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曄 《心理学报》1959,4(6):22-33
(一)問题的提出 1956年小学語文教学大綱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級閱讀教学以識字为重点。根据教材編审部門的同志們反映:在編写小学語文課本时为了迁就生字,該用的詞不能用,該有的內容不能有,因此編选課文感到非常困难,往往一篇有血有肉的課文一再削減使得教材內容十分貧乏。因此小学儿童能否及时地掌握必要数量的常用字是提高語文教学水平的关鍵問題之一。按一般需要,常用字約为1500字。1956年教育部曾規定,要求在两年  相似文献   

2.
关于小学儿童算术策略的理论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英和  赵延芹  仲宁宁 《心理科学》2004,27(6):1422-1425
关于儿童算术策略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心理学家关心的热点.围绕着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的发现、选择和运行机制,心理学家提出了表征翻译理论和竞争淡判理论.同时心理学家还提出了几种算术认知策略的理论模型。进行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研究的经典方法主要是精密时计法和口语报告法,采用的研究任务范式主要是产生式任务和验证式任务。题目结构类型、工作记忆广度和数位概念等因素影响儿童算术策略的使用。近几年,有关小学儿童算术认知策略的研究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3.
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崇德 《心理学报》1981,14(3):43-52
我们曾对学龄前儿童和初入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的发展作了研究。小学儿童的运算思惟是如何发展的呢?这也是儿童心理学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我们围绕着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企图摸索一下小学儿童运算中  相似文献   

4.
两数相差概念是小学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掌握这概念的关键在于儿童对两数相比的认识,为此,我们设计了由易到难对数进行比较的三组试题测试儿童。结果得知,两数相差概念的获得,首先要建立两数“同样多”的概念。同时知道儿童掌握两差概念的发展过程是由具体外表到抽象认识;从被动直观到能主动操作;从直接认知到间接认知。  相似文献   

5.
刘静和 《心理学报》1960,5(1):17-31
1958年,按照研究工作和实际相結合的方針,我們根据:(1)对現用的小学算术課本的初步調查分析以及1958年北京市各区小学統考試卷結果和优秀教师的教学經驗,(2)代数与算术有密切关系如算术中的比例即代数的y=ax的函数关系的特点,(3)思惟系从具体到抽象的心理学原理提出提早在小学将代数的某些部分,与有关的算术部分混合  相似文献   

6.
吳增芥 《心理学报》1959,4(5):66-70
教育学科是高等师范学校課程的一个組成部分。心理学是教育学科之一,它在整个課程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应該为培养出色的中学师资而发揮极大的作用。 过去,心理学这門公共課,是作为一門普通心理学来教的,它的內容,主要是心理学的一般知識,很少、甚至沒有联系到中学教学和教育工作,表現在概念和生理基础讲得較多,关于怎样根据心理学理論知識培养中学生的认識能力,无产阶級  相似文献   

7.
在前一个研究中,发現小学低年級儿童在解答算术加減法应用題时,常常根据題目中个别文字,如“多”或“少”来做加或减;对某种类型的題目稍加变化就不会解答。針对这些現象,我們曾采用加強可逆对比的教学实驗,以提高儿童思維的灵活性。关于加強可逆对比教学能否提高思維的灵活性,这不仅具有理論意义,而且还有实践意义,因为它涉及到算术教材教法的問題。在算术概念中有着成对相反的概念,对这些概念采取同时可逆  相似文献   

8.
沈家鲜 《心理学报》1962,7(3):40-48
在观察小学一年級算术成績落后学生智力活动的过程中发現,学生在学前期对数的某些基本概念未切实掌握是造成成績落后的原因。然而,数概念的形成在哪一个年龄开始才有实际可能性,其形成的过程怎样,在理論上和实践上是有待解决的重要問題。 教学改革以前,一般人认为,幼儿是以具体形象思維为其特点的,数是抽象的概念,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运用 WISC-CR研究了小学阶段一、三、五年级优生与学习不良儿童在智力水平与智力结构上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 :1优生与学习不良儿童在智力水平上有十分显著的差异 ,优生的平均智商为 1 2 0 .1 ,学习不良儿童的平均智商为 97.4;2优生在操作分量表与语言分量表上的得分比较均匀 ,但学习不良儿童的操作智商显著地优于语言智商 ;3优生与学习不良儿童在智力结构上也不尽相同 ,优生在词汇、积木、类同等分测验上的得分高 ,在算术、背数、排列等分测验上的得分较低 ;学习不良儿童在拼图、译码、填图、词汇等分测验上的得分较高 ,在常识、算术、背数等上的得分较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用纵向法,对一个儿童(三周岁至四周岁)掌握数概念的过程,进行追踪研究提出的报告。 研究结果表明:三周岁至四周岁儿童有可能、有必要掌握最初的数概念。数概念广度的发展,是有一定程序的;数概念水平的深化,是通过对计数、取物、比较、运算和读写诸环节的训练而实现的,是从计数活动开始的。掌握数概念,不是自发的、生理成熟的表现,是后天训练、学习的结果。认读数字表,在突破难点时,起相当大的作用。掌握数概念就是掌握有关数的知识,是认识过程,其中动作和记忆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数学中的部份与整体关系是儿童掌握数学概念的一个重要环节。儿童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水平反映出他的思维水平,同时也是他掌握数学概念的手段和途径。分数从其本身性质来看,就是一个部份与整体关系的问题。小学数学教科书在讲到分数的意义时,首先就开宗明义地说:“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我们在以前所做的四个有关实验的基础上,概括提出了儿童掌握部份和整体关系的十二项指标,并据以进一步探索儿童对数的部份与整体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和规律。本研究是从5—10岁儿童对分数概念的认识来进行实验,并期望能对小学分数的数学提供心理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用纵向法,对一个儿童(四周岁至五周岁),掌握数概念的过程,进行追踪研究,提出的报告。 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的训练和充分的练习条件下,被试掌握最初数概念的过程,进入关键性的一年。在这过程中,读写数字、用数字作为符号进行运算,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认读顺序数字表,转化为口头计数能力的发展,是以尝试错误、用手指自我暗示、顿悟为中介。按各种数序进行计数,是口头计数能力发展的主要内容。按物计数能力的发展,明显地比口头计数能力的发展,处于领先的地位。按物计数能力发展的程序是:逐个计数,按群计数,成组计数。认读各种数字表,使被试在实际上,理解和领会数词的基本类型、组合类型及其内在联系。书写数字就是把计数能力的发展,以物质的形式“固定”下来。读写数字使儿童在实际上,掌握和运用数词的“构词法”,促进计数能力的发展,是提高儿童数概念水平的基本方面。被试在掌握数概念的过程中,运算能力发展的程序是:逐个加减,按群加减,利用数的分解、组合进行加减。数的运算(加、减、乘、除),是儿童学习数的组成之手段,是提高儿童数概念水平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小学儿童从中年级开始已在算术课中学习过时间、速度、距离等概念,但在完成持续时间的作业时,往往不能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是孤立地抓住一点,结果造成了理解的错误。本文试图探讨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能否促进儿童持续时间概念的掌握.被试是小学三、四年级的儿童。一般认为,这个年龄的儿童应已具备接受教学实验的认知基础.结果表明,教学对三年级儿童掌握持续时间概念不起作用,但对四年级儿童则有显著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概念是思维心理学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研究者在继续就儿童对某些特定概念掌握和理解的年龄发展顺序进行广泛验证的同时,还对儿童概念的起源和获得、概念的表征模式、概念掌握与语言发展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問題 近年来,国內算术教学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多侧重一般应用题,但关于学生解答算术典型应用题的研究报导不多。算术典型应用题在小学中、高年级的算术应用题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与解答一般应用题的思维特点是不同的。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改进算术应用题的教学,和充实心理学的有关理论,都会有益。  相似文献   

16.
吳書柬 《心理学报》1959,4(1):34-37
我的心理学知識还掌握得很少,現在本着学习的精神来参加心理学問題的討論,我在这里就“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規律問題”說一点我最近学习的体会。 过去在心理学教学中忽視人的心理的阶級性的現象是普遍地存在着的。在我們內心理学課中,从来沒有突出談过人的心理的阶級性問題。通过去年不断地下厂下乡下实驗  相似文献   

17.
林嘉绥 《心理学报》1981,14(2):45-53
目的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的部分与整体问题,它与儿童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J.皮亚杰曾从数的加法组成研究了数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提出了与类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相应的三个发展阶段,按他的指标认为儿童在7—8岁以前不能完全掌握数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苏联梅钦斯卡娅对数的组成也做过阐述,主要说明数的组成如何成为算术运算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对3—7岁儿童数的组成、分解也进行过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8.
問題 小学一年級儿童初学算术时,相当普遍地发生減式当加式或加式当減式的錯誤。不克服这一現象不但影响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而且使一些习題不能发揮应有的练习作用。 梅欽斯卡娅研究儿童运算的錯誤时,曾經指出这种现象是“运算的定势”,这与“对习題的理解沒有完全分化有关”,与“选择性的”只“感知数而不注意符号”有关。她主要是根据各年級儿童計算各种式題的錯誤而得此結論,但对儿童感知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元认知监测与算术知识对儿童心算策略运用能力的影响如何随个体发展而变化,采用计算机任务与纸笔测量的方法,对85名小学三、五年级儿童进行了历时一年的纵向追踪研究。研究发现:(1)两组儿童的元认知监测和算术知识均呈增长趋势,算术知识的增长速度五年级显著快于三年级,且元认知监测增长速度与算术知识增长速度显著相关;(2)两组儿童中,元认知监测与算术知识增长速度更快的个体策略执行反应时与错误率的减少速度也更快;(3)五年级儿童的算术知识在元认知监测影响策略选择发展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蒋起斌 《心理学报》1965,10(1):59-64
問題 要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习的知識并能灵活运用,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就是练习。至于在不同科目中,对不同年級、不同程度的学生,选择怎样的練习內容、形式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乃是复杂而重要的問題。 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基础知識和基本技能后,对同样难度的作业,但从不同角度提出要求,就会得到不同的完成效果。为了探索这方面的問題,本研究在語文知識中,选取了汉字字形作业;在算术知識中,选取了小数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