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约翰福音21章15节到17节:“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  相似文献   

2.
林孔华 《天风》2001,(11):24-25
“我的弟兄们,你们信奉我们荣耀的主耶稣基督,便不可按着外貌待人。若有一个人带着金戒指,穿着华美衣服,进你们的会堂去,又有一个穷人,穿着肮脏衣服也进去,你们就重看那穿华美衣服的人说‘请坐在这好位上’,又对那穷人说‘你站在那里’,或‘坐在我脚凳下边’,这岂不是你们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吗?”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朋友: 你好! 回信已拜读。“象上帝爱人一样地去‘爱邻人’,虽然在‘实践理性’上很难做到,但在‘纯粹理性’上却很难说有什么错。但愿你我能由知之‘易’而易行之‘难’吧!”谢谢你对我的鼓励,此话当为你我共勉! 你信上说,基督教之“原罪”说让你无法接受。你说,且不说我们这类“十等公  相似文献   

4.
传播福音     
《中国天主教》2009,(4):1-1
有一个人来到耶稣跟前说:“师傅!我该行什么‘善’,为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问我关于‘善’?善的只有一个。如果你愿意进入生命,就该遵守诫命。”他对耶稣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应孝敬父母,应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那少年对耶稣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5.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12:30;另参太22:37-40;路10:27),这是耶稣所说基督徒最大的两条诫命之一("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意即是要我们以全部的意志、情感、理智、力量,毫无保留地爱我们所信仰、所崇拜的上帝.有些人认为,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是对上帝的感受和经历,也有人说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生活实践上帝的旨意.  相似文献   

6.
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就是一个人瞬间的一生,这中间的时光或短或长,就是生命的过程。我们信奉伊斯兰,我们生命的始终,就是认主独一,同时孝敬父母也是遵从主命。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17∶23-24)。这节启示在要求人们崇拜真主之后,立即提到孝敬父母,可…  相似文献   

7.
女人问男人:“你会爱我多久?”男人说:“永远。”什么是永远?已经愈来愈少人说永远了。我们能够爱一个人比他的生命更长久,却不可能比自己的生命更长久。我们爱的人死了,我们仍然能够永远爱他,但是也只能够爱到我们自己生命终结的时候。  相似文献   

8.
汉字的启示     
正有人不解地问汉字"晋":"你本来图强上进,如‘晋升’‘晋级’,都很了不起。为何头上长出了两只角后反倒成了稀松平常之流的‘普通’了呢?""因为带上过多的附属品会羁绊前行的步履啊!""晋"感慨地说。"难道还有类似的情形吗?""当然有了!""晋"答道,"原本列为第二的‘亚’,如果你给他赋予过重的思想负担,他(恶)就会成为人皆唯恐避之不及的货色!"  相似文献   

9.
说有一个人将"泰山"二字错念为"秦山"。另一个人好心指出他念错了。此人偏不认错,并说:"我们找村里最有学问的老先生问个明白,如果是我错,我就请你吃饭;如果是你错,你就请我吃饭。"于是二人找到了老先生。老先生听完事情的来由,便说:"是念‘秦山’。"那念错字的人得意了,说:"该你请吃饭了。"  相似文献   

10.
金微 《天风》2002,(7):41-41
毛翔同道: 你给我们来信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你提出问题很好,至少说明你关心神学思想建设,同时也说明你对自己的信仰正在进行理性思考,以求获得对真理的正确认识,这当然是很好的事情。“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 37-39)。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就是真、善、美,爱人如己也是真、善、美,爱人如己是把对神的爱表明出来。堕落的人里面有没有爱?肯定有!你只要问问父母是  相似文献   

11.
当历史沉积在布 当历经苍桑的双 再次捧起这艰辛 那时我们仍将思 那与主生死相许的生命盟约。 哦,主会纪念那些与你在内室中甜蜜安息的灵 修时刻, 主更记念十架路上, 你曾经历的那些支离破碎、飞扬飘零的伤 痛·‘”‘’ 主已用金盘子珍存你燃尽自己的生命泪花, 并用慈爱的  相似文献   

12.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创4:8-9)我们继续沿着圣经前行,跟随上帝学习关怀与辅导。在这之前,我们看到上帝在园子里走动,呼喊亚当:"你在哪里?"当时,亚当躲在园中的树木中,不肯承担偷吃分别善恶树上果子的后果。现在,我们又看到上帝走到田间,追问该隐:"你兄弟亚伯在哪里?"  相似文献   

13.
傍晚,村头留人小店里,同时进来三位客人。可是店里床铺却有高低之分,三人都想睡高铺。店主人无奈,说:‘既然诸位都想睡高铺,我们就以作诗比试吧。’客人说:‘我们都是出力人,要力气有的是,作诗可来不了那一套。’店主人说:‘咬文嚼字的作诗,虽然不会,不妨来几句顺口溜吧。’客人们齐说:‘好吧!’店主人说:‘我店睡铺分高下,不睡低铺忌说怕,谁要说话带出怕,那就叫他睡铺下。’甲说:‘山西山多爱睡炕,看见低铺头发胀。’  相似文献   

14.
应以善胜恶     
《中国天主教》2000,(3):1-1
有一个经师听见了他们辩论,觉得耶稣对他们回答的好,便上前来,问他说:“一切诫命中,那一条是第一条呢?”耶稣回答说:“第一条是:‘以色列你要听!上主我们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应当全心、全灵、全意。全力爱上主,你的天主。’第二条是:‘你应当爱近人如你自己。’再没有别的城命比这两条更大的了。”那经师对耶稣说:“不错,师傅说的实在对;他是唯一的,除他以外,再没有别的;应以全心、全意。全力爱他,并爱近人如自己,远超过一切全活祭和牺牲。”耶稣见他回答的明智,便对他说:‘你离天主的国不远了。”从此,没有人再敢…  相似文献   

15.
修院—爱的熔炉你敢向时间挑战你不怕命运的播弄你净化了一个又一个蒙尘的灵魂你铸造T一个又一个永恒的生命修院—爱的熔炉圣洁的热火一刻不停地向外升腾圣坛前诚挚的声音倾诉着心曲神功架边感激的眼泪在忏悔,在察省。修院—爱的熔炉哪里有你的杰作哪里就会充满新生无论环境怎么艰难无论社会怎样文明崇高圣洁的‘爱情时刻提携着万物的苏醒这是爱的呼唤这是爱的回应只要我们敢于进取只要我们执着追求基督的爱火就会在我们心中不断升腾爱从这里升腾@张志贤$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修生~~  相似文献   

16.
<正>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告诫我们穆斯林:"他们在乐园中的祈祷是:‘我们的主啊!我们赞美你。’他们在乐园中祝辞是:‘平安。’他们最后的祈祷是:‘一切赞颂,全归安拉—众世界的主。  相似文献   

17.
张丽红 《天风》2002,(1):60-60
在生命的过程中,有着每个人都不愿经历而又必须经历的事情,比如失败,比如疾病,比如离别……这些事会令人伤心,令人痛苦,甚至沮丧。但是,人在记得失去一些的时候,往往忘记了自己还拥有很多。你是否常常意识到:我们的生命不是孤单的,它是有依靠的,是丰富的? 固然,我们有失去,却不缺乏,因为神赐给了我们更多的,比如信心,比如盼望,还有最珍贵的——爱。  相似文献   

18.
第六期<天风>在"媒体扫描"一栏中有一篇题为<忧心:乐于助人成'另类'>的文章,读后很受启发.尤其是编者写的一段"随感",觉得很有见地.的确是这样,我们不能让这个社会失去诚心和爱而变得越来越冷漠,我们需要付出真善美,去融化假丑恶.既然那些人知道在教堂里能够获得更多一点的爱心,那就让我们这些基督徒凭着自己的力量去证明这一点吧!  相似文献   

19.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12:30;另参太22: 37-40;路10:27),这是耶稣所说基督徒最大的两条诫命之一("其次就 是说:'要爱人如己'"),意即是要我们以全部的意志、情感、理智、力量, 毫无保留地爱我们所信仰、所崇拜的上帝。有些人认为,基督教信仰最重 要的是对上帝的感受和经历,也有人说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生活实践上帝的 旨意。这些都没错。然而,理智、理解对信仰也同样重要。事实上,最大 诫命中"尽意"一词的"意"字,原文正是指理智、思想、理解力和理性 思考的能力。我们信仰上帝、敬爱上帝,是整个人去信、去爱,不能把脑 袋放在一旁,否则便会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变得盲目迷信,异端也因此而 起。历代基督教向来强调,信徒对信仰必须有正确的理解,以免陷入错谬 的信仰之中。  相似文献   

20.
“家园没有了,那些我们爱着的人和爱着我们的人或伤残,或失踪,或者永远离开了我们,而我们也有很多人受了伤。我们是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的人’,在我们的心里,已经不仅仅是痛苦,而是很多很多纷繁复杂的情感纠结在一起。这些感觉,让我们找不到自己,找不到活着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