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经文:太20:20—28;腓2:5—8;约13:4—6,12—17。 今天,我想用“要甘心作服侍人的”为题,勉励刚受按立为牧师的和一切有份于圣工的同工同道们,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在内。试讲二点: 一、要珍视仆人的职分 主说:“人子来,不是要  相似文献   

2.
合乎中道     
陈孝浪 《天风》2016,(2):10-11
正各位同工同道,使徒保罗曾被圣灵感动而写信给罗马教会的信徒,要求弟兄姊妹不要高抬自己,也不要贬低同工,对自己、对同工都要看得合乎中道。所谓的"中道",与中国传统里的中庸之道有相似之处,中庸的"中"有不偏不倚、中和正直的意思,中道的"中"有客观公正、恰如其分的意思。今天我要与大家共同勉励的题目就是:合乎中道。一、看自己要合乎中道——恰如其分保罗说:"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  相似文献   

3.
教会事工     
《天风》2013,(12):54-54
乌鲁木齐市基督教协会举行读书报告会 新疆乌鲁木齐市基督教协会于?2013年10月29日,在明德路教堂举行“和谐、健康、充满活力教会读书报告会”。以期树立健康的办教理念,提升办教热忱,建立彼此相爱的团契生活。教会不仅鼓励同工同道学习圣经,也勉励同工同道成为一个好读书的人。  相似文献   

4.
林志华 《天风》2005,(7):10-11
约13:34-35 基督徒对“彼此相爱”这个词再熟悉不过了。我们常常勉励同工、弟兄姐妹要彼此相爱,因为这是主耶稣的一条新命令。既是命令,它应该是严肃的,要绝对服从,不容讨价还价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明自己是主的门徒呢?用彼此相爱。我们若能与人彼此相爱,就证明我们是主的门徒了。  相似文献   

5.
单渭祥 《天风》2018,(10):15-17
"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经文:提后4:7;诗116:15 今天,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来追思傅先伟长老的嘉言懿行。傅长老是沐恩堂的长老,所以,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傅长老的亲朋好友聚集在此,深情缅怀他,是有特殊意义的。我有幸在傅长老身边学习并与他一起同工近十一年,欣赏和学习到他身上许多宝贵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在老一辈侍奉主的同工中,唐守临弟兄是蒙圣灵赐给文字写作恩赐者之一。给过许多弟兄姊妹以信心、安慰、扶持与勉励的《荒漠甘泉》,现在已经有几种译本。但最早的在本世纪30年代出版的译本,则是由唐守临弟兄翻译的,当时署名为唐醒。 最近由江苏省基督教两会出版的《圣经提要(上)》,是唐守·临弟兄的遗作之一,是帮助同工和信徒阅读圣经旧约部分的“提  相似文献   

7.
姚民权 《天风》1996,(11):20-20
读《天风》今年第8期“牧长,我想对您说”一文,文不长,却情义并茂。受感之余草成此文,算为对作者多加同工的回应。 我是一个基层教会的义务牧师,现年66岁,在教牧人员高龄化的今日教会中,被看为“少壮派”。可是与近十年培养出来的同工们一比,又不免存有所谓代沟。我写些自己的看法,未知能否沟通青、老两个层次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牧者自牧     
《天风》2011,(1):52-52
在“金陵”网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陈逸鲁、顾约瑟两位同工在杭州看望了“金陵”已退休的毕林琴老师。毕老师已经年过百岁了(2010年11月),但仍十分健康,心灵充满喜乐,这令我十分高兴。  相似文献   

9.
赵秋芬 《天风》2009,(2):33-33
2008年12月19日,湖北省基督教举行第十五期义工培训班结业典礼。省基督教两会负责同工、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领导出席了典礼。省基协会长朱致国牧师在结业典礼上勉励大家:要继续学习,避免骄傲思想,注意团结同工和信徒,努力将湖北教会办好。  相似文献   

10.
黄清治 《天风》2007,(12):16-17
“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为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经文:提后3:16-17保罗曾说过:“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为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各方面都蒙神赐福,但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得神的赏赐,得永生的冠冕。如何得永生的冠冕呢?我们一起来分享基督徒五化:  相似文献   

11.
邱旭辉 《天风》2018,(11):47-48
神的忠仆林瑞芝姊妹于2018年8月14日安息主怀了。所有爱她的教牧同工和弟兄姊妹,以及她的亲朋好友,多想挽留住她的生命,但那美好的仗她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她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她已经守位了,天父接她回天家了。斯人虽已去,馨香仍留存!她的生命穿越生死,留给我们永久的回响。  相似文献   

12.
薛连喜 《天风》2010,(5):18-21
“羊多牧少”之中国教会中的传道人绝大多数都感到自己很忙,正如马大一样。一个忙碌的传道人往往容易因为“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路10:40),于是,“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的景况就凸显在一些传道人的身上(参雅1:6)。本期话题“传道人与灵修”旨在帮助和提醒忙碌在工场中的教牧同工,  相似文献   

13.
常乐文 《天风》2006,(20):29
我有一个远房亲戚,在他被按立为长老之后,有些不了解情况的人,仍习惯地称他为“弟兄”,他大为不悦。为此,我结合自己的经历,与之进行了交通。我是2005年10月被按立为长老的,至今仍有一些信徒称呼我为“弟兄”,同时,还有一些信徒称我为“老师”,这样,在教内我至少有了三种称谓:弟兄、长老、老师。对这三种称谓,我有三种不同的感受,但都能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教益。下面,我就分别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与弟兄姊妹及同工同道共勉。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编辑同工:你们好!我们这里是一个农村的小教会。可能是信徒本身素质存在问题,在聚会时常常不专心听道,为此教会安排一个同工管理秩序。出于对工作的负责,听到有讲话的,她就用手势制止。一会儿又讲起来了,她就小声说:“别说话。”仍然无济于事。为此,讲道的人在讲道之前也作过祷告,那爱讲话的就是没感觉。有一次,这位管理秩序的同工实在忍不住地说了一句:“你们可以别再讲话了。”爱讲话的人受不住了,过后就在B同工面前说:“我这么大个人,要听她吓唬,再这样就不去聚会了。”同工B也是出于对教会的好,就向教会主要负责人A反映信徒的说法,并  相似文献   

15.
周必生 《天风》2005,(10):28-29
所谓“同工”,顾名思义:就是一起工作的人。但是,一个真正的同工,应该是为着同一个目标、理想、愿望而尽心尽力合作的人。那么,作为基督里的同工,更不能仅局限于一起侍奉、礼拜、探访的范畴内,而是与主同心、同行,同遵主命,同有负担地在一起工作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废去老我,有着“一样的心思,一样的意念”而工作。我们从罗马书16章中,看到保罗与他同工之间的关系,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奔跑的人生     
时先礼 《天风》2007,(9):16-17
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他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林前9:24—26)他在《腓立比书》3章13-14节又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就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奔跑人生。  相似文献   

17.
人才培训     
《天风》2010,(4):33-34
单县基督教两会举办201O年春季神学培训班 山东省单县基督教两会于2010年3月2日,在县基督教培训中心隆重举行春季神学培训班开学典礼,典礼由单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秘书长张风龙同工主持。市、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田素良牧师以“五种意识”勉励学员,即灵命意识、使命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在新的时代中,教会要培养灵、  相似文献   

18.
余江 《天风》2003,(10):38-39
1999年笔者曾出席香港教会举办的“城市的新希望”研讨会。会上有一位牧师在发言时说:“1998年抗洪救灾时我们访问了内地灾区教会,就救灾的情况问起当地一名负责同工:你们为抗洪救灾做了哪些工作?那位负责同工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只做救灵魂的工作。”当时全场哄堂大笑,我作为一名来自大陆的牧师顿时感到脸红。  相似文献   

19.
群星闪烁     
郑金灿 《天风》1996,(2):21-22
十月的江南,金秋送爽,惠风和畅,正是百花争艳,硕果累累的喜庆丰收季节。莆田教会一百多个堂点的同工和莆田堂2800多弟兄姊妹欢聚在大教堂内,隆重举行“莆田堂建堂八十周年庆典”。会上,莆田市基督教两会表彰了我市基督徒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8个先进集体代表和28位先进个人代表。他们的芬芳灵果成为美好见证呈献主前,感人至深。笔者愿在这里略述一、二,与大家分享,彼此勉励。  相似文献   

20.
沈以藩 《天风》1994,(2):41-42
经文:“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启14:3) 各位同工同道、各位亲友,今天我们在圣堂聚集,纪念我们所敬爱的吴高梓牧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