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伪满时期,东北地区鼠疫、霍乱、天花、结核、麻风、性病等急慢性传染病流行,危及民众健康。日本侵略者为了保护在中国东北的百万日本人的健康,构建了现代卫生防疫体系,设立卫生防疫机构,出台卫生防疫法律,改善居民卫生状况,开展全面的卫生宣传教育,企图通过发展医疗卫生缓和东北民众的反抗情绪,维护其长期统治。在伪满洲国,教育、公共卫生和各项事业不可能扩展到全体中国人口。卫生防疫是日本对殖民地进行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定义日本殖民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浅析病毒疫苗发展中的科学与技术天津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博士生(300070)马海伦,曹传海导师任中原公元16世纪,天花被人们称为瘟疫,接触者无不遭受天花感染,感染者大多死亡。开始人们对其束手无策,但是在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地发现,感染天花的幸存者再次...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天花     
天花,是一种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室贡品。明代五台山狮子窝高僧释镇澄在其《清凉山志》卷二中说:“天花,菌类,生于柴木,台山佳品也。”其《天花歌》曰:  相似文献   

4.
百年回眸:免疫学研究进展与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学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免疫学的经验时期,中国医学家发明了人痘接种预防天花;1798年牛痘苗的发明,最终导致开花在地球上被消灭。在巴斯德时代,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发现,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和三大血清学技术(沉淀、凝集、补体结合反应)使免疫学的应用扩大到对多种传染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发展。70年代以来,由于胸腺功能的发现,淋巴细胞功能的发现阐明了免疫系统的存在;克隆选择学  相似文献   

5.
胎毒与中医天花病因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100700)曹丽娟“胎毒”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里。用来解释鹅口、垂痈、重腭、褥疮的病因,即“胎毒上攻”或“胎毒攻发” ̄〔1〕。本书在阐述天花病因时,却未使用胎毒一词,可见胎毒的正式使...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省六安市寿县福音堂建于1924年。寿县福音堂为重檐歇山顶,筒瓦屋面。室内彩绘天花,十分考究;斗拱木雕,工艺精湛,雕有人物故事,栩栩如生,为现代木雕构件的精品之作。教堂以中式古建筑风格为主,又蕴藏着西方建筑的元素,堪称中西合璧建筑的佳作。寿县福音堂是中共寿县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现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7.
旗袍作为古典华服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共经历了三个时期,即前旗袍时期、旗袍时期、后旗袍时期。对旗袍三个典型时期的结构进行复原和样衣制作,并对样衣进行静态着装下的美观性评价。结果表明,过渡时期旗袍结构及形态最受现代女性的喜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旗袍的创新设计思路,即现代旗袍的设计既要满足现代女性的衣生活需要及怀旧的情感需要,又要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现代时期是中国社会大变动的时期。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大变动时期,当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中国近现代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第二次大变动时期,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著作大都讲到“五四”运  相似文献   

9.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汉语声调表现为每个字音都有高低舒促不同的读法。六朝时期,讲音韵的文士根据当时语音归纳出四个声调,定名为平上去入四声。四声又分平仄两类,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一般认为平声较  相似文献   

10.
王源 《美与时代》2023,(2):30-32
工笔重彩画起源于原始岩画,顶峰时期在唐代卷轴画时期。近现代,重彩画又有了新的发展,不仅丰富了绘画的工具,画面技法语言也有了新的转变。现代重彩画不拘泥于传统重彩画勾勒、渲染的技法,不仅吸收了中国画的没骨、写意等技法,突出了画面的装饰性,还借鉴了现代绘画技法。现代重彩画随时代发展而发展,其新的艺术语言体系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  相似文献   

11.
科幻小说《生死平衡》认为 ,疫苗是用赶尽杀绝的办法彻底消灭病毒 ,比如天花和脊髓灰质炎 ,是一种危险的临界状态。这样的看法实际上是误解了疫苗的免疫作用 ,当然 ,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 :自然免疫与人工免疫孰优孰劣 ,即在进化过程中靠自然而然获得免疫力还是依靠人工免疫来战胜疾病 ?1 疫苗是现代医学中的最优形式天花在人际间的消失不是人类对天花病毒的赶尽杀绝 ,而是人类巧妙地道法自然 ,利用免疫这一科学手段的良好结果。免疫的原理实际上证明 ,人类不是消灭了天花病毒 ,而是天花病毒再也无法进攻人体 ,或是即使进入人体也无法对人体…  相似文献   

12.
上海近代佛教所处的历史时期是从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这一历史时期,是自秦汉以来中国社会发生变化最激烈、最深刻的时期,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急剧过渡和转型的时期,也是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  相似文献   

13.
菩萨顶四棱碑诗至灵鹫峰文殊寺即事成句弘历开塔曾闻演法华,梵经宣教率章嘉。是日章嘉国师率众喇嘛诵经迎驾。台称以五崇标顶,乘列维三普度车。萦缪抒诚陟云栈,霏微示喜舞天花。3月初2日至灵鹫峰瞻礼文殊宝相时,适值瑞雪霏,扈从及僧俗人众咸谓天花飞舞,文殊示喜...  相似文献   

14.
论牛痘接种法的起源爱德华·琴纳我谨奉劝告而给予以下关于牛痘接种起志源的简要历史的论述。以我日常的观察,那些仅仅草率地想过这一问题的人,每每将偶得的牛天花与因接种之刺激而引起的病症混淆起来。我对牛天花性质的探究之始,可追溯到25年之前。对此一奇特病症的...  相似文献   

15.
黄继新 《天风》2001,(12):44-45
我们经常说:“圣经是神的话”。的确,圣经是神的仆人受圣灵感动所写出的文字,是神的话。今天,我们很容易获得一本圣经,能够很方便地阅读神的话,们这个待遇其实来之不易,因此我们应当十分珍惜。回顾历史,就在几百年前,在宗教改革之前,当时的教会不允许平信徒读圣经。后来在很长的时期内,虽然教会允许平信徒读圣经,但由于印刷术不很发达,想得到一本圣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6.
潘天寿作为现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的指画艺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融入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及技巧。文章主要是针对潘天寿各时期指画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并且列举这几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对这一时期的艺术特色进行更好地诠释。首先从指画的含义入手,简单介绍它的起源流传与发展,其次切入到主题各时期指画的艺术特色,最后是潘天寿的指画对后世画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18年至1937年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科早期发展时期,该文论述了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和早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留学生群体特征启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发展,“教育救国”观推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发展,躬身实践带动了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起到观念更新者、理论传播者、实践耕耘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于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在武汉大学联合举办了"辛亥革命时期哲学开展与百年来中国现代哲学历程"学术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对辛亥革命时期哲学思想发展进行专题研究的全国性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19.
延安是孕育新中国的革命圣地,在中国近现代革命斗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延安抗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石鲁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且,石鲁作为"长安画派"的领军人物,对其早期艺术经历、艺术作品、艺术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在特殊历史时期,我党领导下的中国近现代文艺工作的发展状况与走向,把握时代与文艺创作的相互关系,为当下新时期的文艺创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旧民居、老宅院代表着一个时期的历史,见证着一个时期的的历史,如果我们借口城镇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而拆掉老宅院盖上新楼房,那么我们的城镇也是没有灵魂的城市,没有历史韵味的城镇。所以我们应该发展城镇,也应该保留历史。将现代的与历史相结合,在两方面同样发展。在中国,任何类型的建筑都是由民居逐渐演变而成,所以古民居的再利用必然是现代城镇文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