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1 毫秒
1.
天主教广州教区、广州市天主教爱国会以“面向社会、服务人群”为宗旨,为了发扬基督爱德精神,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继办友爱学前班、友爱保健室之后,去年于风景宜人的小岛沙面露德圣母堂侧,(沙西大街14号)创办了一间规模不大的友爱敬老院,为社会上老龄人做一点实事。  相似文献   

2.
晓望 《天风》2001,(11):52
尊老、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基督教实践信仰的具体内容之一。全国各地基督教会开办的敬老院,老人之家,每年以一定的比例增长,使基督教荣神益人的宗旨落实在社会服务中。上海恩光敬老院本着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以尽心尽意服务老人为念,在两年中,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广大弟兄姊妹的欢迎。为此,我们特地走访敬老院,分  相似文献   

3.
和谐伦理精神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和谐社会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动态的理性社会,它需要一种全新的和谐伦理精神来支撑。这种和谐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尊重自然等三个方面。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的首要美德;诚信友爱是协调和谐人际关系的道德基石;尊重自然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精神。这三种伦理精神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人和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王荣伟 《天风》2009,(6):F0002-F0002
中国基督教敬老院管理经验交流会于2009年4月21日至24日,在浙江杭州举行。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督教两会负责社会服务事工的同工和敬老院负责人近60人参加经验交流会。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天风》主编单渭祥牧师代表基督教全国两会致辞。此次经验交流会得到香港圣公会福利协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5.
《伦理学研究》2005,(6):F0002-F0002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相似文献   

6.
我国春秋时期和古希腊都十分推崇"仁"或友爱,"仁"或友爱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都占据着核心价值观的地位。比较该二者,其内涵、特性等方面都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同之处在于儒家仁学的对象其范围较广,古希腊友爱论的阶级性更强。探究这些异同及其因由,对于建构我们当代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刘晓毅 《美与时代》2014,(10):116-118
德性主义是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亚里士多德从个体德眭生活视阈出发,提出了三种友爱,即实用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善的友爱。这三种友爱为我们对友爱的理解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建构从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道德的境界和要求。大学生具有很强的人际交往需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渴望获得真挚的友谊,亚里士多德友爱观中的“伙伴之爱”对于大学生人际环境的和谐建构,无疑有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博爱有两个层面,即"友爱之情"这一情感层面,"互相帮助和照顾弱者"这一结果层面。罗尔斯认为,正义原则不应包含"友爱之情"这一博爱情感,但包含博爱结果。对罗尔斯来讲,"友爱之情"既非社会正义的充分条件,也非必要条件。而科恩认为"友爱之情"是(差别)原则正义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其必要条件。罗尔斯的博爱观主要体现在其正义原则之中,强调博爱结果。而科恩的博爱观蕴涵于其社会主义的平等和共享思想之中,强调博爱情感。科恩与罗尔斯各自秉承生活经历所模塑的社会主义的平等主义立场和自由主义立场,因而对博爱的理解不同,前者误读了后者。  相似文献   

9.
2008年元月9号上午10:30,福建闽东教区福安城关天主教堂荣圣幸福敬老院落成和入住庆典在鞭炮和乐声中隆重开幕。闽东教区詹思禄主教首先祝福了敬老院大楼,然后与省、地、市各位领导进行了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结束后,举行了庆祝座谈会。福安城关天主教堂本堂司铎刘士杰神父,也是敬老院的院长致欢迎词和汇报敬老院建设以及竣工的情况。詹思禄主教及省、地、市的有关领导讲了话,对敬老院的落成和老人的入住表示热烈祝贺,同时对今后的服务工作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安定有序、公平正义、政通人和、经济繁荣、诚信友爱、人民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表达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太平盛世的理想,因此得到全社会热切的回应。这是一首雄壮的生活进行曲,“和谐”是它的主旋律。其基本要求是在中国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形成互尊、友爱、互助、共进的关系,大家齐心协力为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一、没有民族、宗教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在各种社会人际关系中,民族…  相似文献   

11.
田家乐 《天风》2005,(11):50-50
2004年,河津市基督教两会在神的眷顾和带领下,在市政府和民宗局等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全市广大信徒的积极努力下,建成了一座占地12亩集培训、办公,崇拜为一体的综合大楼,附设仁爱敬老院一座。总投资近400万元,能容纳2000人崇拜的大教堂和能入住48人的敬老院。竣工后两会于9月7日-11日举行了隆重的教堂落成感恩典礼。一年来,特别蒙神祝福和带领,神不仅把信她的人数天天增加给教会,而且对入住敬老院的老弱病残及时医治和安慰。作出了荣神益人、服务社会的美好见证。  相似文献   

12.
友善简析     
友善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基础地位。其内涵主要包含尊重、友爱和感恩三个方面。尊重作为地基,友爱作为砖瓦,感恩作为水泥,一同搭建起友善这座善的大厦。当前社会友善不彰的主要原因在于偏重市场经济的社会发展导致物质主义的抬头;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加之社会制度不健全,使得不少人对社会和他人产生程度不一的不公感、不信任感、不安全感乃至怨恨情绪;社会文化层面的转型明显滞后,价值冲突的现象普遍存在。创造人与人之间弘扬友善的良好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13.
亚里士多德友爱论中的人际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和谐社会建设中,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友爱团结的人际关系环境。而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著作中,对于友爱的研究占据重要篇幅。亚里士多德从个体德性生活视阈出发,从与城邦共同生活密切相关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视角拓展了柏拉图的友爱概念,并且提出了友爱的三种性质,即善的友爱、快乐的友爱和实用的友爱。这三种友爱为我们对友爱的理解与人际和谐的追求从不同层次提出了不同的道德的境界和要求,它有利于我们全社会共同建设和谐的人际环境。同时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对于促进我们主动关爱他人、对家庭亲情关系的现代理解、社会交往中实现最大限度的"正义的回报"等方面有着极其有益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友爱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他关于友爱的理论一直只受到很少的关注和讨论。②这也许有些不公平。一方面是因为,在他的伦理学讨论中,他对于友爱的讨论占有最大的篇幅。在较早些的五卷本的《欧台谟伦理学》中,有一卷专论友爱;在十卷本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有两卷专门讨论友爱。这足以表明,亚里士多德在著述伦理学时,对友爱问题是非常关注的。他不仅非常关注友爱的问题,而且对于它的讨论达到了对所有其他主题的讨论所未见的精致程度。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分讨论在他的伦理学讨论中非常重要,因为只是在对友爱问题的讨论中,亚里士多…  相似文献   

15.
荷马史诗所展示的社会结构是一个由亲属关系和家庭所构成的社会结构。在这一社会结构中,英雄是其主要的社会角色。勇敢是英雄最主要的德性,而与勇敢相关联的是命运、死亡、友爱以及荣誉等。这些精神理念是英雄们的人格写照,它们贯穿于英雄们的生命展开之中,直至他们走向死亡。  相似文献   

16.
1995年12月31日,湖南湘潭县易俗河、麦子石、梅林镇、安文村等地天主教举行麦子石敬老院落成典礼。 是日,天气晴朗,阳光普照。敬老院大门前张贴着欢迎各级领导、神长教友前来参观、指导的标语。湖南省、株州市、湘潭市、县的政  相似文献   

17.
郝亿春 《世界哲学》2017,(4):95-101
完满友爱行为究竟是为朋友之故还是为自己之故?这是亚里士多德"友爱论"中一直存有争议且影响其伦理学定性的老问题。以"利己"-"利他"主义模式分析这一问题并不合适。由亚氏"灵魂论"之"欲望"-"希求"界定的"自我关切"-"非自我关切"可作为疏解此问题的恰当概念:前者表明非完满友爱之"争",后者揭示出完满友爱之"让"。"让"是为回应"德事"之需,共同之"德事"则构成完满友爱所互同(通)之根基。作为"非自我关切"的共同德事是化解亚氏表面矛盾的基础,以成全德事为己任的完满友爱共同(通)体既有优势,亦有局限。  相似文献   

18.
尼采的著作中蕴藏着丰富的友爱理论,是其超人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为现代人所忽略。梳理尼采的作品,可发现其多部著作均呈现出珍视朋友的浓烈情感,其友爱观颠覆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友爱典范的亲密性、确定性、稳定性,转而赋予个性、自由、可能性和距离感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因此推进了古希腊友爱理论的近代发展。尼采的友爱观固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非理性及基于男性中心主义的"非正义"等缺陷,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公民友善价值观的建构仍然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烨烨 《天风》2007,(12):38-40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谐”已成为我国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旋律,为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目的,更是发展的手  相似文献   

20.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焉耆县七个星乡敬老院建于1972年。院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在五排整齐的砖瓦房前后种着葡萄,还有六亩果园,种着杏、桃、桑、苹果树等,其果实是专供院内老人享用的。七个星乡敬老院现有69岁至115岁的17位老人,他们分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