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个体、领导和同事角度出发,采用2个时间点员工-主管配对问卷调查法对299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了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建设性建言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建设性建言有正向影响;(2)员工-领导价值一致性和员工感知凝聚力在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建设性建言关系间起双中介作用;(3)同事消极约束显著负向调节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感知凝聚力间的关系,即当同事消极约束水平越低,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感知凝聚力的正向影响越高;(4)同事消极约束在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领导价值一致性间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18名企业员工为被试,以自编实验材料和量表为研究工具,探讨组织不公平与反生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考察了权力距离对组织不公平与反生产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当被试面对组织不公平情境时,倾向于实施反生产行为;组织不公平情境下,低权力距离组被试在反生产行为得分上显著高于高权力距离组个体,而在中性情境下,两组被试得分差异不显著,即权力距离在组织不公平与反生产行为之间起负向调节作用。由于反生产行为的产生常与组织不公平相关,因此本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反生产行为产生的原因,并从心理学角度帮助组织管理者制定减少反生产行为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整合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302位华南地区企业员工两阶段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与变革支持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工作自主性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心理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变革开放性和变革支持行为;(2)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和变革支持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自主性在变革开放性与变革支持行为的关系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学生生活状况:态度和行为调查、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和快乐感量表对395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发展资源、核心自我评价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发展资源、核心自我评价及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2)核心自我评价在发展资源与积极情感、生活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发展资源与消极情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核心自我评价到生活满意度的路径系数存在性别差异,核心自我评价对男生生活满意度的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伦理型领导是近年来国外内理论研究与管理实践关注的焦点之一。然而,以往有关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反生产行为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更缺乏探讨不同层次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立足于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从多层次视角研究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具体包括三个内容:(1)高层伦理型领导对群体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重点检验伦理文化的中介作用和组织结构的调节作用;(2)中国文化背景下高层伦理型领导影响员工反生产行为的"瀑布效应",以及权力距离导向的调节作用;(3)基层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机制,重点检验领导信任和领导认同的中介作用,以及传统性和道德同一性的调节作用。探讨不同层次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伦理型领导与反生产行为的理论体系,对组织如何培养和指导伦理型领导工作也可以提供有效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188名大学生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情感量表测量主观幸福感,运用与Linville相近的方式测量自我复杂性,并探讨两者的关系。研究发现:(1)积极自我复杂性与消极自我复杂性相互独立。(2)积极自我复杂性和消极自我复杂性与主观幸福感有着不同的关系。(3)自我复杂性测量时积极词汇与消极词汇的比例以及幸福感测量工具的不同都可能使两者关系出现不同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动性行为模型和生涯建构理论探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对主动职业行为的影响机制。采用主动职业行为量表、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量表、生涯适应力量表、同事支持量表对广深两地13所民营企业的195名员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未来工作自我清晰度影响主动职业行为;(2)生涯适应力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同事支持在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考查"关系导向"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的知识治理机制、员工间的人际关系与知识共享敌意之间的关系,研究开发了知识共享敌意测量问卷,并采用问卷对知识型企业中212名员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交易型知识治理机制对员工的工具性关系起促进作用,契约型知识治理机制对员工的工具性关系起抑制作用,而对情感性关系起促进作用;工具性关系对知识囤积和知识排斥起促进作用,情感性关系对消极分享失败态度起抑制作用。(2)工具性关系在知识治理机制与知识囤积、知识排斥之间起中介作用,而情感性关系在契约型知识治理机制与消极的分享失败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员工情绪以及情绪调节的视角,考察了资质过剩感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通过对534名企事业员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员工的资质过剩感对其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工作愤怒在资质过剩感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不同的情绪调节方式对员工资质过剩感与其工作愤怒的正向关系有不同的调节作用,认知重评方式有助于缓解资质过剩感对愤怒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的消极影响,而表达抑制方式的调节作用恰恰相反。这一研究结果表明了情绪调节在工作领域中所发挥的作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整合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302位华南地区企业员工两阶段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与变革支持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工作自主性对该关系的调节作用。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员工心理资本显著正向影响变革开放性和变革支持行为;(2)变革开放性在心理资本和变革支持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自主性在变革开放性与变革支持行为的关系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情感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是组织行为研究领域中长期被忽视的内容。通过回顾积极与消极情感对创造性绩效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梳理相关的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的作用机理,构建出以任务特征、主管支持等组织背景因素为调节变量,以认知因素与动机因素为中介变量,积极与消极情感共存,并与情感强度等性质变量交互作用,最终影响员工创造性绩效的假设模型,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全天候保持工作连通”的新时代已到来。在此背景下,工作连通行为对员工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通过258份三时点的领导-员工配对数据探究工作连通行为的双刃剑效应。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工作连通行为一方面会通过工作目标进展进而影响员工工作绩效(积极路径),另一方面又会通过工作负荷进而导致工作-家庭冲突(消极路径)。多重任务趋向在上述两条路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对于高多重任务趋向的员工, 积极路径的效果被强化,而消极路径的效果被削弱。  相似文献   

13.
追随行为是组织员工以组织目标为导向,能动地与领导力和组织情境交互作用的多态行为。经对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现状的梳理分析,目前对这类多形态员工行为的研究还很薄弱。为此,从调节焦点理论视角,展开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前因及对后果差异影响机制的研究,首先是基于两种不同调节焦点的员工追随行为的内涵结构与测量研究;然后,揭示影响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三层面前因机制,即领导特征对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影响及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组织特征对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影响及员工组织公平感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个体特征对员工追随选择分化的影响及领导反馈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最后检验员工不同调节焦点追随行为对工作绩效的差异作用效应。以期推动追随理论更加契合组织实务。  相似文献   

14.
杨安博  任真  陶晓春 《心理科学》2012,35(2):418-423
本研究探讨了依恋关系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性别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关系问卷(RQ)和工作绩效问卷三个研究工具,对110名不同职业和岗位员工的依恋模式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 倾注型被试在情境绩效上的得分显著得低于安全型被试和害怕型被试。2.依恋焦虑与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3.依恋焦虑可以正向预测情境绩效。4.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情境绩效和任务绩效上有所不同,说明性别在依恋关系和工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544名初一、初二、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在控制了相关人口学变量后,消极饮酒期望对积极饮酒期望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对消极、积极饮酒期望及两者交互作用与饮酒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28.31%的中学生在过去一个月中曾饮酒,其中13.60%在过去一个月中曾大量饮酒,8.27%曾醉酒;(2)积极饮酒期望能正向预测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消极饮酒期望在积极饮酒期望与青少年饮酒行为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3)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在消极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积极饮酒期望与饮酒行为的关系以及消极饮酒期望的调节作用中发挥了完全中介作用;(4)调节效应的中介机制表明,低消极期望组中,随着积极期望的提高,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呈直线下降的趋势;而在高消极期望组中,无论积极期望高或者低,饮酒拒绝自我效能均较高。研究结果对青少年饮酒行为的干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查“关系导向”的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的知识治理机制、员工间的人际关系与知识共享敌意之间的关系,研究开发了知识共享敌意测量问卷,并采用问卷对知识型企业中212名员工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交易型知识治理机制对员工的工具性关系起促进作用,契约型知识治理机制对员工的工具性关系起抑制作用,而对情感性关系起促进作用;工具性关系对知识囤积和知识排斥起促进作用,情感性关系对消极分享失败态度起抑制作用。(2)工具性关系在知识治理机制与知识囤积、知识排斥之间起中介作用,而情感性关系在契约型知识治理机制与消极的分享失败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领导情感信任会促进员工表现创新行为,但员工个体的风险倾向与组织行为授权可能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领导情感信任能正向预测员工创新行为;(2)领导情感信任、组织行为授权与风险倾向对员工创新行为预测存在三维交互作用,相对于其他条件,组织行为授权和风险倾向均处于高水平条件下,领导情感信任与员工创新行为的正相关程度更为明显。探讨领导情感信任、组织行为授权、风险倾向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可以为甄别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个体和环境因素提供理论指导,此外,也可为企业和直接领导如何增加员工创新行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坏心情与工作行为:中庸思维跨层次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旭  严鸣  储小平 《心理学报》2014,46(11):1704-1718
本研究探讨工作中坏心情与3种工作行为(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和任务绩效行为)在个体内水平的关系, 以及中庸思维在二者间跨层次的调节作用。采用经验抽样方法, 通过对72名员工历时两周的追踪调查, 获取被试每日心情状态和每日工作行为的数据。HLM 6.02分析表明:(1)每日坏心情显著地负向影响每日的组织公民行为和任务绩效行为, 而对反生产行为无显著影响; (2)中庸思维在“心情-行为”的联系间发挥调节作用, 高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较弱, 低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组织公民行为的负向影响较强; 高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任务绩效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低中庸思维者的坏心情对任务绩效行为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249对领导与员工的配对数据,考察了威权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以及情感信任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威权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有正向影响;(2)员工对上司的情感信任在威权领导与沉默行为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员工权力距离导向对威权领导与情感信任之间关系具有调节作用,权力距离导向越高,威权领导对情感信任的影响越低;(4)进一步地,权力距离导向还调节着情感信任对威权领导与沉默行为的中介效应,即存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工作自主性作为工作特征的关键指标,是指员工在工作方法、工作安排和工作标准上能自行控制与自行决定的程度;包括方法自主、安排自主和标准自主三方面,分别构成工作自主性量表的三个测量维度.诸多实证研究及相关研究综述表明,工作自主性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等结果变量具有显著效应.同时,工作自主性对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今后应多开展在中国情景中的验证性研究及干预性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