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金龙  吴彤 《哲学动态》2007,2(1):46-52
科学哲学的规范性研究包括规范性认识论和规范性问题两个基本论题的研究。一般来说,非自然主义科学哲学是理论优位的基础主义的规范学科,旨在形成规范性认识论。但规范性认识论寻求认知基础失败而陷入困境。20世纪60年代,奎因(W.V.O.Quine)旨在摆脱基础主义认识论困境提出认识论的自然化,使自然化的科学哲学面临规范性问题。所谓规范性问题,主要指的是关于事实的经验科学与关于行为的规范科学之间的关系问题。它首先由英国哲学家休谟提出,并提升为“是”与“应该”的关系问题。休谟由此推出著名的休谟法则,即从“是”不可能推出“应该”来…  相似文献   

2.
《大纲》的第九、十章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章的基本内容和逻辑结构大体是: 一、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它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有什么区别。(第九章第一节) 二、认识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九章第二、三节) 三、和认识运动规律相一致的逻辑思维方法。(第九章第四节) 四、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第十章第一、二、三节) 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其中,前四个问题(特別是三、四两个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最后一个问题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重点评述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中的建构学说,对于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皮亚杰的认识论思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中涉及到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的认识论问题。比如,在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中,究竟有没有一个认识结构(或称“图式”、“模式”)的问题?主体和客体同思维和存在到底是什么关系?怎样具体而不空洞地理解认识的社会性?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和独立思考,作出我们自己的科学回答。  相似文献   

4.
从认识论看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划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是科学认识论与技术认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但哲学家对科学理性的认识论研究在科学哲学中占有核心地位,而对技术理性的认识论研究还仅处于起步阶段。我们所见到的关于技术理性的哲学研究,大都是人文主义技术哲学家从批判的视角展开的,这无疑造成了技术理性研究批判有余而建构不足的事实,导致技术哲学研究中出现“内核”不硬的现象。技术哲学的这种研究状况使很多技术哲学家感到不满,J.皮特就曾发问道:“难道关于技术的唯一引人注意的哲学问题真的只是与社会影响相关的问题吗?”(Pitt)可见,技术认识论在技术哲学研究中是…  相似文献   

5.
一九九九年广东省党校系统哲学教学研究会年会近日在深圳市委党校召开,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建国五十年光辉历程的哲学反思”。与会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广泛、深入的讨论。会议重点提出并讨论了五十年的中国实践与中国哲学发展的若干问题。关于“哲学是什么”,部分与会者坚持从本体论角度给出定义,即认为,哲学是研究世界是什么以及整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有的与会者从认识论角度出发,认为哲学是回答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即研究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有的与会者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明显的人本主义倾向,指出,哲学就是…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是把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二条当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意思来理解的。这种理解未免过于狭窄。笔者认为,马克思这段话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是对整个认识论发展史的一个总结,是对旧哲学认识论的根本缺陷的揭示,是从实践这一新的视角对“认识如何可能”这一近代认识论的重大理论课题作出的科学解答,是认识论的革命性变革的标志。如所周知,自古以来,认识论一直是哲学研究的课题之一。不过,在古代,认识论是从属于本体论的,那时,哲学家们主要关心的是“世界是怎样”的问题。进入近代以来,认识论日益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认识如何可能”的问题日益成为哲学家们讨论的热点,成为重大的理论课题。“认识如何可能”之所以是认识论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是由认识论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胡伟希  田薇 《学海》2001,(3):47-51
在关于“哲学何为”之古老而常新的追问中 ,把哲学理解为一种关于“存在”的学问 ,可谓是经典的定义了 ,也可以说是对于哲学之本性的揭示。然而 ,“存在”何解 ?对此却有着两种不同的思路和结论 :西方人固有的思维方式为“存在是什么” ?企图通过一系列的追问 ,把握住那隐藏在背后之恒定的“所以然”、“终极因”之“真存在” ,这构成了西方哲学源远流长的“本体论”传统。中国人面对存在论问题时 ,其典型思维方式并不着意去追问存在究竟是什么 ,而是致力于寻求“如何达成存在之境” ?或者 ,“如何成就存在的自由逍遥之道” ?这构成了中国哲…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企图将哲学和其它科学区别开来,使它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人。他认为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呢?本文作些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求知是人的本性” 大家都知道,古代希腊哲学以讨论本体论的问题为主,认识论所占的地位并不象在近代哲学中那么显著。但是,哲学既然是一门知识,要讨论它就不能不牵涉到认识的问题;因  相似文献   

9.
哲学·科学·宗教——罗素答W.魏亚特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什么是哲学?答: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世上没有两个哲学家会作出同样的回答。我认为,哲学是由对一些人们还没有精确认识的问题所作的各种思考构成的。问:哲学和科学有何区别?答:广义地讲,科学研究我们所认识的东西,而哲学则研究我们所不认识的东西。这是一个简单的定义,也正因此故,随着知识的进步,各种问题会不断地从哲学领域转向科学领域。问:哲学有什么用处?答:哲学实际上有两个用处。其一是对那些不能加以科学地认识的东西,保持活跃的思考,因为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讲的西方科学哲学是指西方现代存在的哲学中的某些思潮或派别。首先就其对象和范围来看,科学哲学是研究科学领域当中的哲学问题及有关科学的哲学问题,主要是认识论的问题,是知识范围里的问题。比如,科学是什么?或者说,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什么?科学发现的规律是什么?科学理论的结构是什么?科学理论检验的根据是什么?科学的目的或社会作用是什么?等等。  相似文献   

11.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在人类认识史上的巨大贡献在于,致力于认识论的探讨,提出并解决了若干重要的认识论问题,实现了哲学研究方向的根本转换。关于培根认识论的性质与特点,学术界  相似文献   

12.
四、哲学认识问题。在就专门的哲学问题(“当前关于共相的一场争论”、“科学中的合理性与其他类型的合理性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作主要报告的,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代表,而且有资产阶级哲学家的代表。特别是就其中的第二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因为合理性问题本身包含着广泛的世界观内容。什么是合理性?可以获得合理性吗?它的标准是什么?哲学上的唯理论,实际的道德教育和美学教育的合理结构,神话和宗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基本上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含在辩证唯物主义部分中。这种安排是否科学?是否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关系?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大问题。 笔者认为,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来看,这种安排就缺乏科学根据,存在着许多弊端。它不利于接受者搞清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真实关系,不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利于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来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哲学革命”和“哲学基础的转向”, 是近年来哲学界关于虚拟问题探讨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两个词组。这两个词组代表着这样一种研究倾向: 把当前关于虚拟的哲学研究视为哲学主题时代转换的标志, 其根据是: 以往的哲学学说都是在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内的哲学, 而虚拟哲学是在非现实性范畴框架之内的哲学。对此笔者难以苟同。从方法论上看这关涉到如何认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和马克思哲学的功能问题。在这方面, 我的观点可以概括为: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确对人类哲学思维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但因此而认为哲学基础也实现了由“现实”向“虚拟”的…  相似文献   

15.
简讯集纳     
青海省哲学学会1987年年会于十月中旬举行。会议讨论了哲学发展趋势问题。有人认为自1978年以来我国哲学发展趋势可概括为“主体性的觉醒”,这表现在历史观和认识论两方面。历史观的“觉醒”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改革实践的需要,而认识论的“主体觉醒”则是由于吸取了当代科学新成果和西方先进思想成果,加强了对“认识选  相似文献   

16.
作者将《纯粹理性批判》视为康德哲学的“哲学全书”,认为它不仅是对“我能够知道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而且也是对理性关切的另外两个问题,即“我应该做什么?”与“我可以希望什么?”问题的回答;同时,康德对于“知识”与“希望”的探讨最终都是为道德服务的。康德通过先天综合不但解决了自然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而且一举解决了道德及其基础———自由如何可能的问题,从而使哲学不但具有了超越时代与文化的自明的有效性,而且也展示出其道德———实践的优先性,这使得《纯粹理性批判》成为了自然科学时代具有“世界公民”性质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7.
历史唯物主义科学认识论的核心是对“物”的透视。青年马克思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在《巴黎笔记》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写作时期,马克思在对象性的物中发现主体性的劳动活动与异化关系;二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时期,马克思从实践活动出发去认识周遭之物,并从社会关系总和出发去认识人的现实性;三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作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性、社会性的活动和关系出发提出了对“物”的全新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这一认识论中,马克思恩格斯既肯定了物的感性存在,又透视了物看不见的存在,即物何以成为物、活动何以生产物的过程,此双重透视的科学认识论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革命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关于认识辩证过程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科学的认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认识的辩证过程问题。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在批判旧哲学中对认识的辩证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了三方面的创新性探索。首先,丰富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体系:将狭义认识论拓展为广义认识论,充实了认识论中“知觉”和“意见”两个范畴,将“疑问”和“观点”两个普通概念提升为认识论的范畴。其次,建构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辩证逻辑体系:探讨了怎样将哲学理论化为思维方法,建构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概括了辩证逻辑方法论的五个环节。再次,梳理与概括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成就:运用与发展了比类取象、比类运数的科学方法,设计、运用了实验手段。  相似文献   

20.
1.明晰优先于深度? 亲爱的朋友们,我今天的讲题是哲学性的,我相信你们象我一样都是哲学之友。但是,什么是哲学呢?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回答。我的回答是,当你坚持不懈地问“为何?”、“怎样?”和“你的意思是什么?”,并因而获得比任何现存科学都更为深入的结果时,这样的问题就是哲学性的。例如,你问“什么时间了?”,这就导致“什么是时间?”的问题。心理学研究感觉到的时间,即绵延感觉,物理学则根据空间来定义时间。但是还有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它们不属于这两门学科,而且根本不属于科学领域。简言之,哲学问题的领域,就是坚持不断的提问所引致的领域。让我把本讲中的某一结论予先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