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亡的名字     
有这么一则英文故事。有三位年轻人在一个小镇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队伍。他们打听到死者原来是他们的两位朋友:一位叫“友谊“,一位叫“快乐“,他俩被一个外号叫“死亡“的人谋杀了。三位中一位年龄最小的人对他的两个朋友说:“这个外号叫‘死亡’的家伙到底是谁?咱们一起去找他,为咱们的朋友报仇!“  相似文献   

2.
吴志福 《天风》2023,(8):35-36
<正>笔者有位学界的朋友,有一次,他想采访两位老先生,通过他们的口述来丰富他的研究内容。出人意料的是,仅仅一个月内,两位老人相继离世,他们的记忆再也无法重现,他的计划也就此落空,十分遗憾。在一次交流中,这位学者朋友提醒我,教会中也有不少老年人,他们都经历了教会的沧桑巨变,都是有故事的人。如果能够把他们的见证整理出来,是教会一笔可贵的历史遗产。这位学者的建言十分有益,假如教会能够重视口述史的事工,采访、整理前辈牧师、信徒的记忆,无疑能给后辈留下珍贵的属灵遗产。  相似文献   

3.
传说有一位商人,带着两袋大蒜一路跋涉到了阿拉伯地区,那里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蒜,他们想不到世界上还有味道这么好的东西,因此他们用当地最热情的方式款待了这位精明的商人,临别时给他两袋金子作为酬谢。另一位商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心不禁为之一动,他想:大葱的味道不是也很好吗?于是他带着一批大葱来到那个地方。那里的人们同样没有见过大葱,甚至觉得大葱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更好,他们更加盛情地款待了商人,并且一致认为,用金子远不能表达他们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感激之情,经过再三商讨,决定赠予这位朋友两袋大蒜。做生意需要开动…  相似文献   

4.
正内心弱小的人意志薄弱,即使面前是一马平川的坦途,他也会因为路途遥远而心生畏惧,一旦遇到哪怕是风吹草动,便会轻易放弃。然而内心强大的人总是表现得积极进取,任何艰难险阻也无法阻挡其前进的脚步,所以他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标。曾有一位地质学教授带着两个学生去野外考查,他们遇到一个砍柴的人。砍柴人告诉他们,他知道一个很深很深的溶洞,因为内部太神秘,没敢进去,问他们有没有兴趣,他可以带他们去  相似文献   

5.
相信奇迹     
有个乞丐做了个梦,梦里一位老者告诉他,村里的那座石山上有价值连城的珍宝。第二天他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所有的村民,于是男女老少一窝蜂地涌向了石山。可是搜寻了两天都一无所获,他们开始诅咒乞丐,骂他神经病。所有的人都悻悻离去,他们想,荒山野岭的,哪里会有什么...  相似文献   

6.
吴永兵 《天风》2007,(22):45
他是一名很平凡的神学毕业生。从圣经学校毕业后.他被市级教会组织安排在山村一所很不起眼的教会作传道工作。他对信徒很亲切.信徒对他也很爱护。几年的侍奉过去了,教会里的信徒他几乎都认识.而且能够叫出他们的名字.还知道他们住在哪个村庄哪个小组。在众多信徒中,有一位很特殊的信徒.是一名五保户老人。他(神学生)和他(五保户老人)之间的一些故事.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爱情草稿     
有个潇洒富有的年轻人,他请求上帝允许他给爱情打草稿,上帝同意了。到了适婚年龄,小伙子碰上了一个绝顶漂亮的姑娘,小伙子非常满意,他们很快结成夫妻……有个潇洒富有的年轻人,他请求上帝允许他给爱情打草稿,上帝同意了。到了适婚年龄,小伙子碰上了一位绝顶漂亮的姑娘,姑娘也倾心于他,小伙子非常满意,他们很快结成夫妻。可不久,那小伙子发觉姑娘虽然漂亮,可她一做事就“翻船”,两人心灵无法沟通,  相似文献   

8.
李世峥 《天风》2014,(10):30-31
再读《诗篇》第99篇,我被其中一段深深吸引:“在他的祭司中有摩西和亚伦,在求告他名的人中有撒母耳.他们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他们.他在云柱中对他们说话.他们遵守他的法度和他所赐给他们的律例.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啊,你应允他们.  相似文献   

9.
转身之美     
他家住山东泰安,在北京读大学期间,结交了一位澳洲友人,两人热情相约有朝一日一同游览泰山。但直到10年后,他们才找到实现心愿的机会。彼时,两人都已过了而立之年。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友人患了医生也束手无策的绝症,已生命无多。两人第一次相伴登泰山,或许也将是今生最后一次了。他祈祷上苍能特别眷顾他们,赐予他  相似文献   

10.
一位禅师讲了这么一个深含禅意的故事:一位大师有两位爱徒,究竞谁能做他的衣钵传人,一时还准以决定。这一天,大师吩咐他们外出拣拾一片最完美的树叶。这样的任务看似随意轻松,却最能考验人的心神境界。  相似文献   

11.
单渭祥 《天风》2011,(12):I0002-I0002
今年9月底在华盛顿召开的"中美基督教领袖论坛"上,有两位国内知名大学教授应邀参加,他们的活跃身影和充满睿智的发言给与会的中美两国教会领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位是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张志刚教授,另一位是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徐以骅教授。趁徐教授在上海联络的便利,本刊主编单渭祥牧师对他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提起李白,我们更多的是关注他的诗歌本身的美学风格;提起柳宗元,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寓言。但同为在政治上拥有远大抱负的两位伟人,他们在政治思想方面还是有所差别的:一个是想八仕却报国无门的“仙人”,一个是少年得志却多次遭贬的“寓言家”。一首《行路难》道出两位诗人心中的无限哀愁,也显露出他们政治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根据条件1,“代表中至少有一个人习惯举右手”,我们完全有把握从代表中找出一位习惯举右手的来,并令其为A。然后,再从其余的99人中随便找出一位令其为B。根据条件2,“任意两个代表中,总有一位习惯举左手”,A和B即是代表中的任意两位,他们中必有一个习惯举左手。已知A是习惯举右手的,那么,B必定习惯举左手。除A和B外,尚有98位代表。在这98位代表中,无论我们挑出哪一位。把他与A放在一起,都必然  相似文献   

14.
活佛速写塔尔寺,有十几位活佛,但由于种种原因,我见过的只有六位。一位是格嘉活佛,五十多岁,高高的个子,生活清苦,对于信众的供养和钱财看得很轻,经常喜欢离开寺庙和自己的“格嘉活佛院”,到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上去静修禅定,偶尔回到寺庙,便连续数日给青年僧人讲经。我仅见过他两次,话很少,但有问必答。青年僧人谈起他,都带着明显的敬意,他们对他的清心寡欲、安祥超脱称羡不  相似文献   

15.
思维没有固定的方式,尤其是名人的思维方式往往同他们的怪僻行为密切相关.这里辑录了二十位古今中外的名人,他们怪僻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伟大的创造力,这对于我们是会有启迪的.唐代诗人王勃,是在睡觉中构思诗文的.他称此为“打腹稿”.诗仙李白,他的思维离不开美酒,一边饮酒,一边构思美妙的诗句.诗人贾岛,常骑在驴背上构思,行途的颠簸使他诗思如泉而涌.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喜欢在上厕所之际思考问题,他以为此时的头脑特别清醒.诗人扬大年,善于一边下棋,一边构思,他认为,棋声之中妙诗生.文学家苏东坡,常在竹子下思考,他所居之处必有竹子,他将竹子视为灵感的伙伴.有其诗为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相似文献   

16.
李顺长 《天风》2009,(6):50-51
话说宇宙某处有一个"平面国",国中人民都是生活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人.他们只知道三角形、圆形、四方形和直线之类的东西,他们的数学也只有X、Y两次元.有一天,从立体国的三度空间世界,驾宇宙飞船来了一位"圆球先生".  相似文献   

17.
收心与放心     
南方 《思维与智慧》2006,(11):25-25
师父年事已高,要在两位徒弟中选出一位,继承他的事业。这两位徒弟都聪慧伶俐,一时难以定夺。于是,师父想出一计,叫来两位徒弟,交给每人一斗谷种。然后,对他们说:“你们拿着这些谷种,不管用什么法子,使它增值。两年后,你们来见我。看谁的谷子多,我就将住持的位置给谁。”  相似文献   

18.
1983年我应邀赴美国查市大学讲学。到美国两个多月了,没见到过当地的穆斯林。眼看快到开斋节了,孤苦伶仃地过节,不知道会有什么滋味,在家时还不曾有过。我在电话簿上查到了“清真寺”的号码,接电话的人说,伊玛目不在。当天下午,我一连收到五个人的电话,他们都说,清真寺管理人员通知他们说,本市来了一位中国穆斯林弟兄。晚上,一位叙利亚人开车来接我到他家吃开斋饭,他还请了五六位朋友作陪。查市有  相似文献   

19.
郭文文 《天风》2008,(4):43-43
打开一本书,看到一幅这样的画面:一位绅士般的男士单膝跪在地上,在他左边站着一位女士,他们的目光注视着前方的摄像头,一位摄影师正努力地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  相似文献   

20.
郭文文 《天风》2008,(2):43
打开一本书,看到一幅这样的画面:一位绅士般的男士单膝跪在地上,在他左边站着一位女士,他们的目光注视着前方的摄像头,一位摄影师正努力地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