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12:30;另参太22: 37-40;路10:27),这是耶稣所说基督徒最大的两条诫命之一("其次就 是说:'要爱人如己'"),意即是要我们以全部的意志、情感、理智、力量, 毫无保留地爱我们所信仰、所崇拜的上帝。有些人认为,基督教信仰最重 要的是对上帝的感受和经历,也有人说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生活实践上帝的 旨意。这些都没错。然而,理智、理解对信仰也同样重要。事实上,最大 诫命中"尽意"一词的"意"字,原文正是指理智、思想、理解力和理性 思考的能力。我们信仰上帝、敬爱上帝,是整个人去信、去爱,不能把脑 袋放在一旁,否则便会容易出现偏差,甚至变得盲目迷信,异端也因此而 起。历代基督教向来强调,信徒对信仰必须有正确的理解,以免陷入错谬 的信仰之中。  相似文献   

2.
人和机器——技术的社会学和形而上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说技术问题成了人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问题 ,这不是夸张。当今时代是个缺乏信仰的时代 ,不但旧宗教信仰弱化了 ,而且 1 9世纪人道主义信仰也弱化了。现代文明人唯一有力的信仰是对技术 ,对技术的威力及其无限发展的信仰。技术是人最后的爱 ,他准备根据爱的对象改变自己的形象。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助长了人的新信仰。人曾渴望信仰的奇迹 ,他觉得 ,奇迹仿佛已经终止。然而 ,技术产生了真正的奇迹。技术问题对基督教意识而言是十分令人不安的 ,基督徒没有理解这个问题。基督徒对待技术有两种态度 ,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完全的。多数基督徒认为技…  相似文献   

3.
信仰     
没有信仰的依托, 人就成了没有灵魂的躯壳; 没有信仰的生活, 生命便茫然而毫无盼望。 信仰是什么? 信仰是无私的奉献, 信仰是祈祷的执着, 信仰是一首神爱世人的赞歌。 江河的信仰, 是来自大海滔滔的洪波, 大山的信仰, 是来自松柏高天的辽阔。 我的信仰啊! 是来自基督庄严的天国, 为了寻求上帝的真理, 我奔走天路的脚步将永不停歇。信仰@穆广辰!吉林~~  相似文献   

4.
爱海拾零     
张才彬 《天风》2002,(4):48-49
在美国有这么一段格言:没有一种服装比爱更合身,没有一种装饰比爱更迷人,有人说无美就无爱,实际上相反,无爱才无美。瑞士有一位教育家也曾说:“爱的启示,就是对世界的拯救!爱是缠绕大地的一根韧带。”而荷兰人梵高则说“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另有一位哲人则更为严肃地指出:“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将变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斐德若》中的灵魂神话展现了其灵魂起源说的基本轮廓。首先,灵魂马车这一形象意在把握灵魂作为自然世界的运动源头的地位,但难以体现灵魂依其本性的最高活动,即观瞻存在。其次,人类灵魂在神话中获得了双重刻画:一方面,它与存在不是隔绝的,而是具有部分把握存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同身体结合的人类灵魂被剥夺了存在视野。前者确定了人性所能达到的范围,后者确定了人类灵魂的现实处境。最后,通过叙述人类灵魂的起源,柏拉图将严格意义上的人类灵魂规定为同真实存在隔绝、但依赖于意见的意气。因而,人的最高可能性,即爱智慧,就要求对意气的克服。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东正教道德起源有四:一是源于世俗道德,如善、恶、良心、正义、义务、幸福、爱等,道德学家对这些内容加上宗教神秘主义色彩,使之带有宗教道德的属性;二是源于宗教特有的内容,如原罪、救赎、祈祷、灵魂、爱上帝等,这些内容都是在基督教教义的基础上产生的;三是源于《圣经》、《圣传》和教父著作中的道德思想,爱心、和睦、弃恶扬善、做义人、勿当恶人、不可杀人等;四是源于上帝的启示和耶稣的话语,如“人若爱我,就必须遵我的道”。东正教道德学家说:“信仰和道德的关系,就好比一对孪生姊妹关系”,又说,只有在信仰三位一体、上帝创世、原…  相似文献   

7.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12:30;另参太22:37-40;路10:27),这是耶稣所说基督徒最大的两条诫命之一("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意即是要我们以全部的意志、情感、理智、力量,毫无保留地爱我们所信仰、所崇拜的上帝.有些人认为,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是对上帝的感受和经历,也有人说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生活实践上帝的旨意.  相似文献   

8.
钟素清 《天风》2006,(10):28-29
耶稣尝(原文作“受”)了那醋,就说:“成了!”便低下头,将灵魂交付神了。(约19:30) 经文:约19:30 记得在读神学时,我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度过了三个非常感人而有意义的耶稣受难日和复活节。然而,在那其间我们都要到教堂去晨曦默想。思想耶稣为人类的罪而受的苦难和十字架的爱。耶稣在十字架上说了七句话,也就是他在世上的最后七句话。在  相似文献   

9.
贾虎林 《天风》2001,(9):18-19
神学反映了教会的思想活动,那么神学思考在教会生活中起着哪些核心作用和灵魂作用呢?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神学思想建设在办好中国教会的道路中到底起着哪些“核心作用和灵魂作用”。 一、加强神学思想建设,有助于正确处理好国家与教会之间的关系,使中国教会始终不渝地走爱国爱教、荣神益人的道路。 爱是上帝最基本的属性,圣经说“神就是爱”(约-4:16)。从旧约到新约,不单显明了神对人类的大爱,更显明了神要求人类回应他的爱——要爱神爱人。在马太福音22章37-40节中,耶稣把圣经的教训简单归纳  相似文献   

10.
信仰的境界     
信仰就像人的清白一样:一个是能让人看到的清白:一个是自己能够切身感受的清白;一个是坦荡无私的清白。一个人的信仰只有心灵坦荡、灵魂清白、表里如一,信仰才能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反之,心灵自私、灵魂不纯、心口不一,就会因这样的人生态度而陷入心灵不安、精神空虚。最终导致信仰生活处于满足个人利益和欲望的境地,最终导致信仰的毁灭,让纯洁的信仰失去理想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信仰     
李大军 《天风》2014,(6):54-55
母亲是什么?相信大家都会说,是爱,是无私,是奉献!有人说:"母亲是阳光,给人温暖;母亲是明月,给人黑夜亮光;母亲是大地,默默地孕育生命。"也有人说:"母亲像春天的雨露,悄悄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亲像和煦的春风,安抚我们的心灵;母亲又像一叶扁舟,载着我们越过困难。"是的,母亲是爱,是奉献,是无私!对我来说,母亲,更是赋予信仰的爱,是透明信仰的奉献,是亮丽信仰的无私。  相似文献   

12.
穆圣时代,有两个人来请教穆圣:“主的使者啊!谁是人类中最有知识的?”穆圣说:“有理智的人。”这两个人又问:“谁是人类中最虔诚的?”穆圣说:“有理智的人。”这两个人又问:“谁是人类中最尊贵的?”穆圣说:“有理智的人。”穆圣在这段“圣训”中回答了三个问题,答案却只是一个,那就是“理智”。的确,有理智的人最知道知识的重要,他们掌握的知识越多,越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同样,虔诚的信士必定是有理智的人,这等人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不会在生活中患得患失,不会盲从于他人。胜不骄,败不馁,经受得起生活的各种考验。一个知识丰富的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圣经学习班的不断学习,教友们普遍认识到爱德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爱是我们信仰中的精华,爱是基督徒的真正标志。我们知道,天主是爱,将来审判时就是根据我们在世时,有无爱人而下判决,而且人又是天主的肖像。圣若望宗徒说:“你看见的人不爱,而说自己爱看不见的天主,那是撒谎。”所以爱人是爱天主的具体体现,而爱天主则是爱人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天主教所理解和倡导的和谐涉及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与人与上主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按照天主教的信仰,爱天主与爱邻人互为表里,两者缺一不可,与此类似,人与自身、与他人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天主的和谐亦互为表里,可以说是同一事实的不同方面。依照这样的关系,人间种种和谐便具有了一种超性的实质和动机,同时说明,如果没有人间生活和社会的和谐,人与天主之间的和谐就是虚假不实的。进而言之,人与天主之间的和谐须从信仰者的脚下开始,从信仰者与自身、与邻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始。  相似文献   

15.
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话题上,我们需要警惕那些物化人类、抹杀人类主体性的偏颇,而应当提倡回归对人类的仁爱:爱邻舍以及他的家园。对此,基督信仰所能提供的支持是独特和有力的。而耶儒融合的基督信仰更加有益于提醒全人类的节制。  相似文献   

16.
马太 《天风》1999,(12)
朋友,耶稣爱你! 我们也爱你!实在愿意与你分享这位爱世上每一个灵魂的耶稣所赐给我们的那无与伦比的福气,因为他是一位又真又活的独一真神!除他以外,别无真神! 因为有关耶稣的事都是空前绝后的世界之最: 1、综观人类历史,古今中外,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的生日被称为“圣诞”,也没有一个人的生日千百年来被年年庆祝,是普天同庆、普世欢腾的全世界共同节日。今天全世界(外国与中国)都  相似文献   

17.
爱国爱教对我们基督徒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没有自尊心不爱国的人,一个缺乏爱德信仰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太可悲了!所以,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要自强、自爱,必须知道爱我们的国家与爱教同样重要。如果国家不壮大富强,你个人再有钱有什么用?如果国家没有稳定,你的信仰再坚固、平安也是没有保障的。如果国家没有尊严,你再有地位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8.
矛盾是西方文化的基础.多亏了雅典和耶路撒冷之间不可消除的张力,西方传统才保持了它的活力.无论是西方哲学还是圣经信仰都曾允诺,能够对人最切身的问题(我该如何生活)作出回答,当哲学要通过不受支配的人类理性认识善时,信仰则使人接受了与神圣的法律相对的温柔的爱.两种答案相互排斥.  相似文献   

19.
一、人不能单独生存,所谓“物以类集,人以群分”,是说人生度的是社团生活,互相砥砺,排难解忧,共同生存,因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信仰人生,对这种人际关系十分关注。米该亚先知提出的信仰人生三大任务,首先是人的自我完善,即履行正义;其次是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便是乐善好施,排除自私,关心他人。1.保禄的劝导1)你们除了彼此相爱以外,对人就没有任何亏欠,因为,谁爱别人,谁就成全了法律。爱不加害於人,所以,爱就是法律的成全。(罗十三、8-10)2)为此,我们行善不要厌倦,如果不松懈,到了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哪个地区,哪个民族没有宗教。宗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宗教,只是他们信奉的宗教的种类不同。由于宗教普遍存在,有的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说,信仰宗教出自人类的天性,和人的本能一样,只要有人类,就有宗教。这种看法没有事实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