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和医疗实践的需要,不仅呼唤着医学哲学,同时也呼唤着具有很高哲学素养的医学人才.科学发展呼唤着哲学智慧,驾驭学科知识需要哲学智慧,处理人与世界的关系离不开哲学智慧.  相似文献   

2.
刘奔 《现代哲学》2006,1(2):1-7
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必定懂得现实生活。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可以通过哲学与民众、哲学与社会实践、真理与价值、知识与信仰、理性与非理性、哲学家的使命感等问题展开出来。人民大众的实践活动,是哲学智慧的源泉。哲学是人类特有的智慧,其特色就在于它的批判性。对现存事物不合理、不公平因素的否定和批判,唤起人民的觉悟,是哲学的革命性、批判性锋芒的光辉体现。哲学不能故步自封,不应固守单纯知识的领地。应该突破哲学就是认识论的唯科学主义的眼界,向价值的领域、信仰的领域、非理性的领域挺进,开拓思想的自由。哲学家是哲学智慧的人格化,促进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哲学家的光荣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金集》第1卷,第121页)。什么是时代精神,当今的时代精神是什么,这是哲学工作者始终关心并努力捕捉的课题。近来,有些哲学工作者初步探讨了这个问题。贾春峰同志提出,时代精神是反映社会历史前进的趋势和发展规律的。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全党工作重点转移以后,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就成了我国各族人民的中心任务。而要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就必须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因此,建设有  相似文献   

4.
●破题之处——恢复和发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立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 ●智慧源泉——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哲学永远是时代的心声,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其中时代化是最根本的。因为哲学只有贴近时代,反映时代心声,才真正代表了大众的诉求,当然也就贴近了中国的社会发展现实。这就需要我们的哲学自觉追踪时代,紧扣时代的脉搏,自觉将哲学沉思、时代精神和实践需要融为一体。谈到哲学与时代的关系,我们会常常援引马克思的那段著名的话:"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  相似文献   

6.
近来对于哲学的改革议论颇多。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随着时代和时代精神的发展变化,哲学就应该加以改革以适应这种发展变化。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全面改革的时期,对外开  相似文献   

7.
在人文科学群里,尚未有过一门学科象哲学那样需要时时反思关于自身的研究对象、社会功能、发展方向等等最为根本的问题。纵观哲学思想发展史,这种反思从来就没有凝滞过,而是处于永不停顿的动态过程之中,尤其是当社会历史行进到某些关键时期,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便总要在这些根本问题上进行突破性的再认识,从而为自己的继续发展开辟道  相似文献   

8.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对哲学这门学问的本质的揭示。而哲学的思维原则是哲学学说的前提及其本质的具体体现。西方近现代哲学史上的诸多哲学流派在本质上坚持的是个体性的哲学原则,即是从抽象的个体的人出发,去理解人的本质,观察社会和历史,从而建构其哲学理论体系的。这是跟它们所依托的时代精神的特质直接相关的。马克思的重要贡献表现为对个体性哲学原则的超越,以社会历史性原则为基础开创了哲学发展的一种新向度。这是19世纪中叶欧洲以社会主义革命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一种必然表现。本文试图循着这一线索重新解读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该著由左亚文等著,已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它以雅俗共赏的形式,新鲜活泼的语言,面向开放的世界,勇于创新的创造精神,集中反映了处在世纪之交的现代哲学的新的内容、新的特点和新的变动趋向,并揭示出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如何体现在社会发展和文明智慧进步的过...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物质文明的日渐昌盛,人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的诉求正在凸显。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意识形态的理论核心,除了在语言和内容上较为精辟、严谨、超拔和智慧外,还是诸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更是启蒙人们思想、指导人们行为的"宝典"——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哲学光辉的照耀。但是哲学思想、哲学著作、哲学言论庞大繁多,除非哲学工作者、哲学研究者,大  相似文献   

11.
侯才 《哲学动态》2012,(11):5-10
一哲学何在?哲学作为智慧之学,曾被马克思誉为"时代精神的精华",被黑格尔誉为"人类所具有的最高的光明"和"人的本质的自觉"。但是,在中国现阶段,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哲学不仅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远离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被严重地疏远化和边缘化了。这种状况的存在有其主客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社会生态学是系统地探讨社会生态论的哲学,其提出是对社会本质深层次思考的要求,是生态学发展的要求,是对人有目的的活动与世界的自然发展关系的哲学观的反思。 ●社会生态学的范畴体系是以“社会生态”范畴为核心的一系列范畴,其研究方法是耗散结构论的自组织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人们自然会对哲学这个时代精神的精华进行反思。近几年来,在现代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在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认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哲学基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作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观念形态 ,既为文化系统中的诸种学科作逻辑上、理论上的论证 ,又为其提供宇宙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它凝聚了“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民族精神”之荟萃 ,从而居于文化系统的最高层次。毫无疑问 ,不同的民族 ,自有不同的哲学。在富有早熟、丰富、深刻之特征的中国古典哲学中 ,不仅可以触摸到华夏民族思想发展的脉搏 ,亦可探索到华夏民族思维的特色。中国古典哲学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而且也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各种学科的理论基石。中国古典哲学以其独特的范畴体系 ,为中华民族认识宇宙和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之网…  相似文献   

15.
饶涛 《哲学动态》2005,(7):71-73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中介而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性思索.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深刻地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变革与社会现实的发展.随着哲学界对自身理论反思的深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当代中国哲学家文库>(以下简称"文库"),本"文库"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对哲学界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于推进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观整个"文库",主要有如下三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6.
时代的挑战和哲学精神的回归邴正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和意识形态斗争的需要,赋予哲学一些它本无力承担的使命,置哲学予一种与其自身不相称的位置。铺天盖地的经济大潮促使我们头脑冷静地反思哲学自身应有的地位和功能。如果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如果吸引群众的是经济大潮的魅力,那么,哲学能做些什么?走出历史错位,哲学应当回归其本性应有的位置。哲学首先是作为一种智慧而不是知识出现的。哲学的希腊文本意就是爱智慧。智慧和知识是有区别的,知识是可确定的,有一定具体内容和功用的认识成果,而智慧则是一种文化素养,是对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和创造、接受、运用知识的能力的总称。作为文化素养,智慧不如知识那样确定而有用,但它能够使人更好地驾驭知识、发现知识。所以,智慧应以综合各种知识而见长。当代哲学,作为一种智慧,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意识,即一种综合性的和前导性的研究。广义的文化是一种综合现象,是各门具体知识的融汇和联系。文化本身又是一种动态结构,是开放的,不断流变的。面对具体问题,人们需要知识;面对文化现象,仅有各门知识是不够的,人们还需要有智慧。所以,在知识领域,哲学不断失去家园,以至于哲学越  相似文献   

17.
社会价值论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价值论刍议庞景君(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勿庸置言,现代社会发展强烈呼唤人们重新从价值的视角审视一切,呼唤着人们以新的尺度重构社会价值体系,因而也就强烈呼唤着系统的社会价值论的产生;从理论的现状分析,国内价值论的研究在经历十几年的坎坷历程后,走出认识...  相似文献   

18.
社会进步与哲学革命有着内在的、本质 的、必然的联系。哲学与社会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一方面社会进步要求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应该成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此,哲学要主动地适应时代。  相似文献   

19.
时代精神与当代心理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时代精神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总体思潮,即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它影响着一个时期的学术思想倾向。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时代精神的影响是明显的。文章从时代精神的视角对20世纪心理学的发展做出概述,谈到20世纪初行为主义如何顺应了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而产生和发展。20世纪下半叶,知识经济的时代精神孕育了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当前的时代精神可以称为世界的全球化,这带来了心理学的广泛交流——心理学的国际化。文章最后讨论了心理学的现代特点及可能远景。  相似文献   

20.
主题、交往与交汇点:生存哲学转向的三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作为全球化时代精神象征之一 ,生存哲学言说何以可能 ?———主题性哲学  所谓主题性哲学 ,首先是指哲学将当代人类实践突显的主题转换为哲学的主题 ,进而作出反思性解答。进入 2 1世纪 ,什么将成为人类的哲学主题 ?答案可能有多种 ,然而 ,其中之一必定是“生存与发展”。显然 ,在新全球化时代 ,“生存哲学的转向” ,并进而成为主题性哲学 ,正源于哲学的时代精神精华的本性。马克思曾经深情地说过 ,真正的哲学总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始终是人类对时代主题的反思性追问 ,是对养育自身的时代精神的自我理解。当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