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拉伯语是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联盟22个成员国(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巴林、卡塔尔、阿曼、也门以及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苏丹、索马里、吉布提、科摩罗)的官方语言,阿拉伯语还是联合国大会使用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目前,我国已同所有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同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及文化交流不断发展,国内从事阿语教学、科研、伊斯兰学术文化研究、翻译等与阿拉伯语相关工作的人员逐渐增多,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穆斯林达2000多万人,有近…  相似文献   

2.
公元711年,阿拉伯人与柏柏尔人将伊斯兰教传入伊比利亚半岛,自此至12世纪,伊斯兰教在葡萄牙盛行;公元12世纪后,由于基督教的侵入,伊斯兰教信仰活动转入地下,18—19世纪这一活动有所抬头;在20世纪,特别是近20年,在风靡西方的伊斯兰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妇女权益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7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使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成功传播。伊斯兰教对于阿拉伯民族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意义:首先,从信仰上成功实现了从多神崇拜向独一信仰的转变;其次,以阿拉伯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古兰经》的语言,迅速上升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语言;再次,各自分散的部落社会首次被伊斯兰教联合起来,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迅速凝聚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并进而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最后,以《古兰经》、“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道德,成为阿拉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总之,伊斯兰教的成功传播,使得阿拉伯人由分散、孤立、…  相似文献   

4.
回顾伊斯兰教的历史,世界上第一次举行圣纪活动,不是在先知穆罕默德(求主赐他福安)时代,也不是在四大哈里发时期,而是在公元十世纪法蒂玛王朝时期的埃及举行的。到公元十二世纪,伊拉克国王穆孜菲尔·艾卜·赛义德下令在伊斯兰教历每年的三月十二日举行圣纪活动。此...  相似文献   

5.
漫谈伊斯兰建筑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建筑的艺术风格,其主要表现形式为清真寺(或称礼拜寺)建筑及高等学府、帝王宫殿和陵墓等纪念性建筑艺术。阿拉伯人有自己辉煌的文明史,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经过几十年的奋斗,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完成了阿拉伯民族统一的伟大事业。穆圣归真后,伊斯兰教继续发展,到公元8世纪时,就已经形成了东起印度河和乌浒河,西至西班牙、北非,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它的领土包括亚洲西部的底格里斯河及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埃及、巴基斯坦、伊朗、中亚等许多文明发展比较早的地区,阿拉伯人继承了这些地区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6.
伊斯兰教最早传入新疆是在十世纪以后的哈喇汗朝(又称黑汗王朝)时期,且仅限于王朝的统治范围内(包括南疆西部各城)。东面只到达喀什噶尔以东不远。迨玉素甫喀的儿汗时,和田地区原来信佛的人改宗伊斯兰教。但从公元1125年新疆落入契丹人建立的西辽政权统治后,尤其是在屈出律统治时期,伊斯兰教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他处死了和阗地区的伊斯兰教教长阿剌丁,完全禁止伊斯兰教的宗教活动,强制穆斯林  相似文献   

7.
沙特阿拉伯王国简介马中平沙特阿拉伯王国是主要伊斯兰国家之一,在阿拉伯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公元7世纪初开始,伊斯兰教就从麦加、麦地那传向世界各地。它盛产石油等经济战略物资。王国地处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北与约旦、伊拉克和科威特接壤;东濒波斯...  相似文献   

8.
埃及是一个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清真寺是伊斯兰国家最突出的建筑性标志。尽管清真寺的规模有大小之分,但每座清真寺必定有一至四个宣礼塔。埃及首都开罗是一座古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南端,由开罗、吉萨、盖勒尤比3省组成。公元前3200年,上埃及国王统一上下埃及,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端建立了首都孟菲斯城,古埃及许多王朝以此为其统治中心,并在附近建立了大批陵墓。该城距现在的开罗市区约30公里。公元696年,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在该城附近建立新城。开罗,即征服者、胜利者之城。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成为埃及的统治者,从此成…  相似文献   

9.
总部设在沙特阿拉伯麦加的伊斯兰世界联盟(以下简称伊盟)是当代最大的伊斯兰教组织,其影响遍及世界各大洲。 1962年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倡议下,在麦加召开了有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巴基斯坦、印度、埃及、也门、叙利亚、阿尔及利  相似文献   

10.
一、探讨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科学兴衰的原因,是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里说的中世纪,严格说来,应该说是8到12世纪,或者延伸到13、14世纪时的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或者说,伊斯兰世界。就这时的科学家活动的地区来说,可以分为东方部分(主要包括今天的伊拉克、叙利亚、埃及、伊朗和中亚的部分地区)和西方部分(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西班牙地区)。这些地区的科学家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有基督教徒、  相似文献   

11.
公元9世纪末叶,新疆喀喇汗王朝的统治者萨图克·布格拉汗在喀喇汗统治集团内率先接受伊斯兰教,使伊斯兰教在喀喇汗王朝时期得到发展,故萨图克·布格拉汗成为新疆历史上最早接受伊斯兰教的地方政权首领。而其儿子穆萨时代(公元960年),伊斯兰教已被喀喇汗朝的绝大多数居民所接受,并成为喀喇汗朝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正是在这一年,穆萨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从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王朝历史。其发展是以喀什为中心,并在公元14—16世纪的200多年间使新疆穆斯林人数一跃而居于多数地位。在东察合台汗国时期,伊斯兰教传播发展到库车,然后先后…  相似文献   

12.
新疆伊斯兰教一瞥马劲新疆,聚居着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对新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产生过很深的影响。特选其一二,略作介绍。喀拉汗王朝与伊斯兰教在新疆的早期传播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初,在我国天山南部和中亚一带,以西迁回鹘人和当地...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哲学     
阿拉伯哲学是公元800年到1300年间,在哈里发封建伊斯兰教国家(这些国家包括近东,中东、北非和西班牙诸国)的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说得精确一些,阿拉伯哲学涉及的不只是阿拉伯哲学,而且还有用阿拉伯语撰写成的哲学,因为在阿拉伯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中,除了阿拉伯人以外,还有波斯人、土耳其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阿塞拜疆人和犹太人。培育这种中世纪东方哲学的精神土壤,一方面是伊斯兰教和神学思想,另一方面是希  相似文献   

14.
某一个师范专科学校办了一个少数民族班,学生们要求增加阿拉伯语课,结果受到有关方面的阻挠和批评,说什么“我们是公办学校,不能搞宗教活动”。就连政府主管民族宗教的官员也是这种认识。由此,引出了一个如何看待阿拉伯语与《古兰经》的关系问题来。本文就是想对此发表一点看法。仅作商讨。 长期以来,一些人把阿拉伯语与《古兰经》混在一起,因为《古兰经》是阿拉伯语的。于是,一提起阿拉伯语,就是“经”,而“经”又与伊斯兰教联系一起。因此,只要是学习阿拉伯语,就被人们误认为是念经,就是信仰宗教,就是迷信等等。对阿拉伯语的偏见到了何等程度,实在令人哭笑不得。众所周知,阿拉伯语也是世界语种之一,使用阿拉伯语的国家几十个,如埃及、利比亚、伊拉克、叙利亚、沙特、巴勒斯坦等,人口约有7亿多人。使用阿拉伯语的人数仅次于英语、汉语,名列第三。  相似文献   

15.
勿庸置疑,阿拉伯哲学有多种来源,其中有希腊的,波斯的,印度的,叙利亚的……。但在我们看来,在这些来源中有两个是最重要的,即希腊的和伊斯兰教的。我们将在本书的第三章探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是如何翻译成阿拉伯文的,最重要的译著是什么,最著名的翻译家是谁。一、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理智阿拉伯人在他们与希腊文明接触以前,没有专门的哲学,甚至没有哲学的概念。这就说明,阿拉伯哲学的原则  相似文献   

16.
陆芸 《福建宗教》2002,(3):38-40
伊斯兰教是公元7世纪初创立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它的创立人是穆罕默德。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是《古兰经》和《圣训》,基本教义被概括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教徒的基本义务是完成念功、拜功、斋功、课功和朝功。伊斯兰教的早期传教活动历经艰辛,穆罕默德和其信徒遭到迫害,一些穆斯林和家属还惨遭杀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很早以来,阿拉伯人民就十分向往和敬仰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远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阿拉伯人的圣先知穆罕默德,即对中国的悠久文化惊叹不已,并以这样的格言训诫自己的弟子和伊斯兰教信徒:“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圣训》)伊斯兰教创立之后,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触更为广泛,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渐趋丰富。最早详细记载中国思想文化信息的阿拉伯古籍,是公元988年由著名历史学家伊本·奈迭木(IbnalNadim,死于995年)所著的不朽著作《书目》(AIFihrist)。伊…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伊斯兰教背景的宗教极端思想呈发展蔓延之势,更加理论化、全球化和暴力化。中东地区成为宗教极端主义的主要受害区和活动舞台,防范极端化,维护社会秩序成为各国共同的挑战。打着伊斯兰教旗号的宗教极端思想可以追溯到伊斯兰教产生初期。公元657年,一部分人因反对第四任哈里发阿里与叙利亚总  相似文献   

19.
伽达默尔之后,解释学在全球产生重要影响,阿拉伯-伊斯兰思想界也深受影响,产生了一批以解释学阐述伊斯兰教教义的著述。但是解释学在阿拉伯-伊斯兰世界的发展并不顺利,这既缘于解释学自身的特点和局限,也由于阿拉伯哲学家们对伊斯兰教教义抽象性、神圣性等特点的忽视。其后果造成了伊斯兰文化传统与现代学术的断裂等困境。  相似文献   

20.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位于非洲大陆西北部,受风沙侵袭,难得见到绿洲。公元734年阿拉伯游牧民族开始进入毛里塔尼亚北部,同这里的柏柏尔人、黑人接触,传播伊斯兰教。11世纪初,居住在摩洛哥南部的柏柏尔人建立了穆拉比特王朝(西班牙语称作阿拉摩拉维德王朝)。这个强大的王朝曾一度统治了整个西北非和西班牙南部,12世纪中期达到鼎盛,创造了著名的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