冬梅  赵晓川 《心理科学》2008,31(6):1496-1498
目的探索运用班级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环境的促进作用.方法选取某大学新生两个自然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班级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干预.结论:(1)班级心理辅导对促进大学新生的环境适应具有显著的效果.(2)利用大学自然班级进行心理辅导来改善新生的适应问题有其独特的优势.(3)高校应面向全体新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社会支持的特点与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374名大学新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了在进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中,新生社会支持感受总体水平及来自父母、同伴与教师的社会支持特点与变化。研究发现,在不同时期,来自家长、同伴、教师的支持程度具有显著差异。新生社会支持感受的总体水平存在升高的变化趋势,而不同支持源的支持水平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同时,来自家长、新同伴的支持与个体总体社会支持感受的变化具有相对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社会支持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构建以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通过对523名本科生新生问卷调查,检验本科生导师指导影响新生大学适应性的内在机制。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导师指导各维度对大学适应性均有显著正向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导师指导和大学适应性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这提示高校管理者在具体实施中应该进一步细化和规范新生导师制,并关注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激发。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基于社会阶层心理和社会标签理论,考察了大学新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地位、贫困生身份及抑郁情绪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问卷法在全国按东部、中部和西部共调查了1042名大一新生。通过差异检验、相关分析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结果发现:(1)贫困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均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而在抑郁情绪上贫困生则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大学新生的主观社会地位在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抑郁情绪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贫困生身份对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效应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认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通过主观社会地位的中介作用和贫困生身份的调节作用对大学新生的抑郁情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类型的测评维度对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方  孟庆茂 《心理科学》2005,28(6):1437-1439
本研究将测评维度分为行为能力和心理特质两组,考察对评价中心结构效度的不同影响。A公司216名部门副经理级员工接受了本次管理素质评价中心测评,采用公文筐、角色扮演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三种方法,测查行为能力和心理特质两组维度,各自有三个维度被一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多质多法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评价中心以行为能力比以心理特质为测评维度结构效度好;以行为能力为测评维度时,会聚效度和区分效度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为了充分了解藏族高职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UPI问卷对西藏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畜牧兽医系和财经系393名藏族高职新生进行了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通过SPSS13.0对数据在心理健康状况总水平、"自杀意念"、性别差异、三个关键项目因子、选择最多项目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总体而言,藏族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并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总结出五点措施:1、做好藏族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2、健全学生心理档案;3、加大学校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活动;4、针对性的开设心理教育健康课;5、加强学校思政和心理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边远地区综合性大学新生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同其家庭出身,智力水平及生源地等因素有关,研究其心理健康水平及成因,对于提高边远地区大学生心理素质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了大学新生宿舍人际挫折对其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GQH-20心理健康量表》、《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大学354名大一新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1)宿舍人际挫折的性别(t=2.59*)和专业(t=2.58*)差异显著,城乡差异不显著。(2)积极心理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2.07*),消极心理方面有显著的专业差异(t=2.17*,t=1.99*);(3)宿舍人际挫折和心理健康状况(β=0.404,t=8.277***)及自我肯定(β=-0.161,t=-3.057**)、忧郁(β=0.503,t=10.932***)、焦虑(β=0.481,t=10.295***)三个维度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结论:大学新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宿舍人际挫折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灾后心理援助的组织与实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根据汶川震后心理援助的工作实践和经验积累,提出灾后心理援助应当从警戒期、抵抗期和衰竭期(时间维度)和灾难中心、周边地区、非灾区(空间维度)构建工作框架,针对重灾区的应激阶段、灾难周边地区的应激阶段、非灾区的应激阶段、重灾区的冲击阶段、灾难周边地区的冲击阶段、灾区的重建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援助。总目标是通过在灾区建立心理援助工作的长期机制,降低受灾群众的心理创伤程度,激发内在潜能,增进面对灾难和挫折的能力,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帮助其认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促进个体顺利完成心理重建。此外,对心理援助工作的原则、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等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心理援助的组织和实施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用"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及"社会支持问卷"对来自全国8所高校的718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分析、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统计方法,深入分析了社会支持、职业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模型的理论架构,探究了社会支持在职业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影响的中介模型效应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社会支持、职业心理资本、工作绩效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职业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对工作绩效的主效应非常显著;社会支持在职业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与工作绩效间的中介效应也均显著。这表明高校教师职业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对工作绩效不但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而且通过社会支持工作绩效产生了间接的影响。因此,提升高校教师的职业心理资本,建立良好的内、外社会支持系统对提升工作绩效都会形成良好的激励效果,从而实现教师和高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讨元认知、人际素质和专业认同对大学新生适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263名大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分别考查其适应、元认知、人际素质、专业认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性别、独生子女类型、生源地类型对适应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城市男生中,独生子女的适应状况好于非独生子女;城市女生中,非独生子女的适应状况好于独生子女。(2)元认知、人际素质、专业认同的总分与适应总分均呈显著相关;其中元认知知识、合群的人际素质、情感和行为专业认同等子维度与适应及其子维度得分相关较高;(3)控制性别、独生子女和生源地类型的情况下,元认知和专业认同正向预测新生适应,且达到统计显著水平。结论:元认知和专业认同是影响大学新生适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新生短期择偶态度的变化轨迹,以及家庭客观经济地位对大学新生短期择偶态度的影响及其性别差异。采用社会性性态度问卷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以贵州省某高校的942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进行每月1次共4次的追踪调查。潜变量增长建模与群组分析的结果表明:(1)新生的短期择偶态度呈线性增长趋势且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性的初始水平和增长速度均高于女性;(2)家庭SES正向预测短期择偶态度的初始水平且能显著减缓短期择偶态度的增长速度,同时该预测作用不具有性别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性策略理论与生活史理论的观点;同时,为大学新生入学过渡期内的适应教育与性安全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高中走进大学,是其生后、学习和心理都发生巨大变化的重要环节。入学教育工作对其以后的发展有着久远的影响。因此,应该教育大学新生要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心理调整,建设优良班集体,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20.
序言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心理学界不分南北与东西,无论基础与应用,全力开展了我国历史第一次空前规模的心理援助行动.震后两个多月时进行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显示,相比较医学救援,灾区民众对心理援助的需求要更高一些;但同一个调查也显示,灾区民众对医学救援的实际效果肯定程度又远高于心理援助.这一对比结果表明,心理援助具有受众面广大而庞杂、需求量强烈而持久、影响力深入而细微,但其效果则绝非短期而直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