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该也必须履行对自然的相应义务。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人类享有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生存的权利,同时负有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义务;其二,人类享有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发展的权利,同时负有可持续发展的义务;其三,人类享有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同时负有保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义务。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问题的实质是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2.
“君子公民”理论作为一种儒家现代化的“身份转型”方案,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需要厘清其权利基础和道德边界,亦即正确处理权利与道德的关系。一种可能的辩护是:君子公民是道德主体与权利主体的双向互补,借鉴罗尔斯所刻画的两种道德能力,可以化解其双主体的内在冲突。一方面,君子公民的行动逻辑仍然基于权利主体,其基本行为规范与公民道德体系是相容的;另一方面,君子公民又是一个道德主体,他不局限于以权利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还追求个人的美德与群体的共同善,通过道德自律寻求内在超越,从而实现更高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3.
麦金太尔认为权利概念15世纪才出现,并怀疑以往是否存在自然权利;米尔恩则认为人类社会早就存在与权利相关的事实以及相应的权利意识。康德从权利、责任、义务的内在关系上揭示了权利概念的本质内涵,奠定了权利的道德价值基础。康德的思想存在不足,在理性与普遍形式理论两方面受到了非理性和历史主义的挑战。这些讨论有利于人们对权利、义务、责任本质内涵的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4.
对自然体权利论的几点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体权利理论引起了人们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但由于它在理论根据、内在逻辑性和现实性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使它很难成为对人们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科学理论。因此,在自然体权利的法定化问题上,我们应当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非人类的生态权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构建非人类的生态权利 ,是人类生态权利的扩展 ,这不仅取决于对自然界固有价值的认识 ,而且还基于对其固有价值的尊重和热爱。人类作为生态道德的代理者 ,尊重和热爱非人类的生存权利、自主权利和生态安全权利 ,是人类生态文明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潘文岚 《道德与文明》2007,16(5):102-105
性欲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已演变成具有一定社会属性的自然属性,并构成与民族、宗教、文化、道德相一致的、独特的性文化和性道德.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我们不仅要强调人的性权利,更要规范这种权利,遵守性道德,并通过性教育完善我们的性文化与性道德,从而理性地实践并维护真正属于我们的性权利.  相似文献   

7.
解析权利构造必然要对权利客体、权利性质、权利特点和权利内容等进行分析和阐述.因为知识产权和物权都是财产权的重要类型,物权客体结构稳定,权利属性自然明确.本文正是以动产物权作为参照系,通过对两种不同财产权类型的权利设计理念、权利性质和特点、权利内容等方面的分析比较,来理解和阐述知识产权的权利构造.  相似文献   

8.
医患权利限制是为解决权利不规范而预设的一种纠偏机制.它在合法性、平等性、有限性的规则前提下,通过医患权利的自愿限制、强制限制和绝对限制三种方式来解决医患矛盾.在权利限制超出必要限度而可能给对方主体造成伤害的情形下,权利位阶与法益衡量不失为有效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9.
道德权利与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权利是公民道德的内在要求,它在公民社会中既是法律权利的基础,又是法律权利的扩展和深化,较之于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具有作用范围大、救济手段软、与义务对等等特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道德权利的存在,相反,道德权利在公民社会中表现为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道德主体的被尊重权、道德行为公正评价权、请求报答权等,这些都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0.
边沁论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阐述了边沁对权利的诠释 ,以及对自然权利和道德权利的批评 ,并对边沁的观点做了一些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