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圣凯 《法音》2002,(7):3-7
一、《法华经》的三昧思想1、竺法护译《正法华经》,十卷二十七品,公元286年。2、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八品,公元406年。3、那崛多、达摩笈多译《添品妙法莲华经》,七卷二十七品,公元601年。智者大师(538—597)为解释《法华经》不遗余力,著成《法华文句》、《法华玄义》,其所依译本即为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犤2犦。在《法华经·妙音菩萨品》中说:尔时一切净光庄严国中,有一菩萨,名曰妙音,久已植众德本,供养亲近无量百千万亿诸佛,而悉成就甚深智慧,得妙幢相三昧、法华三昧……尔时,…  相似文献   

2.
(2)定学定学即指佛教中所说禅定而言。但禅定在梵文,亦有多名:一、禅那Dhyana(或称禅驮演那那)—一此云静虑(或译定、弃恶、功德丛林、思惟修);二、三昧Samadhi(或称三摩、三摩提、三摩地)—一此云等持(或择定、正定、正受、等念、现法乐住);三、三摩咽多Samahita—一此云等引(等持通走散,唯是有心定;等引唯定心,通有无心);四、质多留迹阿揭罗多Cittaekaarata—一此云心一境性(即等待之异名);五、三摩钵底Samapatti(或称三摩钵提)—一此云等至(跃入定时之名);六、王摩半那Samapanna—一华言未洋(正在定中之…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0,(12)
<正>《坐禅三昧经》(二卷,鸠摩罗什译)卷上:"第五法门治等分行,及重罪人求索佛,如是人等当教一心念佛三昧。"经云:  相似文献   

4.
入禅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寄语   这个故事出自《六度集经·禅度无极章》   禅是梵文“禅那”的音译,意译“静虑”、“思维修”、“弃恶”等,谓心注一境,正审思虑。“定”是梵文“三昧”,意为“定”,谓心不散乱。禅定是“禅”“定”的合称,是通过精神集中,观想修习而获得佛教悟解的活动,是六度中重要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入禅定@理诤 @后素  相似文献   

5.
《维摩诘所说经》思想试探伍先林《维摩诘所说经》(Vimalakirti-nirdesa-sutra)三卷,或称《维摩诘所说不思议经》、《不可思议解脱经》等,姚秦鸠摩罗什译,此经前后共有三种译本,除罗什译外,还有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三卷(或作二卷)和唐...  相似文献   

6.
修定之证得及其它◇如吉修定加行圆满,必证禅定。证定的过程,《瑜伽师地论》卷20中说,包括了得定、定圆满和定自在三个基本层次。本文就证定的三个层次及修定所发善根的真伪、禅境邪正之验证及退定因缘加以说明。(一)轻安得定修定经过九住心(初内住心、二续住心、...  相似文献   

7.
正早期汉译佛典由于时间久远、史料稀少等问题存在着研究的难度;而东汉时期的中土语言也正经历复杂的演变,体现在经文上便是大量晦涩的词语和佶屈聱牙的语法结构。作为可靠经录记载的第一位译经家,安世高译经及其接受问题无疑是研究早期汉传佛教形成的关键所在。从文献材料而言,安世高既有数量可观且具有独立风格的译经作品存世,又有一些关于其所译经典的注释、序等存世;不仅如此,由于安世高所译的经典大部分都有对应的阿含类经典,其在汉译大藏经中的平行文本以及巴利三藏中的平行文本均十分丰富。这为我们了解安世高译经的译词选用、译词含义以及译词接受理解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学术界研究的情况而言,  相似文献   

8.
李小荣 《法音》2003,(5):17-26
《大般涅?经》(梵文Mah觀parinirv觀za-sūtra),或称《大本涅?经》、《大涅?经》,其主要思想是宣说如来常住、涅?常乐我净、一切众生悉有佛性等教义,是大乘五大部经之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极崇高的地位。此经最早传入中国的部分,相传是后汉支娄迦谶所译的《梵般泥洹经》二卷(《出三藏记集》作《胡般泥洹经》一卷),但其经早佚。据《历代三宝记》记载,曹魏有安法贤译《大般涅?经》二卷,吴支谦亦译《大般泥洹经》二卷,但这两部经早于凉译大本前就已阙佚,费长房自言未及见,内容也难以确定。至东晋时,高僧法显西行取经,于摩竭陀国巴连弗邑,得到…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9,(1)
净土思想渊源于印度。早在东汉时净土经典就开始传入我国。支娄迦谶首译《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后来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下生经》,畺良耶舍又译《观无量寿经》,于是中国出现净土信仰。初时大致曾分为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种。弥勒净土信仰由东  相似文献   

10.
药师经法的本质与精神———《药师经法研究》序吴信如药师经典自《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以来,凡有五译,以玄奘三藏所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为最流行,以义净三藏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为最完整。本书释义、讲记、研究以净师译本为主而以奘师译本为...  相似文献   

11.
十一面观音     
王尚 《佛教文化》2009,(2):127-128
十一面观音在六观音之中,主救济、破修罗道,给众生以除病、灭罪,求福现世利益,除恶向善,引导修行。十一面观音的经典主要有二种四部,即北周保定四年(564)天竺僧耶舍崛多译《十一面观音神咒经》,唐永徽四年(653)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卷四之经,唐显庆元年(656)玄奘译《十一面神咒心经》。此三种经其实都是出自《金刚大道场经》同本异译,唐慧沼还对玄奘译本作过《义疏》。唐不空译有三卷本《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  相似文献   

12.
说起格鲁、萨迪、噶举、宁玛等藏传佛教的派别,很多人都误以为这些由藏传佛教当中分支出来的教派之间有着根本上的区别.甚至矛盾。很显然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是有·必要加以解释和纠正的。藏传佛教分为密之前译派和密宗后译派两大派系,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旧译派和新译派。那么什么是旧译派和新译派?藏传佛教的众多教派有哪些是属于旧译派,又有哪些是属于新译派呢?简单说吧,七世纪初,藏王松赞干布由印度请来译师始至十世纪末之间.历代所译密宗教法的推崇者即旧译派;而奉行由佛教后宏期仁钦桑布译师以后所译密乘经典的佛教徒即新…  相似文献   

13.
佛教宗派明代是五台山佛教的第三个兴盛时期。其表现是古刹精蓝焕然一新,佛事活动经常不断,高僧大德云集台山,讲经说法,著书立论。于是,出现了汉藏并传,显密竞秀,禅教并重,禅净双修,诸宗归一的倾象。禅宗禅宗是以禅定为主轴的一个宗派。禅定是禅和定的复合词。禅,本为“禅那”一梵文dhyawa的音译,译日思维修、静虑;定,本为三昧。  相似文献   

14.
印顺 《法音》2006,(11):17-19
一、善财与福城“华严法门”中,以善财童子访问善知识为因缘,阐明菩萨行,一生精进而入普贤地的,是〈入法界品〉。西秦圣坚所译的《罗摩伽经》,仅是一小部分。唐般若所译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是〈入法界品〉的别译。般若所译的内题《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经后记说“:《大方广佛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亲近承事佛剎极微尘数善知识行中,五十五圣者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1]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就是《大智度论》所说的《不思议解脱经》;也就是“入法界”。〈普贤行愿品〉,是这一品的品名,但一般流通…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译者有三种说法现藏题为支娄迦谶所译,缺乏可靠性。这一说法始于《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等相沿其说。另有白延或帛延译之说。这一说法始于《法经录》、《仁寿录》、《静泰录》等所有经录皆主白延或帛延译之说。再有一种说法是以《无量寿经》为题,附注“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题为竺法护译。这一说法,《道安录》、《出三藏记集》以下所有经录都有记载。这三种说法,哪一种表达了真正的事实?我想就此予以研究讨论。二、支娄迦谶说  相似文献   

16.
《胜经》全称曰《胜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据《经录》记载,此经的汉译本有三种:一称《胜经》一卷,北凉中天竺国三藏昙无谶译;第二种称《胜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南朝刘宋文帝时中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泽;第三种称《胜夫人会》,是唐三藏法师菩提流支译.编入《大宝积经》第48会第119卷。此经原本是求那跋陀罗于元嘉十二年(435年)由天竺带来.后应丹阳尹何尚之请,于元嘉十三年八日在丹阳译出。《胜经》一卷,不足九千字,但它包容的大乘佛教的义理却是十分丰富的,这正如意观“序”中所讲:“《胜经》者.盖方广之要略……  相似文献   

17.
菩提一叶     
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散。譬如借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佛垂涅般略说教诫经》这段话是佛陀在浸染之际对弟子们讲述的。要想把握住心,就一定要说到“定”。什么是定——禅定?后世的解释甚多。但佛阳在此处没有注重去谈如何修习,而是分三个层次讲到“定”的微妙。一是心态如果能处于“定”的状态。就能明了人世间一切现象生住坏灭变动不居。为什么?因为心态像一潭水,水不定时,波影寸断,任…  相似文献   

18.
《维摩诘所说经》是大乘经中又一部很有影响的经典,在中国佛教史上此经一译再译,先后有七种译本,现存的有吴支谦译《维摩诘经》二卷;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三卷;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说无垢称经》六卷。其中以姚秦弘始八年(406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大寺“与义学沙门千二百人”译出的《维摩诘所说经》最著名。此经译出之后,备受中国佛教学界的重视,疏注此经的著作层出不穷,不下三四十种,其作者中的许多人都是影响一代的名僧,如南北朝时代的僧肇,道生;隋代的净影寺慧远,中国天台宗的创始人智;唐初名僧、三论完的创始人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瑜伽行法是达到终极解脱的必由之路,为达到解脱,“修炼”和“离欲”是必不可少的,有五种行法:①信;②勤;③念;④定;⑤慧。瑜伽八支是:①禁制;②劝制;③坐法;④调息;⑤制感;⑥执持;⑦禅定;⑧三昧。三昧是主客观的统一,它分为有智三昧与无智三昧两种;有智三昧由有寻三昧、无寻三昧、有伺三昧和无伺三昧组成。  相似文献   

20.
《道行般若经》在我国早期佛教传播史、佛教般若学史上影响巨大,但佛教研究界对该经译本历来众说纷纭。或谓竺朔佛并未译过该经一卷本,或谓该经十卷本为竺朔佛、支谶合作翻译,两种译本是何关系历来亦模糊不清。本文梳理相关资料,论述一卷本《道行经》乃竺朔佛所译,已佚。十卷本《道行经》为支谶所译,与竺朔佛无涉,今存。所谓竺朔佛参与十卷本翻译的观点乃受后代窜入《出三藏记集》中错误资料的误导。指出一卷本属抄经,十卷本为全本。文章最后指出,道安《道行经序》的对象是一卷本,目前各藏经把它冠在支谶十卷本之前,研究者以之解说支谶十卷本,并不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